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真的還有球員可以組隊嗎

作者: snh48spush (snh48spush)   2023-05-03 22:55:57
※ 引述《happysingle ()》之銘言:
: 執行長發一篇曖昧不明的文章
: 加上有人直播說明年會增隊
: 依照這個曖昧的文章
: 大家目前都認為P基隆會有第七隊
: 但回到現實面
: 到底台灣哪裡還有可以上來打的職業球員?
看到台籃要增加球隊這件事
就讓我聯想到早期兩個職棒時期
兩邊為了搶人、搶票房
球團亂燒錢進而形成惡性循環的局面
那以下資料從台灣棒球維基館找出來的
====================
中華職棒聯盟成立
1989年10月23日,中華職業棒球聯盟正式成立,味全、統一、三商、兄弟等四個企業本著
熱愛棒球的心,於兄弟大飯店舉辦成立大會,成為第一批投身職棒的球團。1990年03月17
日台灣棒球史上的第一季職棒聯賽開打,共有兄弟象、統一獅、三商虎與味全龍等四隊參
與競賽,中華民國的棒球新紀元-職棒元年就此揭開序幕,是繼日本、韓國之後,亞洲第
三個成立職業棒球運動的國家。第一場職業棒球比賽在台北市立棒球場開打,由兄弟象隊
出戰統一獅隊,最終由獅隊擊敗象隊獲得台灣職棒史上第一勝,統一獅投手杜福明成為了
台灣的職棒史上第一位勝投,當天另一場比賽,三商虎隊投手涂鴻欽擊退味全龍隊,並成
為第一位寫下完封完投勝的投手。
中華職棒開打後數年之間,台灣的棒運呈現出一番完全不同的景象:棒球員的待遇大幅提高,不但生活獲得了改善,也增加了他們在球場更上層樓的動力;球員的社會地位獲
得提升,優秀的職棒選手更成了青年朋友崇拜的偶像,受歡迎的程度媲美演藝明星;大批
的球迷湧進球場欣賞職業球賽,棒球熱潮再度蔓延全台灣,至1997年時觀眾人數已經突破
千萬人次,引起政府當局的高度重視,總統、行政院長及各階層的民意代表都曾走進球場
,除了允諾興建「巨蛋」棒球場外,各地或已閒置、或已老舊的球場亦在地方政府的推動
之下獲得整建,從職棒元年僅五座比賽球場,到現在已經有至少十五座以上的球場可供職
棒比賽。
而中華職棒聯盟也由創始的四隊陸續增加成為七隊:1993年時報鷹、俊國熊二支隊伍加入,1997年和信鯨隊加入(後因母企業政策而改名中信鯨)。同時,也因棒球風氣興盛
,各級棒球隊的數目也不斷增加,棒、壘球運動大為流行,各企業行號亦以慢速壘球作為
員工聯誼、運動的主要項目。球迷透過每年各地超過百場的職棒聯賽,和媒體、雜誌專業
報的報導之下,對棒球技藝、棒球文化、歷史傳承等能有更深入的認識,棒球已不只是「
出國比賽、拿冠軍」的代表,而已經完全融入台灣人民的生活當中。
台灣大聯盟成立
1996年原擬參與中華職業棒球聯盟的聲寶公司,因權利金及其他因素致無法加入,因
此在年代公司董事長邱復生的支持下,雙方籌組台灣職業棒球大聯盟,並成立那魯灣股份
有限公司經營管理,所以又稱那魯灣台灣大聯盟或台灣大聯盟,與中華職業棒球聯盟不同
的是,球隊統一由聯盟管理,而各家企業採贊助冠名方式協助球隊經營。1996年01月20日
,於聲寶林口球場開訓,同年06月18日宣佈聯盟所屬之四支球隊分別為:台北太陽隊、嘉
南勇士隊、高屏雷公隊和台中金剛隊等四隊。1997年02月28日台灣職業棒球大聯盟正式開
打,開啟我國職棒進入二聯盟的新時代。
兩大聯盟合併
2003年01月13日由體育主管單位行政院體委會主委林德福召集中華職業棒球聯盟與台灣職業棒球大聯盟代表共六人(中華職棒聯盟陳河東會長、統一獅隊林蒼生董事長、兄弟
象隊洪瑞河董事長、興農集團楊天發總裁、中信鯨隊林博義董事長、那魯灣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陳盛沺先生),在陳水扁總統見證下,簽署兩聯盟合併協議書,那魯灣公司同意解
散台灣職業棒球大聯盟,並答應其所屬原有四支球隊精減為兩支球隊(金剛、太陽)加入
中華職棒聯盟,自此兩聯盟正式合併,並更名為中華職業棒球大聯盟。
====================
有沒有發現到歷史一直再重演?
當初兩個職業聯盟為了拚誰比較厲害
結果中間卻爆出簽賭事件影響票房
好幾個球隊因此解散
那籃球雖然沒有爆出一堆簽賭事件
但過多的球員不僅降低了平均素質
不只影響到戰績
也影響到球迷買票進場的意願(沒人想看支持的球隊一直輸球吧)
沒有林書豪的鋼鐵人、T1第一季的獵鷹就是最好的證明
啊還有雲豹目前的本土陣容
====================
其實台籃要擴增球隊也不是沒有解方
重點是有沒有類似NBA的發展聯盟制度
不然以目前球隊擴增的情況下
是要看一堆幻神在場上奔跑嗎......
棒球已經寫了一個慘痛的教訓在前面
如果還是有人要出來送頭那就沒辦法了
作者: PhanCalderon (You need Grammarly)   2023-05-03 23:46:00
這個話題已經討論到膩了結論就是財團只要想玩,創五個聯盟你也管不著我們球迷只能說服自己這是良性競爭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