[推薦] 少年台灣史 觸發不同的當下

作者: ntddt (滅頂,降公投罷免門檻)   2016-06-05 23:19:00
好讀版: http://wp.me/p18shx-64
少年台灣史:
http://www.peoplenews.tw/news/bd0c07cc-88c0-4542-8b75-997e7d885095
對歷史的認知停留在高中死記無聊的年份與皇帝稱號?
出社會後感興趣的歷史唯有瑯琊榜、甄環傳?
覺得當下自由與人權是理所當然的天賦?
在台灣”被自動”長大的我們常這麼想著‧‧‧
讀完”少年台灣史”後覺得臉十分腫脹。
本書以近人筆觸來述說台灣歷史,不只針對青少年,對成年人也是無負擔又寓教於樂的讀
物。一開場是人類演化史帶進台灣的人種,語言與文化,以時間軸方式推進到現代,呈現
我以往不曾注意到的台灣與世界人類史的定位,原來古早前台灣就已經跟世界接軌,甚至
很多其他國家的文化脈絡是出自台灣。隨故事時間點離現在愈來愈近,讀起來也愈加有起
勁。
原來,直到荷蘭人出現前,台灣其實並沒有國家的概念,島國上居民各群落各自發展。接
著是無縫的殖民接力,荷蘭、明鄭、大清、日本、中華民國政府等,真正往正常國家發展
恐怕是80後了。
與許多被殖民國家不同的是,像韓國、印度、菲律賓等本來就是個主權國家經過被殖民後
再獨立,而台灣算是第一次主權獨立,面對的族群認同與土地歸屬感問題較為強烈,主權
獨立的火苗在每一次殖民期間衝撞中慢慢燃起。
本書以時間軸循序推進,也可以從幾個縱切面角度來看。
< 殖民文化的濫觴 >
長年以來台灣一直處於殖民地角色,自我認同感低落,每次殖民政權的動機與做法都帶給
台灣不同層面與程度的影響,其中也不乏正面的。
以主權的光譜來看:
殖民光譜
對殖民台灣的管理方式與成果至少取決於以下關鍵因素:
1. 殖民動機
2. 殖民政權的文化科技水平
3. 預計殖民時間的長短
荷蘭政權主要目的是台灣資源與貿易通路,所以只需要對台灣做局部管制,局部建設,不
需要文化洗腦或是太全面性的統治,當時政權有管轄範圍只在西南部區域。由於荷蘭當時
航海、科技先進很多,雖然以壓榨資源為前提的建設只施力3-5分,但仍對台灣原本落後
的硬體建設有很大進展。
明鄭則是當反清復明基地,需進可攻、退可守,管轄範圍與深度較多,也處理許多原住民
管理的問題,免不了用以夷制夷等公認最有效的統治方法。
大清接手後主要是維持國土的名義性,實質定位台灣的重要性遠不如其他省份而淺管理,
後來割讓台灣時眼睛也不眨一下。
日本對台管理積極許多,管轄範圍也擴大許多。與荷蘭政權類似,由於文化科技比台灣進
步太多,即使只用次等建設的心力對台灣來說是很大的突破,加上日本原本設定長久殖民
,所以在台建設的規格也愈來愈接近日本本地,甚至後來的皇民政策讓台灣人跟台灣日本
人受一樣的教育。文化科技進步也反應到殖民手段的層次,日本比其他政權更徹底研究台
灣本土文化,也積極在日本化過程保留本土文化,雖目的是透過了解文化來客製化與效率
化殖民方式,但附加價值是讓台灣文化得到具體研究與保存。
至於中華民國政權剛接手時,不但無上述比剛被日本殖民過的台灣有更先進文化科技,反
倒是落後許多,加上只是把台灣定位成反攻大陸跳板的短線思惟,再加上獨裁與戰爭恐懼
,結果其實也不會太意外啦。幸好後來台灣人經過種種努力、衝撞、犧牲讓台灣在沒有革
命之下逐漸成為主權獨立,民主自由之地。
這邊注意,我們現在看似台澎金馬是一個整體,其實前面幾個殖民政權都沒有完全管制/
擁有整個台灣,有些才1/3不到,要宣稱”整個台灣”在政權間轉移是蠻奇怪的,有些政
權視需要才擴大管理(併吞)其他區域,如原住民的山區,東部等很多政權都不視為國土。
< 無數次小衝撞的歷史因果 >
每次殖民政權為提升殖民品質還是有透過教育培養出一批又一批本土菁英。這些菁英看不
慣不公,開始尋求各種程度的主權獨立,從日本殖民時代尋求體制內台灣人自治政府,議
