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宋宇軒當初怎麼會要退休?

作者: louise13 (*-/0%$^$#@@!#%^)   2017-02-18 01:59:49
張博勝是球隊戰術問題比較有這種盤球問題,他基本上可以當三分cs純射手
林冠綸也是,上季就代表作阿,一直cs
(這兩個你要說很愛運也可以,就cs不當,喜歡做切入撈犯規)
林書緯才是真的需要一直盤球來創造自己的禁區或是中距離進攻機會
上文談的球權沒有說明
我想說的是宋仔的出手是需要給他運球的空間跟時間的
也許24秒的進攻權他不需要過多的盤球,但是你就是需要給他個五秒
讓他自己帶球去創造自己的得分空間
這個是我想說明他需要球權的地方
※ 引述《LKp903 (BLUESKY)》之銘言:
: 這邊提到 所謂的"出手權" 又提到 "球權"
: 兩者看似很相近
: 可卻是截然不同的兩個概念
: 宋宇軒從高中到現在 從不是需要"球權" 的球員
: 他是標準的無球打法
: 而說到無球打法 也許大家會想到 KT C&S的代表人物
: 宋宇軒雖然 C&S 比例少 但同樣是無球
: 首先
: 你應該沒看過 宋宇軒在外圍盤球盤個老半天
: 他拿到球 幾乎都會選擇突破
: 有可能直接快速上籃 也可能急停跳投
: 鮮少有晃人的動作
: 因為他的第一步在國內真的算是頂尖 2 3號很少有人跟得上他的第一步
: 其次
: 他這幾年打下來 少了一個 會傳 leading pass 給他的控球
: 從屏東高中到文化大學 他都有李維哲跟他搭配
: 快攻 急攻 是他主要的得分來源
: 可是到了 SBL 常常看到 攻守轉換他都跑第一個
: 可是控衛卻很少長傳前場讓他打機遇戰
: 大家可以比較一下
: 像是林冠綸 林書緯 張博勝 類型的球員 就真的需要 "球權"
: 需要大量盤球 找尋機會
: 而宋宇軒的得分形態以這些球員不同
: 好像很少人注意到其中的差異
作者: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17-02-18 04:29:00
豪弟靠一直盤球來創造自己的禁區或是中距離進攻機會 的能力其實也還好而已 兩分% 排中後段 三分% 排中段..至於買犯規考慮他的上場時間除洋將外 目前還可以排到前10 所以罰球次數多也不意外 不代表他買犯規的能力還不錯
作者: adonistao (三部五十)   2017-02-18 07:10:00
我覺得書緯只是習慣了球在手上的感覺,真的沒創造出多少好機會
作者: once1024 (once1024)   2017-02-18 11:58:00
宋欸球權就是沒靠哥多成那樣 不然宋欸也可以很強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