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職業聯賽的可能性

作者: aleeon ( )   2016-04-27 17:33:47
小弟在台灣職業籃球方面也有些想法,
很感謝開話題的原PO~
全世界最好的籃球聯盟,基本上就看NBA,30支球隊,
有歷史有文化,參與的企業大,吸引的目光多,
球迷是散佈全世界的,大部分的球隊都賺錢,
聯盟本身也是賺錢,經歷過幾次勞資爭議,但都能渡過。
所在國,美國有超過3.2億人口,人均GDP 5.7萬
聯盟從1949年合併了BBA、NBL後更名為NBA來算,有60年以上的歷史
在台灣旁邊的中國,有著目前有20支球隊,聯盟是賺錢的,
球隊是賠錢的,所以這些經營球隊的公司們組成聯合公司,
要來競標聯盟的經營權~2017勢必有場大戰
所在國,中國有超過13.7億人口,人均GDP 0.8萬
聯盟有20年以上的歷史(1995~)
我們來看台灣的現況,目前7支球隊,籃協是賺錢的,經營是賠錢的,
球隊本身也是賠錢的,參與的企業有大有小,公營的佔三間,
台灣有0.23億人口,人均GDP 2.2萬
聯盟有13年歷史(2003~)
我以上述觀察再加上google,用來算各國的開發度
用最簡單的算法來算市場,人口乘上GDP的比例,
台灣是1,中國是21,美國是36,韓國是3,菲律賓是0.6
後面會講到單場進場人數,這邊提一下
台灣是1,中國是14,美國是60,韓國是13,菲律賓是20
季賽場次數量比
台灣是1,中國是 4,美國是12,韓國是 3,菲律賓是0.6
所以進場人數季賽比
台灣是1,中國是56,美國是720,韓國是39,菲律賓是12
開發度以進場人數季賽/市場來看,越高越好
台灣是1,中國是2.7,美國是20,掉國是13,菲律賓是20
以上是大的概況(很粗的概算,沒考慮票價),結論是台灣職業籃球過度"不"開發
不是市場小的問題
我們來從幾個SBL觀眾所看到的問題說起
1.進場觀眾少
喜歡籃球的人沒有這麼少,HBL可以吸引到的籃球人口可以作為參考
2.收視差
其實一樣從HBL就可以做參考
3.球團經營心態
看得出有幾隊非常認真的在經營,但越認真就是賠越多錢
4.好的人才出走
不論是教練還是球員,都有不錯的人才出走,不過,
只要不是最好的聯盟,基本上都會有這個問題,
所以出走本身不是問題,怎麼樣培養出更多人才,才是問題
5.市場不夠大
跟美、中比起來,的確小上不少,不過是不是真的小到沒有市場?
以韓國為例,0.51億人口,人均GDP 2.7萬,籃球次於足球、棒球
對比台灣的,0.23億人口,人均GDP 2.2萬,籃球次於棒球
用這樣子的數字估算,韓國KBL是台灣的3倍規模,且是有足球、棒球聯盟競爭。
韓國平均進場人數超過3000人(2015-2016)
台灣平均進場人數低於 300人(2015-2016)
(算有買票的)
台灣實際票房,在例行賽剩一週時,SBL發言說,票房最好上看600萬,
一張票算最便宜的200元,只有3萬張…而我們總共有105場比賽,
也就是說一場賣不到300張票(我也是用過幾張公關票進去)。
跟最前頭的結論相同,是開發不足,不是市場大小問題。
6.其他
場館、票制、行銷、制度、球員態度、球團態度……太多說不完
#小結論
其實應該很多人都知道怎麼樣讓台灣的職籃更進步,
但似乎這個組織就是一直在原地踏步,
台灣的籃球人口比例超高,到處都有籃球場,
民間舉辦賽事的單位多如牛毛,小弟自己也親身經營一個,
深深認為台灣職籃並非不可進步,只是無所作為。
台灣職籃我想不是SBL改名為TBL就會有變化的,
現在的單位光是改名就不知道會有多少政治問題要處理,
我認為是新立一個聯盟比較有可能。
如同當初中華職棒與台灣大聯盟,分裂前,許多制度要改都是不可能,
在分裂之後,加上簽賭案打擊,兩邊都蠻慘淡的,
合併之後兩邊在簽約時都修正了一些規定,
當然又經過了一些事件打擊,一直到近年,
才回復到分裂前的水準,可以確認的是,
不認真的打球會造成球迷不願進場觀看。
另外一方面,籃球教育的深耕、體育政策的實施、運動循環的建立、
全民運動觀念推廣、體育與社會加強連結、教育與體育的融合……等等,
應該多方進展,擴大籃球基本盤,加強與人的連結,並將在地籃球深植人心。
小弟在這方面也多有想法,有朝一日看能否有機會接觸!
