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沒有歸化球員的中華隊,該何去何從?

作者: zkow (逍遙山水憶秋年)   2018-09-05 16:25:04
沒有歸化球員的中華隊,該何去何從?
小聯盟
Mamba H
亞運剛結束,中華男籃以第四名坐收。這個結果雖然不盡滿意,但已是近年最佳,還是在
沒有歸化洋將Q.Davis的助拳之下打出的成績,著實令人讚許。當然不可否認,這支中華
隊還有很多地方可以做得更好,在黃金世代成員陸續退出國家隊之後,接班上來的年輕球
員,是否應該拿出更高的水準,更好的表現,來為國爭光呢?
前有黃金世代,陳世念+洪志善+楊敬敏+林志傑+陳信安+田壘+曾文鼎等人,後有高國豪+
簡祐哲+吳永盛+林庭謙+譚傑龍+孫思堯+曾祥鈞等人,現在這批中華隊成員,以陳盈駿+劉
錚為首,搭配周儀翔+胡瓏貿+陳冠全等人,蔣淯安、周柏臣、簡浩、黃鎮、黃聰翰、林郅
為等人也都是可用之兵,這樣的陣容基本上除了禁區高度不足,外線也不夠穩定,在內線
沒有Davis坐鎮的情況,國際賽勢必更難打。
Q.Davis已經為了中華隊鞠躬盡瘁,他大大小小的傷勢,其實已經沒有辦法再繼續操勞,
影響力也大不如前,尋找新的歸化洋將勢在必行。籃協目前希望能開出三萬美金以上的月
薪,而且國家也已經修法,未來歸化的洋將不需要像Davis放棄原本的國籍,藉由國內職
籃SBL先觀察,再談歸化。基本上要找到第二個Davis是不可能的事,如此熱愛台灣,配合
度和親和力高到爆表,打球又有團隊意識,不貪功,低調內斂,這麼完美的球員幾乎不可
能複製。下一個洋將,我們需要的是身高210上下,能裡能外,配合度高的,能夠在內線
攪和,也能拉開空間投籃的球員,才符合當今世界籃球的潮流。
那麼,在目前Davis受傷,又還沒找到下一個歸化洋將之前,中華隊該何去何從?
首先,確立陳盈駿當家先發控衛是正確的事,身高184,身材厚度足夠,有外線,擋拆之
後的中距離跳投和拋投也很夠水準,心臟大顆,關鍵時刻能夠獨當一面,這樣的球員絕對
是中華隊的核心,交給他控場是正確的事。替補上蔣淯安和彭俊諺也各有特色,未來高國
豪加入,我們的後場戰力絕對更加強大。
得分後衛和小前鋒部分,劉錚的進步有目共睹,反觀周儀翔,似乎找不到節奏,打得綁手
綁腳。劉錚的帶球能力並不好,但是憑著良好的跑位,還有優異的防守,已經越來越有成
為國家隊王牌的架式。周儀翔的部分,習慣依賴體能和身體碰撞打球,在台灣很吃的開,
到了國際賽場,碰到更高大更強壯的對手,可就無法那麼順利。我們需要敢衝敢撞的周儀
翔,但是,也必須修正一下打法,並且加強投籃能力。
射手方面,呂政儒、簡浩都有一定的年紀,所以也是時候讓黃鎮、黃聰翰等人頂上了,我
們需要更多穩定的外線射手,簡祐哲是可以期待的接班人之一,以目前世界籃球來說,外
線占了影響比賽很大一部分的因素。
內線部分,這次亞運以陳冠全+胡瓏貿+周柏臣為主,這三位球員身高都在200以下,光是
在亞洲戰場就已經很吃力,更不用說更高層級的比賽,籃板保護就是很大的一個問題。不
過,綽號「澎澎」的陳冠全,憑著厚實的身材,優異的卡位,仍然有辦法在籃下發揮影響
力,本身的拋投、勾射也進步很多,更開發出外線能力,在沒有洋將的情況下,他出任先
發中鋒,是個不錯的選擇。周柏臣也是另一個重要的藍領球員,籃下攪和功力更是一流,
而且國際賽經驗豐富,幾乎是近年來中華隊的固定班底。胡瓏貿則是每支球隊都會需要的
那種「Energy guy」,雖然打法有些「不三不四」(打三號位速度太慢,投籃不夠準,打
四號位身高又是硬傷),但積極的跑位,賣力的打球,總能激勵士氣,絕對值得教練給他
上場時間。再過幾年,曾祥鈞、孫思堯、譚傑龍等幾位身高介於200~205之間的新生代球
員加入,若能再搭配歸化的洋將,我們的內線將不再恨天高。
所以,中華隊該何去何從呢?
尋找新的歸化洋將是當務之急,本土球員也該更爭氣,旅外的球員吸取更多經驗,國內職
籃的球員也該持續精進,中華隊在戰術上可以有更多的變化,才有辦法應付亞洲越來越強
的其他國家隊。當然,國內職籃SBL朝向職業化發展,雙洋將+主場週等活動,希望球迷們
也能多多支持,政府相關單位拿出一些作為,更充足的經費、更完整的移地訓練規劃等等
,這些都不是第一次說了,愛之深,責之切,誰都希望中華隊可以更好。
https://www.sportsv.net/articles/55369
作者: CPBLlincecum (米國陳漢典)   2018-09-05 16:58:00
我一直有個疑問 高國豪這批會比劉錚,陳盈駿這代強嗎?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