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車] 馴車問題

作者: m996360 (懷特先生)   2018-04-24 11:46:12
如果你翻開所有大廠的手冊
包含四輪、二輪、甚至賽車指導
幾乎、大概,沒有手冊推薦用暴力磨合
原因大概有以下:
1. 未磨合的引擎,偏向金屬尖端對金屬尖端的摩擦
這是擷取自SAE paper 2000-01-1791
Topographical Changes of Engine Bores during Engine Running in
https://upload.cc/i1/2018/04/24/jhAwzy.png
很明顯的,相比於運轉兩小時後的引擎
全新引擎的表面粗糙度是比較糟糕的
在這個情況下進行油門全開暴力跑法,只會增加金屬對金屬的硬碰硬而已
而實務上如果真的去量機油溫度,磨合前的油溫通常都比較高
我想應該可以歸咎給這一塊
2. 新車出廠交到客戶手上時,強烈推薦客戶先以熟悉車況與確認機件運作正常為優先
事實上,即便是通過驗證的車輛,到客戶手上仍然有可能出現些微瑕疵
最常見的如異音,包含齒輪音、汽門間隙異音、曲軸異音、活塞敲擊音等等
這些事情很不希望發生,但事實上就是有機會在交車後才察覺
同時,煞車的調整與各機件的操作熟悉度也該在此階段確立
所以能的話,新車磨合階段,應該以確認車況正常與熟悉車況為主
另外,不要再說新車出廠有在工廠先磨合過了,沒有工廠會這麼閒
各位合理想一下,內銷機車一年賣90~100萬台
900000/365 = 2500台/天
三陽市占20%,所以一天500台
光陽市占30%,所以一天750台
你可以想像如果廠內有500~750台摩托車一起磨合那種蠢樣嗎?
※ 引述《providence (providence)》之銘言:
: 大家好
: 小弟最近剛牽jets abs版
: 關於馴車看到很多說法
: 有人說不用馴 正常騎就好(不要大摧油門)
: 也有人支持馴車
: 時速不超過60或是轉速不超過6000
: 小弟前300應該是會乖乖馴車
: 車速 轉速盡量都不超過60及6000
: 那我的問題是
: 有看到馴車期車速不要一直定速
: 所以在馴車的時候
: 可能某1, 2公里用時速40來騎
: 然後慢慢加速到50騎個1, 2公里後
: 再減速至40或是30這樣交替騎
: 小弟這樣理解應該沒錯吧??
: 在這邊先謝謝大家的回答
:
作者: HD200S (這是什麼?!)   2018-04-24 11:49:00
放心鄉民會跟你說他買一台車暴力訓然後頭好壯壯
作者: air1007 (air1007)   2018-04-24 11:51:00
暴力訓車單純就是唬人的吧,亂拉小心給鐵屑磨的不要不要的
作者: HsihHan (希漢)   2018-04-24 11:52:00
有Reference給推
作者: HD200S (這是什麼?!)   2018-04-24 11:52:00
該正名這段時期叫是磨合期 不是馴車
作者: m996360 (懷特先生)   2018-04-24 11:54:00
暴力磨合也不會壞阿,只是會怎樣可能很久以後才知道
作者: a60130chen (不要亂開遠燈啦幹)   2018-04-24 11:58:00
樓下買一台暴力訓
作者: dwyanelin (wade)   2018-04-24 12:03:00
暴力馴頭好壯壯路過所以暴力馴跟工廠已經馴過了,都是廠商的陰謀嗎,想讓消費者早點買新的?
作者: aaronchuu (阿褚)   2018-04-24 12:11:00
推慢慢訓車,我記得我勁豪的手冊也有寫訓車的部分,當然是照著手冊寫的做囉
作者: av08 (甲甲讓愛滋生)   2018-04-24 12:16:00
這裡的看不懂數據
作者: HD200S (這是什麼?!)   2018-04-24 12:18:00
工廠內只是短時間測試引擎而已,而出廠後的磨合期不是只有引擎,齒輪培林煞車輪胎都是要磨合才能發揮正常效果
作者: et239322 (E04)   2018-04-24 12:23:00
我小黃牌一牽車每天上下班大直路都一百以上巡航,到現在快滿五年尾速沒掉車況正常。磨合期一千公里以內機油常換不要大灌油門就是了
作者: FairyBomb (空想炸彈)   2018-04-24 12:24:00
我覺得只是很多把暴力法解讀成直接一拜到底,所以才有這麼多誤會,正確的暴力法也是要先熱車,然後短時間的拉轉油門後收放,跟一拜到底騎車根本是兩回事..
