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台灣也組宇宙勇? 從張宗憲回歸看P+的草創

作者: kenny1300175 (蘇湖)   2020-10-29 22:05:02
作者:Thousand 2020/10/29
「P League+應該要設立薪資上限!」
當張宗憲宣布回歸富邦勇士之後,上面這句話如雨後春筍般不斷冒出來,但在文章開始前
,請先詢問一下自己:「薪資上限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在台灣時間10/22,P League+發了一則聲明稿,當中提到有關張宗憲目前的處境,以及
聯盟針對各球團若想要延攬張宗憲的態度。
如果有球迷對於這份新聞稿感到一知半解的話,那麼以白話文來說就是:「儘管張宗憲在
被查獲吸食大麻電子菸時聯盟已經成立,但在當時還並未設立明確規範以及制度,且寶島
夢想家已在當下立即做出處置,因此張宗憲以嚴格的名義來講,確實是完全自由球員,不
過若有球團想招攬他,請善盡社會責任幫助無論聯盟或者張宗憲本身塑造正面形象。」
聯盟之所以會以這種形式出面,一方面是因為張宗憲的案件已經告一個段落,另一方面,
這也是個讓球隊在補強後製造話題,同時也是讓張宗憲重生的契機。無論你對張宗憲吸食
大麻電子菸的想法為何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是在立定明確規範之前,也就是說是在完
全合理的情況下所做出的處理方式。
回到富邦身上,張宗憲自己在個人社群上寫道:「直到Chris 傳訊息給我,表達想給予我
一次機會,讓自己有機會和隊友及教練們在新的職業聯盟奮鬥。」如果你不知道Chris是
誰的話,他是富邦的領隊,也是球團話語權最大的其中一位領頭羊。
就如張宗憲自己所說,是富邦主動向他聯繫讓他有機會重新回到球場的,這就代表勇士在
下這個決定前是深思熟慮的。縱使過程中可能有其他球團也試著跟他接觸,但事實就是
Chris是第一個實際與張宗憲談到合約階段的人,倘若其他球團在聯盟發出這份新聞稿時
都還在猶豫,那麼勇士成功延攬張宗憲這件事本身就不該被抨擊,畢竟他們是真正勇敢跨
出那一步的唯一球團。
相反的,記者採訪陳信安對於桃園領航猿的規劃時,「我跟其他人的節奏不一樣。」是前
者給予的答案。當聯盟的新聞稿發出時,最缺人手也理當應該和張宗憲接觸的領航猿,最
終並未如外界傳言成功延攬。或許陳信安的步調確實與其他人不同,但現實就是他的節奏
不夠快到讓張宗憲成為球隊一員,當然,他們有沒有真的和他坐下來聊未來就不得而知了

至於夢想家為什麼沒有讓張宗憲回歸,從感性層面確實有些可惜,但自理性層面看來卻又
十分合理。夢想家在張宗憲查獲持有大麻電子菸後便立刻終止合約,這麼做的意義當然是
為了維護球團名聲,因此是個十分合理的決策,但倘若在聯盟「名義上」赦免張宗憲後,
球團馬上讓他回歸的狀況卻反而會落入「是不是球員犯錯球團就馬上卸責,但當他沒事後
就馬上讓他回去。」的尚書大人戲碼,即便很可惜,但夢想家沒有讓張宗憲回歸其實是能
夠被理解的。
接著回到戰力層面,很明顯的,勇士現在是所有球隊帳面上陣容最豪華且齊全的隊伍,相
形之下其他球隊似乎只是來陪打的,那麼這個狀況會降低球迷的興趣嗎?
理論上來說確實是會,但那又如何?
首先,要知道P League+主打的內容是什麼?答案當然是主客場制,新竹攻城獅在熱身賽
上取得了近年台灣籃壇最大的成功,一方面或許是因為觀眾的新鮮感,但筆者相信另一方
面也是攻城獅在塑造自我形象時,將在地認同這個元素不斷放大的成果。
既然如此,戰力失衡重要嗎?
