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Specialized S-Works tarmac SL7 開箱

作者: ctx705f (鍵盤小妹)   2020-09-08 21:30:58
官方介紹:https://tinyurl.com/y65ptl3n
成車重量:7.4kg(含踏板、把帶、水壺架、碼表座等所有配件)
無音樂圖文:https://chaos810126.pixnet.net/blog/post/352891187
==
講了老半天,終於在2020年的7月底等到了Tarmac SL7的發表。雖然當初還有Trek
emonda SLR以及BMC teammachine SLR01其他兩個競爭者的比較,但最後『覺得閃電比較
帥』這個膚淺的想法還是成了最後組車的關鍵。
在台灣成車一共有三個顏色進行販售。色號94920-0044、官網色名Flo Red/ Red tint/
Tarmac black/White,搭配Dura ace Di2 9170全套套件和功率計,建議售價388000元,
在打折過後的價格我覺得適合手邊沒有套件直上的人。
色號90620-0549、Decon green/Yellow的Sagan特仕款是全球限量車種,搭配成車販售,
除坐墊是使用特殊色的S-works romin evo外,包含Roval Rapide CLX以及S-Works
turbon cotton外胎也都是特殊塗裝,建議售價420500元。
最受大眾歡迎的消光黑則不僅於消光黑,車身還有一些綠色的變色龍漆,隨著戶外陽光變
大,這個綠色會愈來愈漂亮。色號74920-0544、Carbon/Chameleon silver green color
run,以車架組(162000元)、Dura ace Di2 9170(388000元)以及Sram etap AXS(388000元
)三種規格出售。
車架組的部份,我這次購買的顏色是色號74920-0744、Blue tint over spectraflair
/Brushed chrome。
今年除了純色色系之外,Tarmac SL7看起來都使用這種線條作為塗裝基底。顏色搭對的話
就還好,但是像這個色號74920-0244、Black/Cool grey/Dove gray/Spectraflair的黑白
灰配色看起來就超像斑馬的。
色號74920-0644、Cobalt/Brassy yellow/Blaze/Oasis的這個多色組合真的是潮到出水,
很有藝術品的感覺。但對我來說太前衛了.....
Sagan特仕色還有一款,是與Bora-Hansgore車隊一起的特仕色,色號74920-0944、代碼
Decon。而且這款的顏色沒有加價,佛心。
新車開箱時馬上就要測量一下重量。尺寸56的藍色車架820g,以綜合型車架來說雖然不到
超輕,但也算是合格的重量了。前叉重量未裁管前420g,裁過之後應該可以減少個30~40
克吧。
中間遇到斷料的血淚以及缺料的無奈就都跳過吧,來到最開心的組裝完成開箱環節!
https://www.flickr.com/photos/[email protected]/50277373873
https://www.flickr.com/photos/[email protected]/50278206637
最高級的Fact 12R碳纖維車架,同時有個『Handmade in Taiwan』,心情好啊!
56的車架。雖然購入的車店沒有虛擬Fitting車可以測量尺寸,但是藉由店內的Retul
sizing system,也可以挑出適合自己大小的車架。
新一代的Tarmac SL7主打的就是融入了空氣力學的設計、並且外觀整合為幾乎全內線,乾
淨的視覺與低投影面積雖然不知道能省下多少瓦數,但看了心情就很好!
這個配色的商標並不是純白色,而是帶點金屬銀的感覺,在戶外的視覺效果又會不同,很
好看。
http://www.flickr.com/photos/[email protected]/50277374743
接著來介紹幾個核心組件吧!大盤是Shimano GRX 48/31,腿長172.5mm。前變同時使用
Shimano GRX RD-RX815-F,具有平路可用的48齒、爬坡好用的31齒之外同時可以順暢上下
鍊。上下鍊的效率很好,而且目前外騎兩次,總爬升超過5000公尺,完全沒有發生落鍊的
情況,以往配件廠超壓縮盤時有所聞的落鍊在GRX身上目前完全沒有發生。
飛輪:Shimano dura-ace CS-R9100 11-30T,目前R9100系列的飛輪最大就到30T,希望往
後有9100等級的32T甚至34T飛輪啊,爬坡很需要。
前變把:Shimano dura-ace ST-R9170,這次變速系統中最缺料的零件之一。但是輕盈的
重量和優秀的手感真的很棒。
BB:Ceramicspeed for BSA(鍍層版),傳說中超低阻力的頂級陶瓷BB,既然都是一級車了
,BB這種東西當然也是直上。
後變:Shimano dura-ace RD-R9150,導輪改裝為Ceramicspeed OSPW。既然都組到一級車
了,那麼(下略
http://www.flickr.com/photos/[email protected]/50278206557
車把:Specialized S-Works aerofly 2代、44cm。44cm的空力把在台灣斷貨,因此找尋
管道弄到這支空力把又是一番血淚。不過搭配整流罩和龍頭,可以最大限度地將管線藏起
來。
坐墊:Specialized S-Works Power 143mm,之前試做過Power坐墊就覺得與屁股非常合適
,這次就直上S-Works等級。雖然不是特別輕量的坐墊,但坐墊這種東西還是坐得舒服比
輕量化重要。
車把帶:Supacaz Super Sticky Kush Galaxy。Specialized配上Supacaz也是常見的組合
了,本來想用Ciclovation的把帶,但後來還是選擇S家。
輪組:Roval Rapide CLX白標版,框高前51mm/後60mm,重量1400g。輕量化的高框輪組,
但很妙的是只允許open胎,與現在幾乎都兼容無內胎的風氣背道而馳。
碟盤:Shimano dura-ace SM-RT900,前160mm/後140mm。目前用到現在沒甚麼問題,不過
看不少職業選手反而選用RT-MT900,不僅帳面數據更加輕量,而且好像制動力也比較好?
