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新舊車幾何換算差異計算表

作者: dachshunds (DACHSHUNDS)   2017-03-02 02:15:31
我覺得這分享很棒
公式好複雜,頭好暈,沒法細看
我覺得可能不用那麼複雜
因為reach & stake是從BB當出發點
已經把seatback或座高等等偏差排除掉了
只要考慮BB往前的尺寸
所以算龍頭長度、墊圈高度等等
應該可以直接用兩個reach去計算
不用跟座墊位置扯上關係
座墊設定位置就直接用seatback跟座高來描述就足夠
想套用的車友我有幾點建議:
1. 座高量測建議在坐墊上找一個基準點
不然沿座管往上拉來量會因為座管角度不同而有差異
可能會差個2~5mm吧...
我都是在坐墊離鼻尖13.5cm處作基準點
2. 墊圈高度,會忽略上頭碗的厚度,
建議量測值抓 頭管頂面 到 龍頭頂端
因為車架標示的reach & stake也是量測到頭管中心點
3. 手把的reach也很重要,不同把的差異可能會有5~15mm差別
4. 龍頭長度標示,有些廠商是標示"水平長度"
也就是安裝後的水平延伸長度,並非單指龍頭的長度
我聽過的,好像specialized跟pro都是這樣,可能會差5mm
朋友問我這幾mm有需要那麼講究?
可是瑞凡,差10mm可能就差一個車架尺寸了 XD
※ 引述《Cach252 (我信異想才有日會天開)》之銘言:
: 最近在想複製幾何,移植車架時遇到不少問題,
: 感覺用看的也不太準,粗略估計遇到太大的角度差距時會失準,
: 索性乾脆用excel換算,直接判斷數字比較容易,
: 做都做了,想說分享給大家,順便可以幫我除錯 XD
: 不過換算之後遇到一些問題,
: 像是後移量有時候會退不到這麼多,
: 可能就要用比較大的seatback的坐桿去達成後移量,
: 或是前面的龍頭墊圈墊到一敗之後還是不夠高,
: 這些時候要買車的人可以斟酌一下,
: 看看是不是要買大一號的車架換取比較大的stake,
: 用比較少的墊圈來爭取視覺感受(長頸鹿),
: 或是比較小的坐管角度,
: 來爭取坐墊跟跟五通的相對位置(角度,長度),
: 通常車架越大坐管角度有機會越小,
: 也可以用來換算伸出車架的約略長度(坐管長+坐墊高),
: 喜歡現在車上坐姿 or Fitting過,
: 又有換車的需求,卻苦於不知道怎麼選車架的人,
: 或是兩台車都用一樣的設定,知道不同的龍頭之間的距離落差,
: 希望能夠對大家有些幫助,釐清數字部分的問題,
: 但是這只是相對位置的複製,關節角度的相對位置,
: 並不包括車輛對人的回饋感 ex...踩踏感,抽車等等
: 請用前請閱讀以下的部分,準備好使用起來會比較方便
: 需要知道的必要項目
: 頭管角度、坐管角度、Reach、Stack、坐高、坐墊移動量、
: 墊圈高度、龍頭長度、龍頭角度
: 數據來源:
: 車架幾何圖—頭管角度、坐管角度、REACH、STACK
: 使用者量測—坐高、坐墊移動量、墊圈高度、龍頭長度、龍頭角度
: 量測方式(單位為度數以及mm):
: 坐高—
: 自BB中心點出發、以坐管角度延伸至坐墊平面之距離。
: 坐墊移動量—
: 將尺平放於坐墊之上、經過坐墊高點與低點,測量坐墊前端與後端距離長度後除以二,
: 即可得到坐墊中心點,例如:『坐墊全長260mm,130mm之處即為坐墊中心點』;
: 坐墊中心點與坐管延伸線之水平距離即為坐墊移動量。向前推為正,向後退為負。
: 墊圈高度—
: 頭管上緣至龍頭中心處測量數值,包含隱藏式頭碗(5-10mm)、頭管墊圈(2,3,5,10mm)、
: 龍頭鎖付處,頭管墊圈建議值不超過40mm。
: 龍頭長度、龍頭角度—
: 依循龍頭上所標記之數值,斜角向下裝時、度數輸入負數,
: 例如:『90mm, -6°』。
: 數字解讀皆為向前向上為正,向下向後為負
: 由於使用excel能力很殘,
: 第一步只能換算出第二台車的座墊高度跟後退量的部分,
: 第二步請各位自行填入墊圈高度,龍頭長度跟角度,
: 後面有水平&垂直的距離差距,
: 請各位自行判斷用什麼樣的數據會比較近似希望的誤差
: 如果數據有任何問題,請在底下推文或是回信給我
: 縮網址為
: https://goo.gl/5Y0V8J
: 原網址為
: https://docs.google.com/spreadsheets/d/1RCOnx6WfShQvCQdSCvd8UUAiQSqxpndXapndefpZ7Lc/edit#gid=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