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情報] 2021 U19女子籃球世界盃 中華隊16人培訓名單

作者: ntuwalker (煩死人的科長)   2021-07-07 06:45:55
這篇補一下前幾篇提到的,對東亞未來十年女籃優勢隊伍的預測,基本就是比較中日兩國
,文長慎入
本篇暫時不列入紐澳,以傳統東亞範圍為主
近代亞洲女籃從90年代初到19年亞洲盃,近30年來,大致先是中韓輪番稱霸,到近年日本
領先,然後中日對決
中國90年亞錦冠軍、92年奧運銀牌後,一路維持基本優勢到97年。接著換韓國稱霸數年(
韓國97、99亞錦冠軍,00奧運與02世錦四強,亞洲最佳),之後再由隋苗陳WNBA三傑奪回
優勢,直到14年
日本13年獲得亞錦冠軍,但同年的東亞運,渡嘉敷與大神在陣的日本國家隊僅一分險勝中
國國青,還敗給中華女籃,讓中國積分奪冠。14年世錦又早早三連敗出局,對比中國該屆
第六,亞洲最佳。因此個人以為要到15年,日本才算迎來巔峰
這波日本巔峰期優勢,主要是源自於00年代中期開始培養的那批速度快、敢拚搶、跑位精
準、體能持久、重視團隊的中高身材鋒線跟後衛球員,轉型為不需要完全依賴中鋒的快靈
球風
但是個人先提出兩個一般兩岸鄉民看中日女籃比賽時的謬誤:
1. 以為中國女籃只會賣高,只有中鋒厲害
2. 以為日本女籃除了渡嘉敷之外,都是小隻馬
後面我會一一介紹,這邊先將球員出生年份,每五年計為一個梯次,來對比中日近20年的
世代優勢演變
中國女籃在00年代初的隋、苗、陳,大約是76~85那兩個梯次,最年輕的陳楠是83年,日
本則有82年的大神雄子
反應出來的戰績是00年代,對日本的強大優勢。那段長達近12年的期間,中國平均勝分超
過20分,最多四十餘分,最少也有十餘分
日本近年的優勢,主要依靠86~95年這兩梯球員,特別是87~93年這區間
單論這區間的球員,基本態勢是「日本內線拉近,甚至小幅超越;後場大幅領先」
這梯的日本後衛以87年的吉田為主,還有90~93年的藤岡、本川、本橋、町田,在傳導、
速度、節奏感、外線穩定度上,整體明顯高於同期中國後場的陳曉佳、楊半伴、吳迪。最
難得的是吉田還具備後衛之中少見的對抗性與籃板能力
同梯的日本鋒線則提升到182左右的中高身材,比00初期的日本平均高出至少七、八公分
左右,包含間宮、高田、宮澤、長岡。身材上不輸中國上一代主力前鋒隋菲菲、卞蘭,逼
近台灣上一代內線如鄭慧芸、姜鳳君
會以為日本純粹打「小快靈」,是有謬誤的。日本控衛跟中鋒相對較矮,但這個梯次的好
幾位SF或SG,身材並不嬌小
先有外教帶來流暢的團隊跑位觀念,又遇上橫空出世的渡嘉敷,對中國內線優勢拉近不少
,導致後來中國幾年內勝少敗多的局面
但是展望未來十年,純以東亞四國女籃來看,個人是看好中國會重新奪回優勢,而且應該
能明顯拉開跟日韓的差距
個人的理由是基於以下幾點:
1. 原本相對劣勢的中國後場部分,進步非常多;00世代這批,甚至是中國明顯勝出
99年後出生的李緣、王佳琦,都拿過好幾次亞青,甚至世青的助攻后,且具備籃板能力,
不輸目前日本主力控衛之一的町田
後面會再做更詳細的比對
2. 中國整體跑位、積極度與團隊合作觀念大幅改進
中國國青隊伍,連續於13、15年的U16亞青,以及14年跟16年U18亞青,拿到四次團隊最多
助攻
最近一次的18年U18亞青,中國場均團隊21次助攻,與日本平手,勝過澳洲
成人等級方面,17年亞洲盃,中國是該屆團隊助攻最多,場均近30次;19年亞洲盃決賽,
中國團隊助攻比日本多七次
會以為中國只靠中鋒賣高,顯然是對中國女籃不熟