以後可以改。
外胎:Continental Gran Prix 5000 25c。目前市面上最好的外胎之一就是馬牌的GP5000
了,沒有不用的理由。不過由於輪組框很寬,用到28c也絕對沒問題。
踏板/功率計:Favero Assioma duo。輕量化且準確的功率計,而且外觀也滿好看的。
上磅秤,7.42公斤。在零件沒有特選輕量化的情況下可以組出這種數據,個人覺得已經相
當不錯。要摳的話至少還有500g以上可以搞,但這筆投資就......。
這台車在交車之後只有去騎過一次霧台,適應看看車輛幾何、騎姿等是否有不適應之後,
第二次出車就是今年的建大武嶺盃。
https://www.flickr.com/photos/[email protected]/50314076862
好不好騎?馬上試過之後,因為已經做過fitting、加上Tarmac這個車型在幾何上本來就
不特別激進,所以整體來說銜接地相當好。不過這也僅止於姿勢部份,那麼路感?碳纖車
架的舒適度?車架軟硬?回饋感受如何?高板爬坡會不會重拖?
講老實話,感覺不出太大的差異。得益於上一台的CAAD12本來就是舒適性很棒的鋁車,所
以就算換過來,也沒有甚麼太大的感覺,加上我對於器材是非常木感的。目前唯一感覺有
感差異的地方在抽車,之前自己的CAAD12在抽車的時候總有種黏滯感,車子的反應跟不上
力道,現在的SL7抽起來回饋感就非常順暢、乾淨俐落。
那麼剩下的,就交給數據分析吧!以下都選用爬坡段來進行分析,因為爬坡段受到的風阻
以及集團效應影響會相對小,可以做出稍微有價值點的差異分析比較。不過也只是稍微而
已。
首先是兩次西進武嶺的數據比較。車手的體重幾乎相同,雖然5月時有架攝影機和行動電
源等多加了些重量,但建大武嶺盃因為戰術關係,一直是插著兩支水壺在車上,所以車重
差異大約就在1公斤左右(CAAD12 9kg vs. Tarmac SL7 8kg)。
在第一張圖可以發現,該路段的兩者平均功率差異並不大(通常是5瓦以內),但做出了快
要10%的時間差,是還滿讓人意外的數據。
https://www.flickr.com/photos/[email protected]/50314961913
後面的分析因為功率差異數字較大,就僅列出來做為參考。
https://www.flickr.com/photos/[email protected]/50315629351
除此之外,也用自己平常常外騎的屏東霧台的爬坡段進行數據分析比較。但霧台大家比較
不熟,就放上veloviewer的坡段數據給大家有基本概念。
首先是台24線開始爬坡後到三德檢查哨,總長約6公里,很多南部車友會在這邊催20分鐘
的最大功率。不過接近的兩次數據功率差異偏大,不太能用QQ。
霧台公路中段,從谷川大橋下滑後一直爬到台24線44.5K終點處,12公里的爬坡當作一組
長tempo甚至SST都非常棒。
https://www.flickr.com/photos/[email protected]/50315030673
https://www.flickr.com/photos/[email protected]/50315030608
這組數據就多了,看時間,SL7在42'23左右的數據是280w,CAAD12要用311w才能做出相近
的數據。若看功率,相近功率下12公里的爬坡幾乎都快1~2分鐘。
http://www.flickr.com/photos/[email protected]/50314961788
結論。其實就算分析路段的數據,也會因為風、胎壓、外胎等數據關係影響,所以即便列
出來也只僅供參考。要準確,那就進風洞交給各測試單位比較;要感受,每個人感覺都不
同,至少我自己覺得騎起來舒服、反應直接迅速,這樣就可以了。
Thanks for watching!
http://www.flickr.com/photos/[email protected]/50315398283
作者: HardRealTime (is really hard)   2020-09-09 20:27:00
騎效率高的車會訓練不到沒錯吧,如果是外騎的話同個路段本來要FTP尻40分換車35分收工(假設)就少練了5分鐘FTP強度啊(除非另外補)。是有差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