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 阿里山公路 x 特富野古道

作者: patience311 (香蕉)   2018-01-11 22:40:58
網誌好讀版:http://bikepackingtaiwan.com/bikepacking15
第一天
行經路程:54K
爬升難度:1000m
耗費總時:5 hours
阿里山,是我一直想騎但沒有去成的地方,因為它離台北實在太遠了。藉由這次的連假加
上氣溫尚暖之際,趕緊成行。
這次要騎的路線主要是從阿里山的〃石槕〃出發,一路騎上阿里山公路(台18線),騎經阿
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然後到達“特富野古道〃,接著下〃達邦〃住一晚,隔天再從台
169線騎回石槕。
由於有阿茅大大的前行筆記,讓我可以少做不少功課。根據經驗,前一天先上阿里山睡一
晚是最好的選擇。於是我下班後開了五小時的車,來到了各條公路交會的中繼點石槕。
由於出發時間較晚,到石槕是已經晚上八點半,加上又是平日的關係大部分的商家也都關
了,所以打消了在商家前面紮營的念頭。
阿里山公路晚間還是不時有車子呼嘯而過,所以我挑了條小路往上,順利的找到僅能搭一
頂帳篷的小塊營地。我迅速的搭好帳篷,順便測試了一下這次借來的ISUKA AIR 280X睡袋

隔天早上內建的露營鬧鐘六點鐘響起,賴了個床收拾收拾行李,一直到七點才開始有車從
我旁邊經過,我想應該是上山去茶園的車子吧~
營地位置:https://goo.gl/maps/tZoeLN9Wo8x
今天上午必須先騎33K爬升800m的路程,依爬升陡度來看是滿輕鬆愜意的。沿路邊欣賞阿
里山公路的美景,呼吸著跟當年在太魯閣一樣的新鮮空氣,很快的(其實花了三小時)到了
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
https://youtu.be/WAMqHgP4g3k
上來只有16度其實有點小冷,趕緊躲進7-11取暖。阿里山的導覽折頁是我看過最多種語言
的,有八個國家,而且很多是東南亞的語種,看來我們政府的要做的南向政策真的有在做
ㄎㄎ
在7-11補充熱量吃頓午餐,順便搭訕了旁邊的正妹遊客,用很破的英文跟她男朋友哈啦。
話說她男友是突尼西亞人(知道在哪嗎ㄎㄎ),英文也不太好,他們國家是講阿拉伯語跟法
語,而會認識是因為都在香港工作。然後他男友竟然不喜歡吃蚵仔煎,看來是無緣享受我
們的兒時滋味~
跟他們道別以後,還有8K就到特富野古道入口。基本上阿里山森林遊樂區大概已經可以算
是此段行程的最高點了,再往前騎沒多久就開始下坡,還會經過一棵1600歲的紅檜神木,
跟另一棵應該已經被做掉的神木...
下滑8K的公路林道真的是很舒服的一件事。約莫30分鐘後就到了特富野古道的入口,旁邊
還有工程水泥塊擋住了之前坍方的坡,挺好找的。
特富野古道取名來源於特富野部落,特富野為鄒族部落,而古道則是過去原住民打獵的獵
徑,後來日本人將步道後段建築用於運送木頭的"山水線"鐵路。古道總長6.3km,前段平
緩適合騎車,後段則有3km的樓梯陡下。
出了特富野古道以後,其實也不是直接到特富野部落,而是還有6km的產業道路要下滑。
一進去特富野古道,舊鐵道長驅而入往森林,騎枕木被震的不要不要,陽光灑落路人拍照
好靠普。真的不要是因為太遠,我就每個禮拜都來散步。
照片8910
https://youtu.be/iwlOGSEi4mM
歡樂的時光總是過的特別快,騎完前面的3K聽說後面要再扛車走3K。有鑒於之前騎車上桃
源谷步道的經驗,我知道Bikepacking還是登山車,扛3K的路鐵定去掉半條命。不過路已
在前方,勇者當然只好繼續前進!