中國女籃逐步轉型為不是只靠賣高單打的遲鈍球隊,即使近年敗給日本幾次,其團隊觀念
仍有顯著進步
體能與積極度方面,近期的中國女籃後衛都很敢拚搶,體能訓練上也有長足進步。目前的
主力控衛李緣,以前在U18亞青的場均超過六個籃板,比很多隊伍的前鋒,甚至中鋒都還

3. 日本女籃10年代的黃金世代老化,下個世代目前沒有足夠的天才球員能繼承
10黃金世代的這批除了已退役的34歲吉田,臨屆退役的還有30歲的渡嘉敷、32歲的大前鋒
高田與31歲的間宮
其中高田跟間宮都是183上下,很會切入+ 搶進攻籃板,籃下單打也不錯的鋒線。目前年
輕一輩的日本前鋒或SG也有這種身高,但體格對抗明顯不及
此外,17年亞洲盃決賽獨得19分,幫助日本逆轉的藤岡,去年退役(今年才27歲)
中國方面,臨屆退役的得分主力只有32歲的鋒衛搖擺人邵婷
197cm,得過WNBA試訓賽合約的大前鋒孫夢然29歲,至少還有3年,尤其中國這個位置人才
輩出,負擔沒那麼重
其他每個位置都有95~00後的年輕世代,甚至目前主力先發除了邵婷,其他基本都是95後
,而且具備3~5年打FIBA成人級比賽經驗
4. 中國開始提倡寓兵於民的全民體育風氣
這次中國女籃奧運集訓的26人大名單,就選了WCUBA中,北京師大的唐子婷、劉禹彤、熊
中怡,以及清大的宋珂昕
發展態勢是逐步提升球員在球技外的學經歷,讓投入體育領域的球員們,有其他方面的專
長,保障她們離開籃球界之後的發展
尤其北大、清大這種名校帶頭提倡體育風氣,對鼓勵中國全民投入,很有助益
5. 日本近年得分點過於單一,對渡嘉敷、高田的依賴有點像是過去中國過於依賴姚明、
易帝
過去幾年日本勝出的比賽,除了15年中國荒腔走板的決賽之外,模式多半是靠渡嘉敷單場
近20分,或一兩個狀況好的後衛單場20分上下(17、19年分別是藤岡跟本橋各拿19分跟24
分),才能勉強小勝中國兩三分
這現象不僅是對中國才有
18年世界盃,日本小組賽兩分險勝後來四強的比利時,就是靠高田、宮澤兩人各拿超過20
分;贏波多黎各那場,靠吉田跟宮澤合拿近30分
甚至後來對中國小輸的那場,本橋單場也拿了25分
得分偏重於某些球員的狀況很明顯,對手比較容易找到破解之道,從得分點來看,反而中
國比較像是團隊籃球的球風
再者就是中國球員上場時間比較平均,日本的渡嘉敷、本橋、高田,常常要單場扛到30~
35分鐘上下,顯示板凳深度不足
基於以上五點,個人比較看好未來的中國女籃
最後一段比對一下95後世代的中日球員,大致上可以推估2024之後十年以上的狀況,最後
面會附一些比賽連結
我是以14年以後各屆U17、U19世青,以及U16、U18亞青為主體,拼湊出未來十年兩國的基
本隊形
首先看中鋒
前年就被WNBA選走的韓旭、李月汝雙塔,都是99年出生。以前在各U19以下的比賽,就很
有主宰力了,兩人的天賦更在陳楠之上
李月汝17年亞洲盃,18歲高三之齡,打成人級比賽可以有場均超過9板17分的統治力
韓旭去年才21歲,就在WNBA正式上場;18年世界盃,以19歲大一年紀,對陣美國WNBA一軍
,拿下5板20分
李月汝的球團前年表示要她在中國多打一兩年再去WNBA,估計今年奧運是她的試金石
渡嘉敷則是24歲,2015年,才正式在WNBA出賽
韓李之外,中國還有01年出生,201公分,體重近130公斤,籃下單打卻又頗為靈活的劉禹

她在18年的亞青U18,場均替補11分鐘,就有近4板9分的成績。內線命中率達到70%,甚至
偶有抄截跟火鍋
目前傳導能力還不如韓、李,跑動速度也尚須加強。但未來如果能減重個15公斤,練成貨
真價實的肌肉棒子,會很具威脅性,也更能有效調節韓、李的體能
