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為什麼很多人買房焦點都只在頭期款

作者: dodoru (jomi)   2023-06-10 10:09:53
我覺得是不同階段的想法不同
當已開始積極朝向買房的目標去準備金錢以及了解物件~以及到買完後
的確會轉變成一種頭過身就過的概念
當然負擔房貸是固然不輕鬆
但是買房的人很多也是從租屋族當起
不是每個人都有長輩送房子、或和家裡長輩同住繼續蹭房子空間住
租屋好幾年,其實就蠻容易開始有想準備買房的念頭
對租屋族來說,每個月也是有一定的月繳款
和房貸是類似型態的支出(就是每月的居住硬體成本),
所以的確最關鍵就是差在頭期款
其實在疫情前
台北市以外,蠻多地方的家庭式房屋租金
是真的和買房30年房貸的每月還款額是差不多的 (幾千塊內差距)
而且也不完全是房貸比較貴,因為差不多的室內坪數、地段、房子類型(公寓/大樓/華廈)
租屋的屋況是較差的
甚至有些地方每月房貸還比房租微低
所以除了頭期款的痛,繼續付貸款其實就和租屋也要負擔租金一樣
每月支付房子居住成本不見得會增加痛苦,因為租屋也是要一直繳這些居住成本負擔
如果會痛苦的從租屋就開始痛苦了
買房還增加了對房子的處置權
這些地方房貸並沒有貴於房租那麼多,
會覺得貴可能是拿購屋的家庭式房子跟單人租屋的那種小套房小雅房比
但兩個不同類型當然沒有可比性
且也一樣的,不同階段想法不同
租小套房小雅房的,不少人也逐漸開始想住家庭式房子(不管租或買)
才會覺得比較像人過的生活
但疫情後當然房價物價井噴,買房市場的物件一年漲幅是以往好幾年的漲幅
房租不太可能一下跟著漲那麼多
現在30年房貸每月還款額已經沒有辦法和負擔租差不多了
所以這一兩年後我也沒有特別鼓勵身邊的人一定要買房
但我個人覺得,如果租屋族是成家、
或需要家庭式空間的單身者(至少想有一房一廳一衛一廚一陽台)
真的還是需要慎思準備
雖然租屋的衝擊是沒有購屋大
但購屋成本高、以及升息,更增加房東沒事就想漲漲價的慾望
我有注意到疫情前,有在關注的地區,每年房租差不多漲一波
也就是說每年房租會差不多調漲一個級距 (雖然每個房東年初到年尾漲的時間點不同)
但疫情後除了第一年租金波動還好,後來房價變高後,租屋界的漲法變得很浮動
一年可能有至少2個波段(2個級距)在漲
有些更亂波動的的地區是一年漲3個波段(3個級距)、或是根本很浮亂的級距
在疫情前的10年前,我看到差不多地區、條件的1萬電梯套房
10年後也漲到2萬 ,等於每年大約漲個一千
而疫情後看到有些沒麼好的套房從三年多前的八九千,
3年後附近八九千的物件陸續從漲到1萬2,到現在1萬4 ~ 1萬5
家庭式有些還漲更多一點
我是認為假如房租2萬多,房貸3萬多,
差一萬多左右的差距,還是很可以考慮
因為房租終究是會追上的,快則幾年,慢則10年可能就超過這個價差
而一般房東或許沒那麼GY的,是不至於在你租屋後每年都漲你
但對他們來說,每年的市價還是已經不一樣了,
他們租給後續入住的人已經是用不同級距
忍三年心痛到爆還是會想跟你談漲租
或是有些房東想漲價又臉皮薄的、
不想承受你跟他們哀求別漲那麼多她不小心心軟,結果沒漲到該漲的自己心痛
或他們已經預期假如他們的底下的房子,租屋行情每年都多2000,
過三年了要漲你五六千塊你一定不接受
所以索性就找理由不租你了直接找新房客,以免還要承受你的殺價、哀求
這近兩三年由於租金波動較亂、一年的行情漲較多次,
聽聞租一兩年就被房東趕的狀況我覺得比以往多很多
或許有些人覺得房貸沒繳完都算是銀行的,不算是自己的
但有房沒房對於房子的處置權還是差很多的
就算你收入沒有不穩,房東想漲租時就會急著趕人
而且租屋市場一般人能接觸到的租屋管道(像是591),
充斥著8成以上鬼屋
偶爾有比較正常的物件又沒有開到誇張貴的 ,就是秒殺
(舊爛無電梯,有些物品也半壞你不要就自己買、中等髒雖要大清潔,但不至於太髒到
無法普通人為處理、格局沒太怪稍有打理過的,就已是租屋界的中上等級貨要立馬手刀搶)
而一般人也沒有心力在租屋時期去改造大部分的屋況更差的房子
畢竟房東也隨時可能不續租,以現在的租金漲法波動,房東隨時想換新房客新價錢
有些地方雖簡單裝修+換一點平價家具就可改善很多,
但上述景況下房客花心力太冒險,很快就可能面臨不續租白費掉錢和心力
所以租平價租金的房子真的會住到很厭世,
不然就是要花到蠻貴的錢租屋品質才會好一些
但也就是在花比較貴的錢要去租房時,常常是燃升想買房的念頭和契機
我是建議租屋族如果剛好碰到佛心房東
屋況還ok沒有一直漲價趕你的、甚至還比別人便宜的
或許還有時間先觀望,好好存錢穩定投資,
但如果真的還是有想要有未來有自己房子動作還是不要太慢,畢竟越後面買還是越貴
而有些人這幾年硬買下來其實是因為租屋時運氣沒那麼好
被房東搞到累了,假如每年剛好都碰到房東趕人或漲的非常狂妄(過一年月租金就漲5千的)
只好硬湊借錢還是去買下來了
原文提到的房子2000萬,我是覺得買房當然也是衡量能力能買的物件
薪水不到當然沒必要買負荷過高的物件
但兩人成家的話其實也是有兩人薪水在負擔的
以現況行情兩人加起來如果有10萬~10幾萬或許負擔1000多萬的物件還可以
小孩當然也不要隨便生
一個人或許找一房一廳然後也有簡易廚房和陽台的
當然也有人再怎樣都買不起的
這當然很難勉強
不過也要想想房貸雖然要繳個20~30年
但租屋下去其實也是要一直負擔租金到老死
台灣人平均壽命到80歲左右
30幾歲時有人邁向買房,有人繼續租房
從這時候算起到80幾歲,就有 50年的租金要繳
如果剛出社會或求學時就開始租房,繳租金的年齡就有60年左右
總的來說,其實終究是逃離不了這些房屋硬體居住成本的
只是形式不同而已,有點像是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的概念抽換
當然有的人也可以說,他還有家裡的房子可以住,但不是每個人都能有這樣的條件。
需要租屋或買屋的人還是佔蠻多數。
※ 引述《Jangfather (整個發了)》之銘言:
: 我的意思是為什麼很多人會有一種幻想是
: 覺得頭期款很難存,然後存到頭期款就等於買到房子了
: 剩下的貸款慢慢繳總會繳的出來
: 這是什麼樣的概念
: 我聽到這種說法不下數次
: 幹 2000萬的房子你頭期存完還剩下一千多萬要繳
: 連存頭期都很難了怎會覺得貸款還掉剩下的一千多萬很簡單?
: 有人可以開示一下嗎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