會等,甚至已經進入到日本本土的最高政府來協商,可惜最後被打槍,算是體制內爭取的
一項歷史紀錄。這些菁英從底層出發,不斷的在各地鄉鎮宣導,發表出版品,集結各方勢
力與統整意見,當然過程不斷受到殖民政府打壓,在一次又一次的衝撞當中爭取到一點一
滴下放給台灣的權力,也把本土自覺的意念與行動經驗常駐在人民的心理。
中間最慘烈的衝撞可說是228事件了,嚴格來說也不算是衝撞,原是人民想爭取真相與公
道,本土菁英還自發性組成政府與人民間的調解委員會做為橋樑,遺憾的是,在當時殖民
政府高壓與短線心態居然把出自好意的委員會設定為獵殺對象。接下來的白色恐怖相信很
多長輩還是陰影猶存,後來國際局勢的變化是危機也是轉機,促成更多本土勢力敢站出來
積極衝撞獨裁體制,其中美麗島事件、中壢事件、鄭南榕、野百合、林家血案、到最近洪
仲丘、太陽花等程度不一的運動遍地開花,犧牲的前輩無數,心血換來的成果一點一滴積
累,從政府官員開放更多台灣籍人士、國代名額開放、地方首長選舉、總統直選、公投法
修正、罷免法修正、言論自由等果實,沒有一個是天降下來的,也沒有一個是一次搞定的
,大部分都是每次衝撞與犧牲種下一點種子,經過無數次的醞釀在好的timing才促成改變
。本書透過說故事把這些事件前因後果講得很清楚,看完突然覺得抬頭呼吸到每一口自由
空氣都好感動。
< 民族誌 >
本書提到許多史料都是日殖政府以民族誌規格留下來的,我覺得本書也企圖以這樣的方式
表達。書中許多人文文化橋段平常很少被注意,這些橋段的因果關係有組織的串連起來讓
讀者更能掌握當時的脈絡,加上當時不同立場的視角,豐富了以往對歷史的單線扁平認知
。如明清當時漢人與原住民的社會互動、哪些漢人族群從大陸遷徙到台,中間遭受哪些困
難,當時民風如何、日殖時代台人日人的互動,日本如何從台灣極力反抗政權被轉移到和
平共處等,本書通常不給一套主觀結論,而是留給讀者來嘗試進入當時脈絡來體會多元價
值。
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日殖一開始派6位以提升教育水平以促進文化交流為目的的優秀
老師來台,卻被台灣反抗軍所暗殺,隨後日本在當地設置紀念碑來緬懷幾位老師。站在台
灣立場,這幾位老師對台灣未來的幫助可能不小,殺了他們除激化統治者合理行使暴力外
還扼殺對被殖民者的一點附加善意。站在台灣反抗軍立場則是成功阻擋外敵,不論對方是
軍人,教師,婦孺都是同一國的敵人。站在日本立場解讀為台灣尚未歸順也未開化,需更
施加統治力道或另尋方法。站在日本被殺教師立場或許已知此行有風險,但本著教化的使
命抑或半強迫的壓力還是毅然來台,或許想延續史懷者精神?
這些不帶立場的民族誌敘事法或許無法令人馬上有明確的答案,但保留了更多現場還原,
也令讀者有更多思考面向,令我真正體會到讀歷史的趣味所在。
< 藝術 >
藝術與生活是密不可分的,也是一種較悠然雋永的表達形式。本書在多段歷史文本穿插著
對應的藝術作品,有詩、畫、散文、建築等。有時歷史是沉重的,有時是跟我們太有距離
的,有時是沒有共鳴的,透過藝術的形式注入的美學成分,似乎在無形中與我們連結起來
,也滑潤了理解的過程。尤其我這一輩大多人對台灣近代史是陌生或是加工過的,美學的
東西可激起想理解的動機,了解歷史也提升鑑賞深度,即使鄉土藝術沒有達文西那種曠世
氣魄,但親切感是無可取代。陳澄波、郭秋生、許多日本、原住民藝術家等不分族群皆對
這塊土地展現創作能量,藝術果然是世界共通語言阿。
< 小結 >
台灣歷史有許多很有趣之處,被各種殖民後產生認同又被各種推翻,舊族群的融合,新族
群的加入,似乎沒有共同記憶,但似乎又發展台灣獨有多元包容、兼容並蓄的價值。看完
本書後能重新思考台灣獨特演化過程,且更珍惜、感恩目前自由開放的價值,因了解我們
承載著前人不安於現狀努力改變的血液,使我們更有自信,接下來就是我們的事囉。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