以下是劉禹彤去年WCUBA冠軍戰的全場紀錄影片,單場9板,45分,拿下該屆WCUBA的MVP,
同場中還有稍後會提到的北京師大PF唐子婷
另外,清大該場冠軍戰能投能切,豪奪31分的170 cm控衛宋珂昕,也入選今年的奧運集訓
名單
未來可能會是中國國奧主力控衛,目前數據不多,後面不多做介紹,但可以參考一下
https://youtu.be/-C3N-6sWb-g
回到中鋒話題
日本目前沒有任何190以上的強力中鋒,未來勢必會成為打點,連帶也會影響外線的穩定
度,以及進攻方式的多元化
大前鋒部份,目前日本青年隊中,比較有得分能力的新世代兩位PF,都有非裔血統
第一位是188cm,98年出生的加拿大混血歸化球員梅澤(Umezawa)。她在世青U19跟亞青U18
的場均,剛好都是約6板8分,內線命中率高達五成
但如此的籃板能力並不特別突出,幾乎只跟同期的中國後衛李緣打平,而且完全沒有三分
投射能力
第二位是185cm,00年出生的竹原(Layla)
她在U18亞青對澳洲,有8板10分;對中國兩場平均則有5板17分,內線得分在青年等級比
賽中尚算有力,但也是完全不會投三分的類型
18年亞運時入日本二隊,對上中華女籃,完全沒有上場機會(當時中華有包喜樂)
未來只靠內線單打的話,梅澤跟Layla會被韓、李雙塔守爆,在沒有外線投射能力的狀態
下,可能連劉禹彤都能靠身型把她們逼出禁區
中國方面,目前95後世代的PF,最有經驗的是96年出生,190cm的黃思靜
15年亞錦賽,就已經是中國女籃正選隊員。該屆兩度對戰日本,她的三分命中率兩戰合計
高達四成;但內線不佳,只有投六中一
到了18年世界盃,已經能戰勝同位置的日本主力大前鋒,當時29歲,正處經驗值高峰狀態
,體能也還未完全走下坡的高田
該場比賽,黃思靜三分球兩投兩中,內線五投三中,9籃板7助攻
高田三分球四投一中,內線九投兩中,5籃板4助攻,完全被黃思靜比下去
19年黃思靜因傷缺席亞洲盃,今年再度入選
(對中國女籃真的很熟的,應該知道中國19年亞洲盃時,主力至少缺了三個,黃思靜是其
中一個,另外八一女籃的李夢、孫夢然參加軍運會)
第二位是去年被ESPN預估可能在第三輪入選WNBA,可惜尚未入選的陳明伶
身高192公分,00年出生,U18亞青場均超過14板15分,在該屆比賽具備高度統治力
即使到了U19世青賽層級,場均也有近8板13分,明顯高於日本的梅澤、Layla
陳明伶也是略有三分投射能力的,這一點比梅澤跟Layla有優勢得多
在亞青的三分命中率約25%,世青約20%,其中最佳的是對西班牙,單場三分命中率60%;1
9年亞洲盃以替補身份參加中國女籃,決賽對戰日本的上場時間不多,但三分球兩投兩中
。未來很有機會磨練成外線、籃板兼具的的全能型PF
最後一位是北京師大,劉禹彤的同校學姊唐子婷,00年出生
她在18年U18亞青的場均是接近9板9分,當時不太具備外線投射能力,但內線投射高達五
成多。對上日本的決賽,內線命中率達到75%,外加場均2.2次助攻跟0.7次抄截,算是比
較靈活的PF
缺點是過去的防守能力較弱,亞青U18時,雖然籃板不錯,也能得分,但有點守不住Layla
,被Layla拿了18分
虎撲上的鄉民評價是她近年在WCUBA進步很多,而且已經開始有較遠程的投籃得分方式出
現。今年也獲選參加奧運集訓,未來可能會從中國國奧打起
C到PF這個區塊,如果日本沒有令人驚喜的歐美歸化球員的話,以目前狀況,應該就是禁
區被中國爽爽虐爆
18年亞運,大致就是未來日本對中國內線的雛形
SF到SG的位置,中日都有不錯的95後世代
日本年輕一輩的SF中,首推95年的非裔球員馬瓜姐,Evelyn Mawuli,180cm;妹妹Stepha
