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爬坡的姿勢

作者: ddar (白馬~~馬力夯.....@@)   2018-09-03 00:46:30
那個,講到騎車爬山,要往前坐還是往後坐?
其實騎車姿勢一定有變動,不可能一個姿勢騎到底。
坐墊不大,SETBACK的前後移動範圍也不大,有限的空間都要多利用。
之前我自己發表過一篇關於踩踏的文章
https://www.ptt.cc/bbs/bicycle/M.1459358678.A.AB6.html
其中有提到.....
踩踏動作,包含了很多肌肉使用,而非單單使用xx肌肉。
因此,在自行車踩踏上,給予建議使用xx肌肉,
其實是要提高xx肌肉使用的比例。
我忘記在哪邊看到的文章,講的是蹲馬桶要起身時,
上半身會儘量靠近大腿,上身往前傾。
沒有人可以在上半身往後的狀態下,從馬桶上爬起來。
大家可以先試看看,坐在椅子上,上半身和大腿成90度,試著站起來看看。
慢慢把上半身往前傾,減少上半身與大腿之間的角度,再站起來。
上半身越直,吃股四頭肌的力量愈重。大腿前側越用力,膝蓋越容易不舒服。
壓低上半身,腿後側與臀部容易分擔力量,股四頭肌,大腿前側用力就比較少。
換言之,要讓你的臀大肌and腿後肌,在踩踏動作有發揮。
靠的就是上半身與大腿間的夾角,上半身壓越低,就能拉高出力比例。
先知道這個,才能往下面談。
※ 引述《ingramchen (p)》之銘言:
: 剛在看 Bicycle club 55 期,講到讓爬坡更輕鬆...
: 雜誌是在講重心該怎麼擺,往後坐比較累,久了腰也會酸
: https://imgur.com/XQydmrb
: 往前坐一點比較有效率:
: https://imgur.com/Bn26BJj
多年前寫過一篇純爬坡幾何
https://tinyurl.com/y9p2uwub
https://images.plurk.com/d16e28f82f1d432cfd59cdcf78ddf6ad.jpg
圖片中整個人重心往前移。
理論上,爬坡時,人往前移是很合理的。
但為什麼做不到??
因為你的車,要騎平路,還要騎下坡,重心這麼往前,下坡就吃屎了.....
一般公路車要兼顧各種地形,幾何設定就是中庸。
: 我自己並沒有固定… 我只知道往前坐,就是四頭肌出力,但撐不久。
: 往後坐則是臀大肌出力,可以撐久一點,我聽到都是要盡量坐後面一點。
: 問題來了,哪個坐姿才對? (或是說短坡和爬大山適合的坐姿並不一樣… ?)
一般來說,兩種都對,看場合和時機。
每個人都有自己喜好的出力方式,或是車子的設定。
有沒有想過,為什麼爬坡時往前坐,大腿前側and股四頭肌吃力重?
往前坐,
其實是縮短了坐墊和踏板之間的距離,好利用上半身重量偕同腳往下踩。
爬坡時,雖然坡度改變了車子角度,前輪往上抬。
但地心引力往下這件事情,和地形沒有關係。
往前坐,比較好把力量往下灌。
至於往前坐,一定大腿前側and股四頭肌吃力重嗎?
誘發臀大肌和腿後肌肉出力比例提高,前面有提到,主要是看上半身和大腿夾角。
https://imgur.com/Bn26BJj
圖片中的騎士,上半身其實還蠻放鬆的,沒刻意壓低。
所以,往前坐,壓低身體,一樣可以提高臀大肌和腿後肌肉出力比例。
往後坐呢?
