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Giant成車基本大盤配置

作者: ddar (白馬~~馬力夯.....@@)   2016-02-16 22:22:37
※ 引述《freepure (台灣加油Formosa)》之銘言:
: 請教車友, 有沒有了解Giant成車基本大盤的設計
: 因為多數公路成車都是CT盤, 很少標準盤
: 問題是經過EXCEL計算, CT盤配任何飛輪都很容易重複齒比
: 本身對於CT盤不是很喜歡, 覺得52/36重複性還比較低
: 很多人會討論重複齒比的問題, 尤其是針對三盤
: 偏偏兩盤, CT盤本身嚴重程度不輸給三盤50/39/30
: 重複齒比根本來自大盤, 也請大家分享最喜歡的大盤齒比
台灣的山路算多,地形變化豐富,爬山用CT盤很合理。
工廠成車配零件,當然是因應市場大眾需求。
像我很不喜歡小彎把,台灣成車配超多小彎把的,我只能自己換掉。
為什麼成車配小彎把?
市場有需求呀,下把位按煞車有困難,配小彎把很容易搞定。
就算並不是所有人都按不到煞車,
可是按不到煞車的車友不爽,反映給各家廠商的案例多。
最後工廠配零件的就配比較不會有爭議的零件。
以前越野車轉公路車的人多,公路車才2盤,齒比又相對重。
常常有人在問網友踩不踩動?
(施主,這個問題要問你自己)
擔心踩不動的人多,嫌齒比重的人少,配零件當然順水推舟。
大概是SHIMANO 7800 6600 5600時代,開始比較常配CT盤。
這個時代,前變速的效果開始有顯著的變好。
標準盤,前53t,後39t,齒差14t。
CT盤,前50t,後34t,齒差16t。
大小盤間,齒差越大,通常變速效果會越差。
前變性能設計變好了,ct盤的齒差又不成問題,就開始廣泛的使用。
想想我以前比賽東北角,拿標準盤53-39t,後飛輪最大23t。
終點前,靈鷲山無生道場最後的陡坡,居然可以幹上去。
想起來都覺得自己好強大......XD
(那個陡坡,騎到定桿摔車的選手,不知道有多少)
現在要我用相同組合再騎一次.....還是算了吧~
=====零件數據僅供參考=====
因為原PO有說,他還真的沒有騎過CT盤,還是去騎看看比較準。
很多零件的數據,還是性能,講再多,還不如去使用。
每個人的狀況不一樣,用零件當然會有不同感受。
看零件,看性能,看數據,這樣只看了表象。
最重要的是要明白,這些對自己騎乘的影響。
(當然也可以去猜測其他人使用的狀況)
=====車友閒聊分隔線======
→ danceking : 高階有配52/36 低階款就花錢改 02/13 12:58
推 imanikki : 52\36還蠻萬用的啊 02/13 13:46
我還蠻喜歡小盤36t的,真的夠用了,我騎武嶺是用小盤36t,配25t的後飛輪。
→ LukeForward : CT盤的時代背景在飛輪只到27T的年代所以流行,現在 02/13 13:26
→ LukeForward : 都到32T了也許semi-compact也不錯 02/13 13:26
→ LukeForward : 其實買車時也可以討論更換齒比,通常原廠鏈條都夠 02/13 13:34
→ LukeForward : 長 02/13 13:34
看到今年捷安特出了一台tcr adv kom,ct盤還配長腿後變,後飛輪32t!!
根本是我這種懦夫的救星呀!
推 vvssxxx : 前36, 後10-42; 保證無重複齒比 02/13 14:34
→ vvssxxx : 你需要"Force 1" 02/13 14:36
SRAM真的很厲害,反正前變做不贏SHIMANO乾脆改單盤。(大誤)
越野車單盤風,真的變主流了。
→ anjackie : 你對變速的重點完全搞錯了,重複齒比才好... 02/14 00:38
→ anjackie : 重複涵蓋齒比才可以讓你在變速時不致失速 02/14 00:38
→ anjackie : 多騎車感覺變速你就知道了 02/14 00:39
個人的看法是這樣,和anjackie類似。
大小盤間,兩者重複的齒輪比越多,可以儘量減少切換大小盤。
多用後變,畢竟後變上下鍊,變速的速度快。
需要切換大小盤,畢竟還是比較費時,反應慢。
但在電子變速普及後,切換大小盤速度反應快,這個優勢可能就漸趨於無。
取而代之的是,後飛輪11速,帶來的綿密齒輪比。
或是利用11速飛輪,極重or極輕,廣齒比,對應更多的地形變化。
→ LukeForward : 其實傳動系統不能只單看前半或後半耶 02/14 01:52
但我個人仍不太理解,原PO,freepure,所謂齒比重複的含意。
或許正如LukeForward所言的,原po沒有把後飛輪搭配算進去。
標準盤,前53t,後39t,齒差14t。
CT盤,前50t,後34t,齒差16t。
齒差越小,配上同一個後飛輪,齒比比較容易重複。
齒比重複,會像前文提到的。
大小盤間,兩者重複的齒輪比越多,可以儘量減少切換大小盤。
ct盤齒差大,大小盤齒輪比的重複少,廣齒比,對應更多的地形變化。
因我個人是鍵盤車手,打混組,又平路不輪不累。
現在都走ct盤系列,目前是ct盤,對應12-26的後飛輪。
騙p幣結束,向大家拜個晚年。
祝福車友,騎車平安順利。
作者: loserfatotak (家裡蹲魯肥宅(T^T))   2016-02-16 23:07:00
山路能用多重的齒比和體重有關吧?當年第一台公路車52/42大盤配14-28飛輪各大山路趴趴走。現在喔,原本公路車42/28輕鬆騎的坡現在登山車28/32還差點定竿以前不懂事平路就最重齒硬幹,搞得騎平路和爬坡一樣重。現在觀念有了,大盤配飛輪11~13平路沒用到,偏偏11速飛輪這裡塞3齒0rz。倒是平路一開始用小盤騎,每次都會不知不覺變成小盤配11。沒檔位顯示器的遺毒啊
作者: chandler0227 (錢德勒)   2016-02-17 14:51:00
現在車配52/36 飛輪11-25 前面大盤時飛輪最小齒3片還真的用不太到 會有點衝動想改46/36 XDDDD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