nie Mawuli也是日本青年等級國家隊常客
Evelyn早在12年就代表日本U17,拿下該屆的U17世青四強(同年的日本U17,還有來過瓊
斯盃的美少女控衛宮崎)
當時場均9.5個籃板,是大會前五的籃板手;之後17、19年的亞洲盃與18年世界盃,都入
選國家隊
18年世界盃,場均替補十餘分鐘,能有3板11分的成績,而且三分命中率達到四成,水準
不俗,算是能投能搶的
再來是98年,185cm,打SG位置的小赤穗(日本近年有兩個赤穗,一個是姊姊赤穗Sakura
,替補等級;這篇要談的是妹妹,背號88號的小赤穗)
她在亞青U16、U18等級的表現都不錯,甚至在17年U19世青,打出場均超過5板7分,三分
球命中率約35%的高水準
18年世界盃就入選日本正式國家隊,19年亞洲盃場均5板12分,以21歲大學生年齡而言,
數據不錯
但做為SG,在成人級比賽的外線,還需要加強
19年亞洲盃扣除對印度刷數據那場,只計對戰中澳台韓的話,三分球命中率降到10%,而
且對台、韓、澳總計三分球九投零中,其中對上中華女籃是五投零中。對中國命中一球,
但也僅出手那一球,看得來出她有被盯死後,找不太到出手機會的問題
00年出生的東藤娜娜子,則是個人認為日本新世代最能打的SF
東藤在18年U18亞青,場均超過3助攻與14分;到了19年U19世青,成長到場均5助攻5板12
分,得分能力並未因對手強度提升而下滑太多,三分命中率也維持在35%左右,場均助攻
跟籃板甚至增加
缺點是身高不夠,只有174,而且三分球時好時壞
對上西班牙、加拿大、匈牙利,都維持在50%~65%左右;打比利時、哥倫比亞時,則是一
球未進
比利時18年在世界盃吃過日本外線射手的虧,可能是有刻意演練對日本外線的防守
中國在這兩個位置,首選95年出生的鋒衛搖擺人李夢(場上是SG,跟赤穗一樣,但有時也
能客串SF),可以壓制馬瓜、赤穗
李夢身高183cm,體型在亞裔女性中是很壯碩的。相比之下,赤穗則是靈活但纖瘦,力量
不足
李夢在10年U17世青,場均4助攻6籃板15分,帶領中國拿到世青第三,同時也拿到該屆MVP
,是目前唯一在FIBA女籃世青賽拿到MVP的亞洲球員
13年亞錦、14年與18年世界盃,李夢都在中國陣中,國際賽經驗比多數95後的球員豐富很
多。
19年與WCBA八一隊的同隊隊友孫夢然,都得到WNBA山貓隊試訓賽後的合約,但兩人最後都
因參加該年的軍運會而婉拒到WNBA打球
https://news.cgtn.com/news/3d3d414e3051444d34457a6333566d54/index.html
另外中國三個新生代的SF,都是顏值不錯的妹子
其中青年時期數據最強的邢金博,96年出生,身高180cm
她在15年U19世青賽,場均約1抄截3.5助攻6板14分,三分球命中率超過45%,帶領中國拿
到第七,並入選該屆大會最佳陣容第二隊
同李夢,亞洲球員在FIBA世青等級,幾乎不可能入選最佳或次佳陣容,這基本都是四強等
級的球隊才有機會,可見當時她的表現有多優異
算是非常全面的SF,數據完全領先小赤穗,尤其是三分球能力
後來進入WCBA遼寧隊後,資料不多
19年三月時有報導指出,因主力韓李雙塔 + 李夢、楊力維去參加WNBA試訓,主教練許立
民從國奧隊選了幾個上來打替補
邢金博與後面會提到的郭子瑄、張茹、張曼曼都在這批當中,應該是平時在中國國奧受訓

https://m.thepaper.cn/yidian_promDetail.jsp?contid=3263160&from=yidian
邢金博沒有入選過任何中國女籃正式比賽,個人其實有點訝異
