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國手的態度?中華隊「早也操晚也操」

作者: Kevinmonchen (Kevinmonkeychen)   2023-08-19 18:17:43
國手的態度?中華隊「早也操晚也操」 傳奇射手曝:自律不夠
記者 張良瑜 報導
發佈時間:2023/08/19 11:27
最後更新時間:2023/08/19 11:27
中華男籃退役國手楊玉明是SBL十朝元老,過去曾待過九太科技、東森羚羊、達欣工程和
台灣啤酒,SBL生涯總得分達到3024分,2013年退休後赴美開辦籃球教室,規模達到200人
。楊玉明回憶赴美這10年,接觸美國在地教育文化,對照台灣訓練選手模式大不相同,尤
其是訓練次數、訓練方式和培養模式,都讓他感受相當深刻。
「以前當國手時,在台灣早晚都要訓練,每天都練得很累,有時候你練得很辛苦、很頻繁
,然後比賽前不小心很容易會受傷,」楊玉明說,當時所有選手都以打中華隊、為國出征
為目標,只要入選國家隊選訓名單,就是每個球員的終極榮譽,無論再累再辛苦,只要能
替國家出賽,無論如何都不能放棄。
談起台灣與美國在訓練選手上的差異,當時只要入選中華隊,早晚練三餐,清晨6點起床
跑5千公尺,每週二、週四體能訓練,週一、週三、週五體能訓練;而美國則是採個別訓
練,非賽季時球員會自主請個人訓練師,賽季則是集體訓練,一天一次,一次兩小時。「
美國這裡很注重學業,高中如果成績達不到,就不能打高中聯賽,而且學校老師不會
Cover你。」
「我來美國後發現美國的訓練比較不一樣,美國在準備賽季的時候,一天很可能就練一次
團練,很多人說他們的體能怎麼去備戰?他們是非賽季的時候,不是由教練盯著全部人練
,他們是個人去找體能訓練師、重訓師、投籃教練、個人技巧訓練,都是自己去備戰。」
楊玉明解釋,到了要比賽的前一個月,球隊才會集中球員,然後每天晚上一次團練;而自
己當時則是SBL賽季結束後休息一個月就展開團隊集訓,一週休一天,兩者差異頗大。
楊玉明指出,這樣的訓練方式很不錯,不過適不適用於台灣,卻很難說。「我自己在台灣
的時候,覺得應該不太適合。因為球員如果自律性不夠,假設明天不練,可能今天就會很
晚才睡覺,或是朋友約一約,去吃飯啊什麼的,所以我覺得這是一個差異性。」
另外美國也特別注重「學業」與「運動」平衡,學生運動員必須要先是學生,而後是運動
員。「不要說大學,在高中的時候就有這樣的要求。美國有私立高中,也很願意給優秀的
球員獎學金。可是學術成績一定要達到標準,如果沒有達到標準,學校不可能讓你來打球
。」
在美國的教育裡頭,學生運動員不只要會打球,成績也要夠。以T1聯盟高雄全家海神球星
胡瓏貿就讀的美國夏威夷夏米納大學(Chaminade University of Honolulu)為例,等第
分為A4、B3、C2等等,等第積分平均(GPA)要2.0以上(約63-66分間),才能參與聯賽

選手養成教育方面,楊玉明說,美國許多職業球員從小是「玩」出來的,小孩子十項全能
、什麼都會,透過後天慢慢摸索,逐漸找出自己喜歡項目。「跟台灣不一樣,小學從事棒
球就是棒球、籃球就是籃球,跆拳道就是跆拳道,小時候選擇什麼就是什麼。」若採取高
壓管教,家長與孩子反而會感到很驚訝,「這裡的體育教學方式是成長中充滿樂趣,在成
長中找到最愛。」
https://news.tvbs.com.tw/sports/2150435
作者: StarTouching (撫星)   2023-08-19 18:21:00
楊玉明和賀家兄弟有接觸過嗎?原來是這個記者 他是直接駐點在加州了嗎少了大谷就跑去採防籃球人士?
作者: super1315566 (台灣中國,一邊一國)   2023-08-19 18:53:00
玉米的分享真的很有趣,也值得借鏡
作者: StarTouching (撫星)   2023-08-19 19:17:00
或者是台美文化有差但不一定哪個比較好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