作者: kyle37 (KW)   2016-04-27 17:38:00
專業文 推
作者: ridodo (第一誡)   2016-04-27 17:40:00
有作資料推
作者: REI3173 (FF)   2016-04-27 17:45:00
專業推!
作者: bbdirty5566 (尊爵不凡藍鳥40)   2016-04-27 17:47:00
HBL如果要收錢人就少一半了吧
作者: b54102 (可問江湖頂峰)   2016-04-27 18:32:00
職籃不可能從SBL改名 因為當初是插在籃協的體制裡面
作者: bbdirty5566 (尊爵不凡藍鳥40)   2016-04-27 18:40:00
其實HBL就8强4强後比較多人 其他場次很少人
作者: DiviNeapple (神蘋果)   2016-04-27 18:55:00
推!
作者: hitots (哈拉)   2016-04-27 19:01:00
推! 可惜評比沒加入日本BJ聯盟
作者: cliff2102 (AD)   2016-04-27 19:11:00
作者: grant3324 (阿博)   2016-04-27 19:42:00
市場不夠大真的是重要因素之一。kbl在某種程度上算是個還算成功的聯盟,當然這幾年算是下滑。
作者: gm2867 (俏秀蓮)   2016-04-27 19:53:00
專業好文 推推推!!!
作者: ziy900409 (drinktower)   2016-04-27 20:10:00
hbl多的是學生吧,打預賽如果不碰到地主隊,人數也不多。我會覺得sbl精彩,球員也是認真打球,可是行銷嚴重不足,看看nba的開場、中場的活動,都是非常非常的用心,畢竟吸引觀眾不只是球賽精彩,還要讓觀眾覺得進場值得。
作者: takuminauki (蚊子)   2016-04-27 20:13:00
市場本來就是開發的 難道30年前的台灣有看職棒習慣?現在問題在NBA的強勢 讓台職籃短期內很難拼
作者: pphh (ㄎㄎ)   2016-04-27 20:17:00
必須讓球賽變成娛樂而不是看球賽~~
作者: a58976584 (九把大刀)   2016-04-27 21:09:00
推,寫的太好了
作者: zkow (逍遙山水憶秋年)   2016-04-27 21:31:00
棒球是台灣國球,有深夜看三級棒球轉播的契機,又是愛國但籃球沒有這個客觀條件跟本錢很多人不打籃球,但喜歡看水準的比賽,就會看NBA
作者: ya870323 (忘憂的小夜曲)   2016-04-27 21:42:00
HBL其實跟SBL有一點不同的地方,那就是HBL免錢
作者: ewayne (ec)   2016-04-27 21:43:00
品牌行銷嘛,史騰最大的功勞就是把NBA打造成世界品牌同樣的,台啤在還沒有"態度"以前,誰會認為台啤會是講sbl會講到的球隊?
作者: xup946044 (fivepigs)   2016-04-27 22:23:00
轉型出口球員
作者: takuminauki (蚊子)   2016-04-27 22:39:00
z尻不覺得說這話很矛盾嗎 以前台灣人不看三級籃球那為什麼CBA還是誕生了? 因為四個企業錢太多?