真相在此
https://reurl.cc/W38QxO
第二位是97年出生的郭子瑄,187cm
13年就入選過中國U16國青隊,拿下該屆亞青冠軍;後來進入WCBA山西隊,曾經創下過單
場39分的紀錄
郭子瑄亞青、世青的數據不及邢金博,但顏值有過之而無不及 XD
承上面提過的,郭子瑄在19年四月從國奧被提升到試訓中國女籃,備戰該年的亞洲盃
19年8月的西昌國際錦標賽,她對上有渡嘉敷、高田、本橋、宮澤等人的日本國家隊一軍
,得到16分,幫助中國隊以18分之差擊敗日本,是近期的代表作
可惜19年亞洲盃數據不佳,這次沒有入選奧運陣容
後面我會放該場比賽連結,上面提到的赤穗、馬瓜都有打這場,這邊先放郭子瑄的宣傳照
,真的正
https://reurl.cc/4aberj
https://reurl.cc/3abEXX
https://reurl.cc/eEVlzM
最後一位是99年的張茹,擁有185cm、近80kg的身材,讓她的對抗性比同位置的日本球員
來得更有優勢(但臉蛋真的算甜美的,先看真相)
https://reurl.cc/ogK2RQ
https://reurl.cc/bXN8Vl
16年U18亞青以替補為主,場均近5板6分;在決賽對日本時,獲得重用,留下單場5板13分
的數據
曾三度入選U16~U18的中國亞青或世青隊,數據沒有同期的韓旭、李緣那麼突出,但是應
該是表現穩定的類型。去年初入選奧運預選賽正式隊員,僅在對韓國的時候替補出場十分
鐘,但內線兩投兩中
去年的WCBA,場均5板16分,外加約兩抄截兩助攻,看起來是有成長。之前的國際賽得分
數據比赤穗、東藤略低,但防守強度跟籃板能力更高
如果對上赤穗,她比較壯,速度也不輸;對上東藤,得分稍遜但足足高出11公分,籃板能
力更強
中國鄉民對張茹的得分能力評價不高,主要是看中她的體能、速度以及兇悍防守的球風
對照張茹去年的WCBA數據、U18時期亞青,以及在奧運預選賽對韓國的短暫出場成績,我
認為她的得分能力,至少在東亞賽場是很夠用的
整體而言,SF到SG鋒衛搖擺位置方面,有李夢在的時候,中國佔優勢;如果李夢不在,那
就要看張茹的防守,或郭子瑄、邢金博的臨場狀況,但應該是能做到至少五五波平局
最後是新生代後衛的差距,也是我認為未來日本無法戰勝中國,甚至可能會退回到00年代
那種場均輸20分的狀況的主因
96~00世代的日本,從近年U18亞青或U19世青來看,沒有任何能媲美大神、吉田的控衛
即使93年生的東京奧運現役主力控衛町田、本橋、三好,在速度跟拼搶籃板、跑快攻的力
量上,也還遜於吉田
比較有成人等級國際賽經驗的, 是以日本國家二隊來台打過瓊斯盃的宮崎,今年入選日
本國家隊
宮崎青年時期的代表作是12年U17世青賽,場均近4抄截與3.6個助攻,算是視野不錯、速
度也夠快的控衛。該屆幫助日本打進四強,但得分跟籃板能力都很普通
18年亞運,小組賽面對中國跟中華,單場都送出10次以上的助攻,但是日本二隊兩場都大
比分輸給中國,宮崎很明顯不及中國新生代控衛那麼全面
除了宮崎,這梯次只剩下99年的山本跟Fujita,曾有過比較亮眼的紀錄
山本在16年U17世青場均4板4助攻14分,表現搶眼,但三分球僅20%,主要得分能力還是靠
快攻得手,跟現役主力町田比較像,三分球能力普通
山本在同年也參加了U18亞青,表現反而下滑,場均下降到3板2助攻12分,隔年也未入選1
7年日本U19世青隊,看起來實力並不穩定
17年日本U19世青打到四強,是日本青年層級最佳的一次,但那屆沒有山本,取而代之的
是Fujita
Fujitsu 在該屆世青場均數據除了4.4次助攻稱得上稍有水準之外,得分跟籃板都不足兩