實際走過以後,個人評估覺得只要你的技巧夠好、車子能抗的住濕滑的石頭,其實有滿多
段可以猛烈下滑的,個人覺得等級跟太和山步道有得比。但特富野古道處阿里山山區,濕
氣重地又更滑,然後你時不時會擔心入口處〃注意熊出沒〃的牌子是不是真的XD
因為騎的過程蚊子因為我的汗液不斷靠近,加上我已累到靠北,所以只想趕快離開古道。
沒拍什麼照附上幾段off road下坡影片給大家看看~
https://youtu.be/Qnp8_yRjo-Q
https://youtu.be/8R2a7U5ZNLc
下滑到特富野古道的出口,看了一下google地圖,還是無法看到自己在哪。不過眼前就一
條路,走就對了!
雖然出了古道往達邦的下坡是水泥路,不過由於山中水氣造成地面濕滑,中間還有落葉讓
你容易打滑,所以下坡真的要多注意,一個不小心可能就會滑倒。
我是有很順利的車滑倒人跑出去(7分鐘的時候車噴出去啦~~~),人沒事但幫車QQ
https://youtu.be/2M7PMtdznmA
https://youtu.be/I-Z-8tAoShE
下滑約莫30分鐘後,終於到了山凹的特富野部落,也看到了部落舉辦重要慶典的建築:庫
巴。原本有想說是不是在此前的廣場砸營,但考量到想洗澡且還是不要亂侵犯這個場域,
於是順著路繼續往下滑行來到了達邦。經過達邦大橋以後,應該也算正式進入達邦部落。
原本打算再往前騎尋找上次阿茅大大搭訕的商家,不過因為又開始上坡我又不確定找不找
的到那家店,加上時間也差不多快天黑了。剛好過橋後有一戶人家,又剛好地方的弟弟在
騎他嶄新腳踏車,感覺是同道中人(笑),所以我發揮了厚臉皮的本事進去詢問是否可在前
面的草皮紮營。
結果當然是營地Get!然後又再一次亂入人家的晚餐,吃的超好!有牛排、哇沙米生魚片
、龍蝦沙拉、炸甜不辣、新鮮秋葵。主人家請我幫忙把菜掃空,這種任務我當然都是義不
容辭伸筷相助。
這是我Bikepacking第一次不是在野外而是找地方人家砸營,於是今晚睡前也沒待在帳篷
裡,而是跟主人家聊了好多好多。也因為男主人是台北人,很久沒遇到同鄉(在台灣要遇
不到台北人的同鄉我看也只有在部落裡面有機會吧呵呵~),女主人在部落裡當公務人員
,所以我們又聊了更多。
從動物聽聲判定、打獵要領、山上生活動態,到小孩子教育學習、偏鄉資源分配、部落工
作狀況,真的很開心能跟他們多聊天!
主人家還很有心有成立部落互助社團,會幫忙把一些大家多餘的物資食材做資源分配送到
地方人家,真的是地方表率!!!
第二天
行經路程:13K
爬升難度:300m
耗費總時:1.5 hours
第二天因為只剩12K的路程(+5小時的車程XD),睡到快七點才起床。早上主人家還煎了手
工蝦餅請我吃,超級好吃!
如果有時間,真想再住個幾天,但假當然沒有這麼多,該面對的總要面對。跟妹妹狗狗羊
咩咩(羊咩咩是真的道別QQ)道別以後,開始了今天的行程。
今天要走台169線向上爬回到石槕。出發後先去了“鄒族自然與文化中心”。以偏鄉來說
,個人覺得規劃的很好,除了文化與原住民介紹以外,也有飲水機、免費Wifi可以使用。
回程的路上不是純上坡,也有許多長下坡可以滑行,風景也是好到不能再好,山景、茶園
、樹林、竹林穿插在回家的路上,12K的路程根本就一塊蛋糕,只想讓人流連忘返~
中午回到了石槕,去吃了當地人推薦萊爾富旁麵店的肉羹麵,大碗跟我臉一樣大。湯超好
喝肉羹Q彈,連我這種平常不吃肉羹麵的都覺得超強,不愧是在地人推薦!
此次行程,最美的風景不是山景壯麗、不是古道優美,而是在地人的人情味。美景再多,
沒有談天說地的朋友,也是枉然。
經過了這次Bikepacking以後,說不定我之後的旅程,會有更多跟人接觸的不同嘗試~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