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看中職,心繫籃球

作者: a111111zz (嘿嘿嘿)   2014-07-29 19:26:14
作者: 裘必勝 | SBL – 5小時前
中華職棒會長「鎮神」黃鎮台請辭,四球團之間鬧得不可開交也亂七八糟,這是中職25年
文化縮影。
球團利益和立場、主見,永遠凌駕在聯盟定位、利益和未來之上,這是中職25年來始終沒
有改變的文化,這個聯盟不管是營運機制、決策結構、市場爆發力,當然一直卡在那裡,
要死不活,要活不死。
鎮神為何被部分球迷誇獎,那是他以會長之姿,專職去做了整合與協商,事情當然好做很
多。很抱歉,我認為他是很認真,但,這一切都什麼了不起的,四球團長期習慣掛名會長
,喜歡聽話沒有聲音的秘書長,球團意識壓下聯盟走向和決策,一直到現在都沒有改變。
棒球在台灣擁有最大政治力和資源,擁有政策上最大支持和財務保證,得到最多媒體投注
,同時被視為國球和民族榮耀,得天獨厚,但卻搞成這副模樣。前20年假球數不清,最近
幾年中職和棒協就像兩個幫派對槓,四支球團比聯盟更有決策力,中職和棒協應該要先內
省,不是去檢討別人和大環境。
跟中職比起來,台灣籃球是個競爭力、現況、文化完全不同的舒適聯盟,對球員來說,那
是個「超爽聯盟」。以年薪180-350萬的SBL超籃一線球員來說,一季打30場例行賽,一年
球季不到五個月,全世界還真找不到這麼輕鬆的半職業聯盟。
SBL還有近半數球員在教書、在當教練、在修碩士,年薪破百,同時兼任教練或老師,從
球場退休也無後顧之憂,台灣籃球環境和SBL當下真的非常舒適。
SBL超籃沒有會長,沒有秘書長,沒有一個真正在負責營運和行銷、管控盈虧的經營團隊
,SBL七支球團也沒有人想組織和投資自己的經營管理團隊,中華籃協是SBL行政主軸與運
作核心。
但籃協並不完全代表SBL,有權無責,也沒有任何投資風險。從中華籃協角度來看SBL,擁
有SBL這個聯盟,籃協也過得很爽,每年靠SBL營收近3000萬(票房+廣告+授權),全台灣有
那個運動、協會可以相比。
鎮神被四隊老闆請來擔任中職會長,他專職在做,他想要衝,他想要立功,一戰成名,這
是很大的動力,不管他的評價、政績、執行力如何,這是中職前進和執行力的展現,也是
SBL根本沒有建立的基礎營運。
中職跟MPS的電視轉播合約簽成這樣,搞到這個下場,鎮神和四支球隊都要共同負責,這
不是鎮神個人的責任,當初也要四隊同意才會簽,細節和責任他們都必須共同承擔。但
SBL超籃的經營、機制和結構完全不同,即使決策錯誤,也找不到人負責。
當然,SBL根本沒有一個聽話沒有聲音的秘書長或專職會長來做經營決策,這就是SBL超籃
職業不像職業,業餘又不業餘,聯盟經營行銷和形象要活不死的現況。
球團企業安於現況,球隊只想贏球拿冠軍,球員安於現況,打球、領薪可兼差加念書,台
灣籃球的舒適感和前進動力,恰成反比。
看中職在混亂中亂七八糟的突圍,看台灣籃球和SBL在一灘死水中浮沈,情況雖然不同,
但本質上卻很相似。
中職加油,台灣籃球加油,如果聯盟的利益和地位,永遠都在球團之下,你們都不會有希
望,如果球團都不在意權責和願景,這個聯盟也不會有美好前景。
http://ppt.cc/HXjD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