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澳洲生活的樂趣與衝擊

作者: someoneyaya (you enter my love_)   2016-01-24 17:35:28
此文同樣是想分享給還未來到澳洲的版友
工作、旅遊的部分因網路有許許多多的資料了
因此我主要想分享在地的生活
PS.寫到最後有點變成生活隨記 請大家就不嫌棄的挑自己想看的囉!
==正文開始==
距離上一次的分享 已經過了三個月 我只能說 我的世界翻轉很大...
首先我先遇到台灣文化的衝擊 我自己到澳洲的目標是學英文
所以我抵達第一個住宿點時 非常不適應
當時住的是工作旅社 由韓國人經營 所以韓國人最多
其次是日本人 台灣人 再來是少許的歐美人等等
原本還憧憬在工作旅社可以跟各種國家的人打招呼、交朋友
沒想到韓國人、日本人自成一國 在交誼廳、廚房遇到很少打招呼
最後台灣人也自成一國 並且做任何事都團進團出
完全跟我的想像中不一樣 便決定與原本的夥伴辭別 獨自離開到另一個城鎮
到了另外一個城鎮 第一個禮拜沒地方住 遇到一個OZ好心收留 當時覺得蠻不可思議的
前一天還在充滿台灣人的環境講中文
隔一天就在都是澳洲當地人的環境下講破英文
(其實聽比較多...因為當地人都講很快又有口音 都聽不懂)
後來遭遇車禍 人幸運的完全沒事
連救護車急救員檢查完之後都說"你要去醫院嗎? 雖然我覺得妳不用..."
再後來買了車 但因是手排車且才剛遭遇車禍
所以直到一個月後(就在今天) 才獨自開車上路去上班
老實說 有種真的融入澳洲生活的感動...
另一方面
因有機會認識澳洲當地人
進而有機會了解到一些有趣的事物
例如 台灣背包客生活圈V.S.澳洲當地人生活圈的不同 以及 台灣&澳洲的文化衝擊
[台灣背包客生活圈V.S.澳洲當地人生活圈的不同]
當我遇到台灣包包時 總是會一起聊WWS、Coles這周的半價戰利品 分享工作時偷吃的果
各自老家的拿手菜(中式滷肉、壽司捲、炒青菜等等)
日常生活上 大家也會揪團到亞超、某地景點逛、一起吃火鍋
而澳洲朋友則是邀我去釣魚、挖生蠔、看各式各樣的海邊
到酒館打撞球、小酌
喔對了 還有各種釣魚方式(海邊、河岸邊...)
印象最深刻的一次 是划充氣式獨木舟到深海上釣魚
我只能說 超級累!! 
(當魚上鉤之後,一個人抓著釣竿,另一人要拼命滑追著魚跑的方向)
此外 澳洲人常用的烹飪方式是煎、燉、烤各種食物
比起來台灣較常用煮、炸、煎(不過煎也跟澳洲不同就是了)
然後飯後甜點 是到院子摘自己種的黑莓、桃子,非常的隨興及天然...
[台灣&澳洲的文化衝擊部分] 例如
1.殺蟲劑
如果住家有出現蒼蠅
台灣人的第一反應是用東西打(然後通常在牆上或玻璃上打爆)
澳洲人看到就很傻眼 說這樣會弄髒玻璃 還要清潔他
就拿了殺蟲劑 對整個空間噴 然後就走開
沒多久 就都沒再看到蒼蠅了@@
還有一次我想效仿他 就拿著殺蟲器對蒼蠅噴
結果窗戶上留下殺蟲劑的痕跡 澳洲人就說這樣噴會弄髒玻璃
只要對空氣噴就好 不用特地對蒼蠅噴
結論1:澳洲人會用"自然"的方式讓玻璃保持乾淨。(其實不只玻璃拉,還有其他的物品 我
發現都是用類似的方式來保護保養)
結論2:殺蟲劑有股香味,噴了之後會吸引蒼蠅(食用?),而且只要有通風,噴了之後人還
是可以待在空間內。這點跟台灣的殺蟲劑、噴了之後人就要跑的情形不同。。
2.小孩子哭
澳洲人總是很放心地讓小孩屋裡屋外跑
不會跟在小孩屁股後面 說這個不可以那個不可以
最特別的是 當小朋友因為跌倒(小傷)而感覺難受(有哭鬧)時
大人第一個反應是抱他、親他個五秒 等小孩心情比較平靜後
就再放開 小孩自己頭也不回地又去跑蹦跳了...
