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已有PLG還有SBL,談T1在台灣籃壇的定位與

作者: zkowntu (冰封冷雁)   2022-08-15 22:36:53
《T1 League》已有PLG還有SBL,談T1在台灣籃壇的定位與存在意義
運動視界
2022/08/15
作者:爪迷傑森
打從T1 League成立以來,就一直不斷受到外界與球迷的批評與質疑聲音,從一開始的是
否有辦法開打?到後來是否有辦法撐過一季?每個階段T1聯盟都面對到外界不同的疑問。
對於台灣的籃球迷來說,現在已有成功的職業聯盟PLG,也有已農場化的半職業SBL,台灣
籃壇還有T1存在的必要嗎?
2020年,台灣籃球史上繼中華職籃CBA後,第二個職業籃球聯盟成立,叫做P. League+(
以下簡稱PLG),PLG在元年有臺北富邦勇士、桃園領航猿、新竹街口攻城獅以及台新夢想
家等四支球隊,雖然隊伍支數比起半職業性質的SBL還要少,然而PLG再成立的第一年靠著
成功創新的行銷手法、精彩的賽事品質以及屬地主義,吸引了大量的球迷購票入場,也創
造出龐大的經濟價值。
PLG在第一年的表現讓許多台灣籃球迷重新對台灣籃球重新燃起了希望,畢竟由籃協主導
的SBL早已走向沒落,前者的成功可說是台灣籃球順利踏出職業化的第一步,原本當時大
多數球迷們的想法是,未來職業聯盟有PLG、SBL就能夠慢慢走向農場化,成為發展聯盟,
成為讓年輕球員磨練的場域,時候到了再進入PLG的舞台,台灣籃壇將會形成一個良好的
體系,並隨著時間從草創萌芽進而走向成熟。
沒想到,2021年五月中,此時PLG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季後賽,新聯盟T1 League以發新聞
稿的方式宣告成立,從起初的四支球隊,到後面又增加的兩支球隊,T1聯盟再成立的首年
就以六隊的規模開打。T1聯盟的成立引來了包括媒體、球迷、部分圈內人士的質疑甚至是
不滿,T1受到的批評聲浪相當大,甫成立之時,猶如四面楚歌,每支球隊的官方社群成立
都遭到大量的批評留言灌爆。
時間過得很快,T1聯盟的元年賽季也早已順利結束,今天就讓我們來探討一個可能很多台
灣籃球迷都想問同時也是核心的問題:「台灣已經有成功的職業聯盟PLG,也有已經農場
化的SBL,還需要T1嗎?
許多人都想問,台灣籃壇已經有執業的PLG跟半職業的SBL,T1的存在意義跟定位在哪裡?
其實筆者打從看到PLG在成立元年取得巨大的成功之後,跟台灣大多數的籃球迷一樣,認
為未來台灣籃壇未來職業的部分就由PLG來領航跟主導,籃協給予從旁輔助以及指導,扮
演好主管機關的角色;至於半職業性質的SBL,則是逐步走向「農場化」,有實力的球員
可往上挑戰職業舞台,年輕球員則是可先在SBL先行磨練。
T1聯盟自翊為職業聯盟,在名義上性質跟PLG一樣,我在關注T1的元年賽季之後,我認為
T1聯盟像是台灣籃壇的試金石,之前筆者曾經寫文分析T1元年的成果。裡面就有寫到T1聯
盟相較於其他兩個聯盟有許多創新的制度,這些制度有些甚至是台灣籃壇首創,例如指名
制選秀、亞洲外援制度等等,透過T1聯盟的實行,正好可以去驗證這些制度的成效,像是
亞洲外援就獲得了不少的正面評價。
另外T1由於跟PLG一樣都是職業聯盟,俗話說:「有競爭才有進步」,雖然這句話原本是
在指涉人,不過套用在這邊也是適用的,T1聯盟的出現能夠跟PLG形成良性競爭,PLG的主
事者或是領導階層或許也會有警覺心,刺激聯盟變得更好。
我們也看到PLG在第二季增加兩支球隊,而且賽事變得更加精采、行銷更讓人驚豔,我們
也看到PLG公開了聯盟章程,增加了球迷的參與,另外也有球隊公布了球隊薪資,這對於
台灣籃壇也都是正面的影響。
最後T1聯盟的成立也讓球員的需求大增,六支球隊,假如一支球隊需要12名本土球員,等
於是多了至少70個球員需求,給了台灣的籃球員們多一個表現自己的舞台;而且優秀的球
員大家都愛,兩聯盟為了要爭搶頂尖的球員或是大物新秀,球隊勢必會給出高額的薪水來
全力爭取,這也間接促進了職業籃球員的整體薪資水準上升。
對於非頂級大物的球員來說,聯盟現在也開始設定球員的最低薪資保障,以T1聯盟來說就
是六萬元,相較於過去,對於球員來說絕對是一份很好的保障,有了月薪薪資下限的保障
也能夠對球團有所約束,不會刻意壓抑球員的薪資。
整體而言,T1聯盟的成立不是只有壞處,能夠成為一些新制度的試驗場、與PLG進行良性
競爭,讓台灣籃壇更進步、間接使球員的薪資水準提升還有提供眾多的球員需求,給予他
們展現的舞台。
T1聯盟的出現,從現在看起來並非都是負面的,它在台灣籃壇也不是完全沒有意義。
不過筆者跟大部分的球迷觀點一致,那就是台灣在未來的某個時間點,也許是幾年後,台
灣將會結束三聯盟的戰國時代,PLG跟T1兩大職籃將會走向合併,這件事情將篤定會發生
。不過在兩邊人馬坐下來談合併之前,現在的台灣籃球還是處於草創期,T1聯盟它在台灣
籃壇的角色就是有意義的,嘗試各種不同的做法。
不管是洋將、選秀、行銷、主場屬地經營、球員薪資、公司協會制等等,現在都可以各種
試試看,等到到時候兩聯盟合併之時,就可以馬上找出最適合的制度,讓一切都能夠在最
快的速度上軌道。
所以請大家不用一味的謾罵或是攻擊,T1聯盟的存在對於台灣籃球絕對是正面,且利大於
弊的。
https://www.sportsv.net/articles/96848
作者: NanashiMumei (七詩ムメイ)   2022-08-15 23:08:00
整篇都在講T1的優點 還可以得出利大於弊的結論?
作者: ButterflyBao (蝴蝶寶寶)   2022-08-15 23:36:00
真T迷看完這季都知道追不上P的車尾燈了,只能當台籃試金石,然後等以後有合併的機會
作者: PhanCalderon (You need Grammarly)   2022-08-16 01:28:00
我只能說利大於弊是很抽象的事講了五個優點當例子不能證明利大於弊何況凡事都是一體兩面五個優點的背後很可能也有五個缺點
作者: KingChang711 (十二星超級上將)   2022-08-16 08:41:00
看年底選舉結果決定T1的未來,懂?
作者: Jamorant2525 (莫蘭特)   2022-08-16 10:50:00
某AG你邏輯很好欸,薪資沒上限你要不要看看當初棒球兩聯盟惡鬥怎麼倒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