(或該說維持本來平路所坐的位置)
我們自行車的立管角度,本來就是後掠的。
一爬坡,車頭一抬高,原本後掠的立管座管和坐墊,重心都往後跑了。
https://imgur.com/XQydmrb
以前鋼管車時代,坐管搞72度,再來個setback 2cm,重心超級後面。
這時踩踏,很難順著地心引力往正下方踩。
踩踏,好像都是往斜下方踩一樣。
老鋼管車友還會建議你,屁股坐好坐滿坐墊,踩到底時,腳後跟往下抵。
如同深蹲一樣,腳後跟有意識吃力,可以誘發臀大肌和腿後肌肉出力比例提高。
但老鋼管車時代的拱背,上半身和大腿夾角比較大,
不利誘發臀大肌和腿後肌肉出力。
現在的車立管都大很多,73~74度之間,重心比以前的車子往前。
加上現在的坐高也比30年前高一些,重心稍微沒這麼往後。
老鋼管車的招式,就當參考,知道原理就好了。
往後坐滿,沒什麼不好。只是重心往後,不利於發力。
由於屁股在後方,重心往後,會覺得車把手好像離自己身體變遠。
這時把上半身壓低,去補重心後移,
縮減了上半身和大腿夾角,才會誘發臀大肌和腿後肌肉出力比例。
這樣的情境很合乎騎車的狀況,卻不是一個最效率的發力方式。
=====所以倒底要怎麼去調整?=====
這邊分兩方面來說,出力方式,設定。
出力方式。
短坡,長坡中的陡上,往前坐一點提高出力是合理的。
長坡,想要降低出力休息,往後坐滿。
基本上兩種一定會切換,但往前坐時,出力高不易維持。
往後坐,不是最經濟的出力方式,但可以維持比較久。
設定。
如果是一般混和的丘陵地形,我就不建議特別變動。
若是要持續爬超過2小時的山路,那真的建議改一下。
以我個人來說,爬大山,我會作幾個調整方式。
1.坐墊角度往下壓
一般設定,都是建議坐墊水平,或是下調5度,可以坐穩不會下滑。
但爬大山,坐墊我一定下壓,減少壓迫。
上坡車頭被抬高,坐墊角度本來就會被上調。
不往下調一點回來補正,爬大山很辛苦。
2.坐墊稍微往前移一點點
坐墊角度下調後,坐墊位置我個人會稍微往前調1cm。
主要是為了上坡往前坐,重心往前一點點,施力比較經濟。
3.車把手高度往下降1cm
原因和坐墊一樣,因為爬大山,
車頭被抬高,這個會減少坐墊和把手的高低差。
我個人的高低差蠻小的,爬山的話高低差又變更小,所以調低。
這樣上半身才比較好壓下去。
一定有人會問,爬大山坡度讓高低差變小,握下把就好了。
抱歉,腰不好,下背弱,下把握不久。
爬坡往前坐,又握下把位,真的可以救急拚個幾個坡,但我用不久。
=====補一個設定重點,座高=====
座高設定是自行車設定很重要的一環。
目前常用的參考指標,是騎士腳踩到底時,大腿和小腿間的夾角。
常見的建議夾角在140~160度之間。
最重要的,是踩踏時,骨盆不能有晃動和被腿拉扯的不安定感。
如果你的座高,是自己的極限高度,偏高的那種。
這種偏高的設定,在上坡時會很難往後坐滿。
自行車的立管座管都是往後掠,上坡這個後掠會放大。
所以當你的座高偏高,重心會有更往後移的傾向。
坐墊偏高,又往後坐,上半身會更難壓低。
除了不易誘發臀大肌和腿後肌肉出力比例提高,
踩踏施力的方向會更往斜前斜下方。
偏高的座高,爬坡會很難往後坐。
換言之,偏高的座高會比較適合往前坐一點爬坡。
反過來說,如果你的坐墊高度,是偏低的,就不適合往前坐著爬坡。
往前一坐,會縮短往下踩踏的衝程(距離)。
本來座高就不高,爬坡往前坐又縮短,
大腿前側and股四頭肌出力比例會很快拉高。
又萬一,膝蓋不太好,那真的會很容易爆掉。
如果座高是偏低的,那還是往後坐,做好坐滿慢慢踩。
騙p幣完。
作者: kaifrankwind (大師兄)   2018-09-03 15:37:00
覺得這篇說得很完整。其實很多東西平常自己多調整一下姿勢或改一下坐墊設定,細心一點都感覺得出來推樓上想法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