作者: john09935087 (菜鳥106級)   2018-04-24 12:28:00
我不太相信工廠會時間多到每顆引擎都幫你磨合幾個小時有paper給推
作者: bassblacktea (可愛☆蛇)   2018-04-24 12:34:00
原廠有時間幫你磨合引擎的絕大部分是高單價性能跑車吧
作者: FairyBomb (空想炸彈)   2018-04-24 12:35:00
所謂原廠磨合引擎,其實也只是上馬力機跟風洞,看跑不跑得出正常馬力而己,不可能每台都給你長時間拉轉XD
作者: dwyanelin (wade)   2018-04-24 12:40:00
短時間拉轉不就是暴力嗎,跟順順催相反的動作
作者: lakers110 (Lakers)   2018-04-24 12:54:00
暴力馴頭好壯壯路過
作者: ballcat (ballcat)   2018-04-24 12:58:00
暴力訓只有檔車,速克達就慢慢來吧
作者: decom (請叫我迪康哥)   2018-04-24 13:01:00
08年暴力磨合二代戰,不吃機油
作者: opq11229988 (Melon)   2018-04-24 13:06:00
第一台酷龍慢慢訓車,結果半年漏機油,第二台鵝暴力隨便騎,5年服役中
作者: tudaer (Albert Hu)   2018-04-24 13:08:00
愛車的人會好好訓,亂催的通常是那些騎個幾年就換得
作者: fastmonster (長髮)   2018-04-24 13:44:00
推 專業
作者: cvsd04957 (滴滴)   2018-04-24 13:57:00
跟機油幾公里換一樣 沒有絕對但風險自負
作者: StarHero (離開)   2018-04-24 14:08:00
車廠組車 引擎組好 起碼會做引擎測試 只是說最後組好整台QC有沒有上機測試 每台測試多久的問題
作者: dojob (友情歷久一樣濃)   2018-04-24 16:19:00
原來如此,所以暴力訓車可以說是錯誤的作法嗎?
作者: miyaiijima (MIYA)   2018-04-24 16:26:00
不補油 不煞車 緣份到了自然就會磨合(合掌)
作者: li19820610 (恩)   2018-04-24 17:06:00
出廠前經過短時間的拉轉測試理當無誤 想表達的是不用刻意限制轉速/時速在多少多少 順順的騎 正常保養即可是不太懂何來"暴力馴車"這名詞? = =小弟維持順拉緩放的騎乘方式 十來年的車也沒啥大問題真要說尾速也還不差 零件消磨自然得拉久一點就是
作者: mongchie0204 (吉他手阿綺)   2018-04-24 17:30:00
會講出廠就磨合好的人都很善良
作者: zhoyo99 (安全帽研究所XD)   2018-04-24 17:34:00
暴力訓車其實只是強調不用刻意限轉限時速尤其檔車限時速根本沒有意義低中高轉速都讓車子順過一遍不要急拉就好了吧
作者: ctes940008 (蛤!我只是小兵!?)   2018-04-24 18:06:00
找條大直線,熟悉一下車子
作者: dwyanelin (wade)   2018-04-24 18:40:00
暴力馴車就是不順順的騎啊,起步油門就灌到底,然後尾速行駛,應該不難想像吧XD
作者: bassblacktea (可愛☆蛇)   2018-04-24 19:57:00
我以為暴力(強硬)是短距離的高強度油門收放如果只是一敗 感覺滿柔和的@@https://tinyurl.com/y8ldmlmo
作者: yoanzhong (Frank Castle法蘭克城堡)   2018-04-24 20:26:00
牽阿法妹第一天不超過60 第二天直接80巡航右手抽筋到300公里換機油
作者: dwyanelin (wade)   2018-04-24 20:56:00
所以暴力要一敗急煞再一敗再急煞再...嗎XD
作者: Simonfenix (Livingfailure)   2018-04-24 21:01:00
各種大師會出來跟你說真正的暴力磨合應該是怎樣又怎樣,不過我猜都拿不出論文或實驗佐證
作者: m996360 (懷特先生)   2018-04-24 21:39:00
如果有意願的話,我可以用數學的方式配合此篇解釋磨合
作者: vbqv (艾打逼)   2018-04-24 21:49:00
我是新車就正常騎 到現在20年還是頭好壯壯
作者: FairyBomb (空想炸彈)   2018-04-25 05:28:00
該怎樣的暴力法爬一下文就有啦,版上文章都還在,分享的外國人原作裡也拆了幾百顆汽缸下來佐證自己的看法
作者: d78965 (囧龍)   2018-04-25 10:04:00
套用到人身上也有點類似推廣「我東西都亂吃不也活得好好的?」 實際上要里程夠多/活得夠久才看得出差異的東西,而時間拉長,變因就增加,你就很難歸咎於「原來是因為我以前亂吃/亂訓車所造成的」所以才會變成兩派意見,隨著時間增加仍舊是兩派意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