分(個),三分球更是離譜的七投零中
另外就是Fujita沒有參加U18亞青或更早期的U17世青,而山本則是相反。個人的解讀是98
~00的日本控衛中,沒有穩定的控球或得分手,只能視臨場狀況,決定出戰名單
反觀中國這邊,基本上95後的控衛,都已經是直接拿來對陣日本中生代主力,有些從17年
亞洲盃就在陣中了
95年的楊力維,是中國在95後世代中之後,第一個出現,比較有水準、體力好、能控球的
後衛
14年就以大一新生年紀參加女籃世錦賽,場均16分鐘替補,能有2板2.4助攻4.4分,還算
不錯。尤其中國該屆拿到第六,對手都是世界強隊
18年世界盃,場均三分命中率提升到36%
擊敗日本的那場,更是三分球投六中四、內線兩球都命中,外加兩助攻一抄截,完全壓制
只得到兩分五助攻的日本第二控衛町田
19年亞洲盃場均2.5板2.5助攻9分,再度小勝町田在同屆的表現
楊力維的身材是中日幾個控衛中,肌肉線條非常明顯的強力控衛。未來的課題是要在防守
上更下點苦功,以其176的身高,與精實的身材跟體能,去壓制三分外線穩但對抗性不強
、身高僅16X的日本主控本橋或三好
楊力維曾經受邀參加WNBA洛杉磯花火隊的試訓賽,是少數在這個位置上能讓WNBA注意的中
國球員
00年出生的主控李緣則是近年中國積極培養的新生代控衛,天賦在楊力維之上
早在18年U18亞青,就以場均7.5助攻,拿到助攻后。同年以高三的年紀,參加世界盃,場
均4.6次助攻,在WNBA等級球員林立的比賽,維持一定的傳導能力
去年20歲,參加WNBA選秀,ESPN預測可能會在第三輪選中。雖然落選,但實力無疑是高出
同梯的日本控衛一截
比較難得的是她的對抗性與體能拼勁
19年U19世青賽,李緣拿到場均約5板4.5助攻14分,而且該屆中國打到第五,數據不會太

其場均籃板數,在中國隊內只能排到第四、五。但跟日本比較,打平了日本全隊最高的前
鋒東藤,比大前鋒Layla還多
19年參加女籃亞洲盃,場均20分鐘,就有2.6板3.2助攻7.6分,已經略勝町田的2.4板4.6
助攻2.8分,籃板跟助攻方面也不會落後本橋的2板5助攻太多
由於日本吃重外線,本橋在日本隊的開火權高過李緣在中國隊的,所以本橋只有在場均得
分17分這方面,較明顯勝過李緣
但兩者的Field Goal數據都是近50%,相差不多;場均三分命中率,甚至是李緣的66%更佳
再來是個人認為近年中國最強,但中國籃協不是很青睞的王佳琦
99年生的王佳琦,是15年亞青U16、16年亞青U18、17年世青U19,連續三屆FIBA青年級大
賽的助攻后,表現非常穩定
16年亞青U18場均近16分、6板、6助攻,完全碾壓同屆的山本,證明她是具備籃板能力,
跟吉田類似的對抗性強的小快靈後衛。一般日本後衛被她盯上,外線跟傳導能力會被破壞
很多
17年世青U19,在歐美強隊環伺下,場均12分6板,助攻甚至上升到場均7.6次,遙遙領先F
ujita
同時場均6板放到日本,僅略低於前鋒馬瓜妹,Stephanie Mawuli的6.4
與李緣相似,都是具備力量的控衛,而日本近年的控衛沒有這一類型的,即使中生代主控
本橋的對抗性也不夠
16年U18亞青決賽,中國勝日本31分
王佳琦單場29分,包含命中率50%的七個三分球,同時率隊把日本的團隊三分守到只剩10%
,功用頗為顯著
而她的最大敵人,可能是中國籃協。以這麼多屆優異的數據,配上170cm的身高,卻完全
沒有入選過中國女籃國家隊,直到今年才有機會入奧運集訓,但最終也沒能入選
中國籃協的選材體制,如果不是有傳聞中的看重球員、球團政經背景,可能就還是過於看
重身高,否則王佳琦早在19年,就該出現在亞洲盃