作者: hitots (哈拉)   2016-04-27 22:54:00
樓上其實以前台灣人很愛看籃球,沒NBA轉播前超愛看的與日本、韓國對戰,那更是收視保證30年前瓊斯盃,與美國隊交手,也是爆滿觀眾
作者: takuminauki (蚊子)   2016-04-27 22:59:00
其實CBA成立前幾年 瓊斯杯熱潮下滑
作者: harry9277180 (880715)   2016-04-27 22:59:00
推 台灣籃球的潛力真的不低
作者: takuminauki (蚊子)   2016-04-27 23:06:00
投資這東西 等到市場成熟再來投是不可能的...因為一定早就有人嗅到錢味跑來搞了看職棒搞了27年才勉強有一點點小規模 職業運動真的很辛苦 沒人敢做也是正常
作者: zxc10969 ( )   2016-04-27 23:29:00
職棒早就有規模了...重來是因為假球好嗎
作者: takuminauki (蚊子)   2016-04-27 23:38:00
我是說球員人數與強度初期職棒也是半職業 沒比SBL好多少
作者: StarTouching (撫星)   2016-04-28 00:00:00
假球本身也是環境的一部份啊所以假球就是台灣環境差的一部份現象啊
作者: starlion8 (辛巴剋咖啡)   2016-04-28 01:05:00
在專業什麼
作者: stocktonty (前田憂佳)   2016-04-28 02:44:00
拿HBL來比職業 就好像拿高校甲子園來比看職棒的觀眾還有還是別拿職棒來比了 國際賽熱潮的等級不同棒球國際賽可以打世界12強 籃球連亞洲12強都很抖台灣人還是喜歡看比較可能贏 比較能滿足自己的球類中職也是每隔幾年就要靠國際賽熱潮阻止票房下滑更別提那些發生好幾次的假球主事者還是很重要的啦 日本籃球沙漠但人家也是有職籃說穿了還不就人跟制度的問題
作者: super6602 (Ace)   2016-04-28 08:26:00
哈哈 籃球想職業化 先學棒球打出成績再說
作者: StarTouching (撫星)   2016-04-28 10:46:00
樓上這種由外而內的想法 又說明了另種環境的爛日本足球是先有J聯盟 還是先踢進世界盃?
作者: GodTone (小肥航)   2016-04-28 11:48:00
亞錦賽四強 臺灣籃球還是沒人看
作者: stocktonty (前田憂佳)   2016-04-28 13:40:00
以鬼島的風氣來說先打出成績才有人願意花錢看也沒錯啊亞錦賽四強在台灣人眼中沒什麼吧 至少要能打到世錦然後可能跟有NBA球星的隊伍殺得難分難解最後惜敗之類就差不多可以複製棒球的一部分劇本了但事實是光遇到被NBA退貨的伊朗哈達迪就被打假的
作者: StarTouching (撫星)   2016-04-28 15:09:00
事實上 日本踢進世界盃 可能要感謝J聯盟如果沒有好體質 如何能抗外?只關注國際賽 不重視國內運動 無怪體弱多病?國際賽所帶來的風潮 又何來穩固的基礎?可以算真心喜歡上這個運動了嗎?
作者: super6602 (Ace)   2016-04-28 17:47:00
不對吧 沒有好的成績 憑什麼要資源發展而且籃球長期享有大量資源 還比不上了棒球發展 還好意思
作者: StarTouching (撫星)   2016-04-28 17:53:00
我也滿不懂的 為何要以國際賽為終極目標?這種想法不就是不重視運動本身嗎?退一步來說 如果國家隊組訓比賽常常錢拿不出來不如直接廢掉籃協 不參加國際賽 資源專注於國內賽球員生涯也可以延長
作者: stocktonty (前田憂佳)   2016-04-28 18:23:00
鬼島的短視風氣就是這樣 理想化的情況別想套用在島民事實上職棒也是常常依賴國際賽話題炒短線滿足虛榮心因為鬼島至始至終就是萬般皆下品 唯有讀書高的觀念運動項目除非你能揚威海外讓島民與有榮焉才會開始重視而且光贏一次不夠 因為鬼島三分鐘熱度消很快必須常常贏 常常讓與有榮焉的島民持續高潮 才能有資源
作者: cutesuper (我沒什麼人情味)   2016-04-29 10:05:00
體育系的可以來看這篇 研究成功get
作者: ewayne (ec)   2016-04-29 20:59:00
真要跟別國比較,那就不要跟中國比。中國不是自由市場,用自由市場的概念看中國永遠是霧裡看花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