請別忘了,就算是沙加緬度國王這種聯盟為期最久沒進季後賽的球隊,例行賽時依舊能有
超過7成以上的入座席次,金州勇士即便今年淪為樂透區球隊,上座率依然超過九成。NBA
能夠達成這樣的成果,不僅僅只是因為戰績,更多的因素無非是文化構築、在地文化耕耘
,讓看球成為家庭生活的一部分等要素。
這是P League+成立的首個賽季,是否有球隊一家獨大從來就不會是重點,重點是球迷要
如何在這個過程中重新投入籃球的懷抱,將進場看球變成一件開心的事,讓台灣籃球重新
成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要在新鮮感之餘找到一個未來能持續進場看球的理
由。
SBL過去幾年失敗並不是一個短暫性的問題,而是在日積月累下所形塑的產物,但無論是
球團、籃協、媒體,甚至是觀眾都應該為這件事負責,P League+存在理應是打破這個僵
局的突破口,球迷要如何對籃球職業化重新認知,且願意重新思索及相信台灣籃球更是重
中之重。
最後回到開頭所提問的問題,聯盟是否應該設立薪資上限?答案是「現在」不應該。
原因很簡單,薪資上限的概念以NBA的勞資協議是為了避免有球團為了贏得冠軍,不斷砸
下重本引進球員的制度。
那台灣呢?因為現階段聯盟薪資制度還未實際上線,因此舉SBL為例,一名頂薪的球員月
薪大約來到15萬,樂透區新秀約6萬左右,但我們也看到一年前僅三位新秀得到合約的窘
境,而有趣的是,我們卻能在開季後看到那些落選的球員依舊出現在某些球隊之中。
會產生這個現象的主要原因在於球團想要省錢,台灣籃球的勞資雙方本身就是不對等,美
國之所以要設立諸如奢侈稅、薪資硬上限等,最主要原因來自球員本身的權力,但台灣球
員現階段並未具備這種權力。況且請別忘了,SBL甚至還有像台銀這種公營單位來參與,
只是為了「支持」台灣籃球,且還是在連年賠錢的情況,那麼球團為什麼要花費大錢來與
球員簽約?
台灣籃球在今年之前的情況是球員需要球隊,但球隊不一定需要球員。
這種在天秤上不對等的狀況,薪資上限存在的意義為何?連球員薪資都想要省了,何況是
金字塔頂端。
事實上相較於薪資上限,薪資下限才是現在P League+最應該重視的問題,薪資下限的存
在是為了保障球員本身,且也代表著球團願意投注金錢下去參與真正的「職業運動」,而
非只是為了「支持」台灣籃球所存在。
即便像勇士這種不惜重本花錢簽約球員,現階段都不應該落人口舌,畢竟他們其實是做了
其他人不敢做的事。張宗憲的加盟的確讓整個聯盟戰績極度不平均,但這只是聯盟的開端
,光是這支球隊位於台北,又具備這麼多擁有吸引力的球員,無疑就是聯盟現階段的吸票
機,且他們也並未違反任何規範,就像NBA在2016-17休賽期獲得Kevin Durant的情況,這
兩支勇士從來就沒有做錯什麼。
這是P League+的草創元年,如果用NBA的標準來看待是不公平的,那些過往我們看到不
管是勞資雙方協議、規章、制度等都是透過不斷修正所構築的成果。
請先給台灣籃球一點耐心,我們並不需要成為NBA,我們需要的是一個越來越好,讓小球
員對未來保有希望,給予籃球迷不一樣的能量,讓生活與籃球結合的P League+。
這不是宏觀的未來,而是要成為接下來堅定走向每一步的目標。
https://www.sportsv.net/articles/78669
作者: StarTouching (撫星)   2020-10-29 23:01:00
錯很大 去年落選的球員 也就是undrafted根本幾乎沒上場機會如果今年變成了球隊需要球員 (供不應求)那去年選秀最大咖呂威霆怎麼兩個聯盟還是沒人簽長時間觀察SBL的undrafted球員能進入一般輪替的少之又少 整體來看落選幾乎就是戰力外沒錯 失誤率滿低的所以SBL的保障薪資幾乎能保障到進入輪替的球員再來我們應該分清楚團隊薪資和個人薪資保障個人薪資(相當於NBA底薪) 是保障弱勢的邊緣人團隊薪資下限 是為了避免有球隊過度擺爛影響觀賞性團隊薪資上限 是為了平衡強弱而且NBA的團隊薪資上限並不是硬性規定你只需要繳豪華稅即可 豪華稅也可補充聯盟收入比對新球隊收取加盟金好多了但個人淺見 目前不管是上限下限個人團隊P+應該都不敢貿然訂出 就算訂了也必須以薪資透明為前提才有意義目前就當作草創難免的缺憾吧
作者: super1315566 (台灣中國,一邊一國)   2020-10-29 23:20: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