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組新車但Size有問題

作者: ddar (白馬~~馬力夯.....@@)   2020-10-10 01:48:10
就我個人以前的從業經驗,說一下自己的看法。
如果你本來就有車,SIZE沒什麼問題,FITTING完,更改設定,
FITTING施作者會和騎士溝通騎法,設定更動的目的。
騎一騎,有什麼想法,再回去溝通。
以樓主的例子,FITTING完,騎了200km測試。
沒什麼狀況,用這數據去組車,基本上是可靠的。
當然,FITTING的數據可以提供做為新車購買的指南。
以之前RETUL系統來說,電腦裡會有各大車廠的幾何數據。
車主FITTING後,可以自動媒合出合適的品牌和車架大小。
當然這不是絕對,車子都是存在調整空間的。
你還是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品牌和車架,請FITTIG施作者幫你評估。
調得出來,都沒問題。
但有一種狀況,那就是調整出來的美感。
譬如說,龍頭要有一定長度,座管外露出來的長度,
龍頭高度,不要太多墊片,座墊不要太前移or後移.....
如果有特殊堅持,都要先說明,盡可能調出來。
原則上,如果訂單有FITTING數據,那我就是盡可能讓組出來的車和數據一致。
會考量的點,如.....
1.彎把和煞變把
彎把的把型,這個很吃個人手掌大小,手指長度。
現在很多品牌都搞一體式整合彎把,龍頭長和彎把都不能變動。
為了確保完工沒問題,一定要先把煞變把裝在彎把上確認過。
看看把型,手指頭按煞車OK不OK。
不同牌子變速套件,煞變把的REACH還有煞變把厚度都會不同。
以SHIMANO的機械油壓碟煞來說,油壓碟煞的煞變把比較厚,REACH也比較長一點點。
機械變速C夾,電變C夾,電變油壓碟煞,這3種變把的REACH是一樣的。
彎把和煞變把的REACH,會直接影響龍頭的長度。
龍頭是分離式,換長度容易又便宜。
但今天是龍頭和彎把整合在一起的,訂貨就要非常小心。
(龍頭長不能換,沒調整空間)
2.把手寬
寬度基本上我也不去動,這個也承1.。
龍頭長,把手寬,彎把和煞變把REACH,這三者是會互相影響的。
窄把手低風阻,這個說法是早年留下來的。
但這幾年空氣力學這樣下來,大家都知道騎士阻力最大的地方在腰間肚子。
除非把手窄到像計時賽把手,可以劈開腰間身體的空氣阻力。
不然左右各窄個1cm,效果很有限。
而窄把手對胸腔的壓迫,卻是很容易發生的,同時操控比較靈敏。
窄把手真的是看人用,當然也不是說寬一定好,上下差一個SIZE都算合理。
以一開始原PO的說明,FITTING給的是42cm,組車變成38cm,差2個size,真的很大膽。
現在自行車給的數據,幾乎都是用c-c,管徑中心的測量方式。
c-t,t-t(管子外側).....這種數據標示,幾乎都是上個世紀在用的。
c-c,42cm,就算是量管子外側也大概是44cm。
以樓主的例子,c-c,上寬38cm,下寬40cm.....要量到42cm,不知道怎麼換算的?
而少部分彎把,會有上下把位寬度不同的狀況,那也是會以上把位為主。
畢竟大部分的時間,騎士都是用上把位。
而下把位會寬一點,真的最後衝刺時,下把位寬比較好抽車施力。
2.座墊和座管
座墊直接影響SETBACK,座高。
基本上這個FITTING給了數據,座墊也確定,組車也沒有動的彈性
座位在fitting中,幾乎是最早設定的,其他地方的更動,都是以座位為基礎。
有用習慣的座墊和setback,除非是大幅度更動騎車方式,不然不會更動。
現在用特殊座管 or ISP車架,綁規格的狀況也多。調整彈性變差,零件挑選一定要小心。
3.卡鞋,卡踏,卡踏扣片,曲柄長
這個原則上fitting給數據,組車也沒有什麼彈性。
4.前叉豎管和龍頭高(把手高低差)
前叉豎管,裁短就沒救了。
多留一點點,墊片墊著是比較醜,但好過太短沒救。
騎一陣子再裁到剛剛好,比較安全。
=====
以樓主的案例來說,最大的問題就是座管setback,還有彎把的寬度。
恰巧,這兩樣都是沒什麼調整彈性的地方。
所以當樓主拿車回去找fitting施作者,他當然也沒辦法保證什麼.....
組車出來和數據不一樣,怎麼調?
(一體式整合的龍頭彎把,沒調整彈性)
組車者,拿著fitting數據是很開心的事情,這表示只要負責機械問題就好。
主觀這麼強,更動設定,那變成要負擔車子設定的責任.....很勇敢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