最後是97年生,175 cm,在13年拿過亞青U16助攻后的張曼曼。跟邢金博、郭子瑄同期,
是SG、PG都能打的類型。也是個顏值不錯的妹子,李緣則是比較像T的女生
13年亞青U16決賽對日本,張曼曼繳出9板11分11助攻的佳績,中國奪冠
14年參加U17世青,中國整體表現不佳,但張曼曼場均三分命中率達45%
15年的U19世青,連續第三年入選中國國青,繳出場均約2板3助攻8分,三分球命中率47%
的成績
15年世青中華隊也有參賽,張曼曼對上中華,三分球八投六中,得20分,外加6籃板5助攻
2抄截,完全打爆同位置的HBL得分后羅蘋
之後進入中國國奧,19年春季參加中國女籃亞洲盃試訓賽,未能入選
近期最後一次國際賽是19年夏季的亞特拉斯盃國際錦標賽,中國國奧兩度對陣匈牙利女籃
,兩場均勝出,張曼曼場均13分兩抄截
從百度上看她的比賽highlight,外線投射能力一直都有維持水準,穩定度與國際賽經驗
比宮崎以外的日本95後後衛高很多,三分投射能力遠高於宮崎
PG的部份,純以95後這批來比較,無論是青年時期的天賦表現,還是後天參與國際賽的經
驗與實績,除了宮崎不會落後太多,其他幾位完全是被中國輾壓
因此個人預估,未來渡嘉敷、高田退役,宮澤、本橋達30歲之後的中日對戰(約2~3年後
),
中國很可能回到場均20分勝日本的狀態
18年的亞運,大致就是未來95後世代對戰的雛形
19年亞洲盃,中國主力缺少李夢、孫夢然(參加軍運會)、黃思靜(養傷),僅以1.5軍
出戰,日本都只能苦撐到最後一刻才逆轉
即使幾年內還有宮澤跟本橋、長岡,我想日本女籃很難再有勝過中國的機會。唯一可惜的
是中國女籃可能也沒有機會,在正規國際賽上,擊敗渡嘉敷來一雪前恥了
最後補一下上面提過的,19年八月,中國主辦的西昌國際籃球邀請賽。該場邀請了波多黎
各、希臘及日本的女籃國家隊
日本當時有渡嘉敷、高田、町田、宮澤、長岡、赤穗、橋本,是以一軍出戰
中國則是主力未到齊的1.5軍出戰;李夢、孫夢然跟韓旭(當時在WNBA)都因其他賽事缺
席,黃思靜養傷
時值19年女籃亞錦之前一個多月,雙方是有認真參賽的熱身邀請賽
中國新生代陳明伶、李月汝、李緣、楊力維、郭子瑄、張茹,都有參加,基本上中國在19
年時,就已經是用95後在打成人級比賽了
其中看點是郭子瑄得到16分,獲得參加19年亞洲盃中國女籃的正式資格;以及張茹的防守
https://youtu.be/k3ffmDMX_Q0
另外日本女籃今年六月與葡萄牙女籃對戰的邀請賽,也是認真打的熱身賽,非表演娛樂型
葡萄牙女籃不算強隊,連歐洲盃會內賽都打不進,或許她們是少數願意在此時受邀到日本
的球隊
中國女籃近期則是與CBA四川、陝西的男子青年隊打,兩場均勝,但虎撲有鄉民認為CBA的
青年隊沒有全力出戰,純戰術演練而已
這次日本奧運女籃先發還是94年前出生的為主,但95後世代也不少,有Monica桃仁花、馬
瓜姐、宮崎、東藤、赤穗
其中個人覺得的看點有
1. 過往實力普通的非裔前鋒Monica,現在似乎有練出外線能力
2. 宮崎的切入還是維持在高水準,但對抗性不足
3. 東藤的初試啼聲
4. 老將高田、中生代長岡、三好還是很能打,尤其三好的外線;通常日本就是每次都會
有一兩個狀況好的控衛,在外線大爆發
17年藤岡、18 跟19年本橋,今年可能是三好
5. 葡萄牙完全守不住日本外線,估計換中華來守,都還比較有力
https://youtu.be/h_fVNExEBDI
https://youtu.be/TGR07FrxMlA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