澳洲人跟我解釋說 這是要讓小朋友從愛感到安全感
3.行動力強
有一次我要到澳洲人家玩 路途中 突然想說可在澳洲人家練習做可樂雞腿
隨口問澳洲人家裡是否有醬油
(當時我的想法是 如果有 我就做 如果沒有 下一次再訪時再帶去做)
澳洲人說沒有 並問我要做什麼
然後就直接車子拐彎 繞去買醬油了
其實我有點嚇到 說我還只是想想 還未真的決定要做
澳洲人說 我買了也未必表示要你這次做呀
只是先買了 你想做的時候 隨時就有醬油用了
4.超級多的Slang
有時跟澳洲人聊天 有聽不懂的話 可能不是你英文不好 是他們太習慣用俚語!!
大概我遇到的澳洲人最愛講的前三名是radio、cheers、okey doke
以上的種種 實在是太多可以分享但無法全部寫出來
雖然說 工作待遇畢竟無法像澳洲當地人一樣的福利 或職務性質也會不一樣
但我自己真的很喜歡澳洲人的生活方式
我覺得用一年的時間 換取不同的人生 並帶回台灣過一生 是值得的
作者: iceJan (小野狐)   2016-01-24 21:34:00
真的很值得!!
作者: merton910 (亞特)   2016-01-24 21:52:00
keep going
作者: djar0611 (陳拼其)   2016-01-24 22:20:00
感同身受 尤其是跟OZ相處的描述
作者: vio80588 (vio80588)   2016-01-24 22:41:00
好棒的分享文
作者: leeeric (李貓貓)   2016-01-24 23:04:00
最常聽到dick head…bugger…
作者: abc3315 (asdaw)   2016-01-24 23:07:00
作者: xuuvup   2016-01-25 09:13:00
應該是right-io,不是radio喔
作者: hahagreen6 (花比比)   2016-01-25 12:40:00
我覺得殺蟲劑對我衝擊也很大哈哈 上次往牆上蟲子噴被男友笑
作者: corn415 (CORN)   2016-01-25 15:22:00
文中的工作旅社是在塔斯吧……
作者: b00663 (亂談~ㄚ翔)   2016-01-25 16:53:00
謝分享
作者: kenny801231   2016-01-25 22:48:00
推~也想體驗一下
作者: joseph790517 (Joseph Ma)   2016-01-25 22:49:00
工作旅社該不會是Launceston的super Jay吧XD
作者: roy801127 (Roy)   2016-01-26 10:25:00
推!
作者: jialinsho (Vin)   2016-01-26 10:54:00
很常聽到bloody hell mate!!!
作者: solitudewing (追求KPI最高值!!)   2016-01-26 11:05:00
台灣的那種生活方式根本不叫包包,是典型的台勞在cairns時,被一個法國弟弟不解的問"為何台灣人總是群聚,一堆人一起去同個地方,吃飯,逛街?在國外不是要感受不同的生活環境嗎?"而且很好笑,這種群聚的打卡永遠是,不斷的送走"老包",再迎接"新包"說是學英文,永遠也只能"love u so much, miss u guys, i'll remember everything~"
作者: nei9527 (nei)   2016-01-27 17:43:00
感謝分享..我3月要過去 稍稍緊張
作者: vj801029 (獨立卻渴望依賴)   2016-01-28 00:05:00
想問那些俚語是什麼意思啊?還是語助詞
作者: TS1989 (1989)   2016-01-28 16:56:00
乾 樓上s大講的我FB就有一個現在進行式 活生生的反面教材
作者: z97799682 (z97799682)   2016-01-28 21:57:00
作者: yetiec (雪怪)   2016-01-30 09:53:00
好棒的分享~~
作者: RosaLulu (TheRosaLulu)   2016-02-15 13:16:00
真的去國外就不要跟自己國家在一起群聚了、不然跟沒出國有什麼不同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