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各位覺得腳踏車算門檻高的運動嗎?

作者: tanchi (draftmania)   2016-07-14 00:11:57
過渡的平路站沒重點的來回一下文好了。
我騎公路自行車三年多,學生時代單車通勤超過10年,高中都在游泳大學都在打棒球,
直接講結論,我覺得門檻真的算很高的。
先假設我們都是魯蛇不是什麼事都不用做就可以收租收到飽的富二代,
公路自行車這個運動就是金錢、時間和體適能三者在競合,
如果想要完整玩到這個運動的經髓,前兩者都要夠豐厚的投入,
而往往有了前兩者年紀也大了,體適能不夠好好地玩出太多名堂。
這玩具的錢坑像個無底洞。
第一台碳車,該有的裝備都有、輪組升級一次大概5~10萬吧;
然後就會開始想要第二組輪組,一組輕量爬山一組高框平地;
然後就會開始升級每個零配件,車架也會想換,二級、一級、歐美大廠慢慢上去;
然後公路車騎久了就開始肖想計時車了...
但沒有足夠的體適能也騎不出那些差異吧。
每每看到輪組推薦請益文總是存疑,
真有車友玩過好幾組一級輪,每組都騎1000km爬10000m,
身體可以體會,然後可以用精準的工程、物理名詞去敘述每組輪組的差異嗎?
之前看過最接近的是白馬大的文,有一堆朋友輪組交換著騎,似乎是最理想的狀態了。
相較之下雜誌、網站的評測還比較能信,假設沒業配的成分在啦。
但一堆應力要怎麼轉換成實際騎乘感受呢?
時間來說,都是從住家附近開始騎,半天一天起跳。
家裡附近騎膩了就4+2騎外縣市、背著車上高鐵也不下5次了。
等台灣騎膩了就買攜車箱騎海外了吧,不知道幾年後了。
這都還是獨行俠或幾個親朋好友的玩法,大學團隊運動久了時間不太想被束縛住。
(哦哦,沙公第二單站,Tinkov明年要繼續贊助了唷。法文轉播聽不懂錯過攻擊了QQ)
而體適能,幾乎就是用時間換的啦,如果加一些金錢轉換效率可以更好一些。
但時間和金錢不就是我們這個年紀最缺乏的東西?
有太多比運動、興趣更重要的事情需要時間和金錢了。
以上感想大概是投入公路自行車一年後整理出來的,
這一兩年只是慢慢完備而已吧。
也相信還有很多討論的空間啦,歡迎不吝指教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