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與跨性別女子的賽跑?美國政治體育的「

作者: qazsedcft ( 蛋包飯 )   2021-04-11 01:27:27
※ 注意!每人每日限發一篇新聞。
新聞標題:
與跨性別女子的賽跑?美國政治體育的「平等戰爭」
新聞內容:
3月31日是國際跨性別現身日。但事實上在美國,近期正有一系列關於跨性別青少年的醫療
、運動參與權益與就學權益之戰,正在聯邦與地方政府間開打。不僅是4月1日,田納西州州
長才簽署通過一項法案,「禁止男跨女的跨性別者參與體育校隊」;4月7日,阿肯色州更成
了第一個「禁止未成年跨性別者進行賀爾蒙療法與性別置換手術」的州。目前全美還有十來
個州正在排隊,等著審理這類型由各州共和黨提出的法案。
可以預見這場性別辯論猶如已進行近50年至今的女性墮胎權大戰,未來將會烽火蔓延至全國
,乃至世界各地。究竟為何美國各州開始透過立法大規模縮減跨性別者權益?近期一列關於
跨性別者的權益爭論,有時也被保守黨挪用、甚或刻意強化挑戰了部分「基進女性主義者」
的論述。到底「未成年人可以決定自己的性別嗎?」、「男跨女者能不能參加女性體育隊伍
?」的相關辯論,都將在本集整理。
▌戰場一:未成年可不可以做跨性別手術、接受賀爾蒙治療?
4月6日,阿肯色州的共和黨州長威廉賀金森(William Asa Hutchinson)否決了一項名為《
安全法案》(Save Adolescents From Experimentation, 簡稱SAFE,意指「從實驗中拯救
青少年」)的條文內容。條文裡面提到:
禁止任何醫師及醫療單位提供跨性別兒童及青少年,進行賀爾蒙療法與性別置換手術。並且
也不准提供任何跨性別相關的醫療建議。
發起的共和黨人認為,此舉是在保護兒童避免後悔,但反對者也提出相關數據顯示,如果能
夠提供這些跨性別青少年需要的醫療協助,能夠有助於降低自殺率與憂鬱症。
根據《華盛頓郵報》報導,州長在聲明中表示這項法案是「政府過度干涉人民」,同時「刻
意在美國製造文化戰爭的產物」,言下之意有「故意挑起保守跟進步派的對立衝突」的意味
。州長的否決理由並沒有直接對該議題發表看法,而是以「公民自由權」的範疇來處置。他
認為,這份法案通過後,會干涉醫師專業、以及家長處理孩童在自我認同上的意願和決定。
若是拒絕對未成年跨性別者的相關醫療協助,可能會對其造成「重大傷害」:
「這項法律生效後,目前正在醫生照顧下的年輕人將得不到治療。這意味著他們會將目光投
向醫療黑市……才能找到他們想要和需要的治療。這不是正確方法。」
但同黨州長的否決,雖意味著並非所有共和黨人都同意,不過因為該州議會是由共和黨控制
,在7日,州議會便以簡單多數決25票對8票,推翻了州長的否決權,法案將於7月正式生效
,也引起外界輿論譁然。
事實上,這個爭議的法案延燒許久,目前亦有多個南方州試圖推動,阿肯色州只是開了第一
槍。保守人士認為青少年不該太早決定自己的性別,但包括兒科、內分泌科、精神醫療專科
的醫師、與部分孩童家屬都認為,青少年的性別不安者如果不及早進行治療,反而會使他們
在青少年時期受到更多霸凌、以及引發更多身心疾病狀況。
然而到底醫療系統能給予未成年者多少協助,保守團體並沒有多所陳述。根據《華盛頓郵報
》報導,現行的美國醫療指引,確實是不建議對未滿18歲的跨性別者進行手術,但當中有提
到,當未成年跨性者到達青春期階段,是可以考慮使用「青春期抑制劑」(puberty blocke
r)作為暫時的「可逆療法」。該療法可使青春期減速或暫停,並給予青少年有更多時間決
定下一步該怎麼做;另外醫療體系也可以在同一時間,提供青少年與家長需要的心理諮商與
陪伴討論。
這項「抑制」療法也並非獨為「性別不安」者提供,有些受性早熟困擾的兒童,也會接受相
關療法的治療。之後,當跨性別青少年若決定要繼續進行性別轉換,就可以考慮使用賀爾蒙
療法,例如為男跨女的青少年提供雌激素,為女跨男者提供睾丸激素,而賀爾蒙療法就會產
生較永久性的身體變化。
《華郵》報導也提到,有幾項關於青春期抑制劑的研究,包括發現接受過此種藥物治療的跨
性別青少年,罹患憂鬱和焦慮症的比例較低。2020年哈佛醫學院和芬威學院的一項研究也證
明,能夠使用抑製劑的跨性別青少年,比起無法使用者,自殺機率更低。
儘管全美國大部分的兒科和精神病專科的醫師都對阿肯色法案表示反對,例如美國兒科學會
主席李比爾斯(Lee Beers)就反對阿肯色州法案:
「這會讓政客,而非兒科醫生來主導兒童的醫療內容。」
雖然專家學者紛紛出面抗議該法案,但全美至少還有17個州的共和黨議員都對跨性別未成年
者著手提案類似的禁令。這與50年前女性墮胎議題有近似之感,呈現了南北之間的價值對立
,也可能有引發族群對立的疑慮。
雖然就現下州長否決了這項禁止法案,但在不久前,賀金森也才剛簽署同意通過另一個更有
爭議的法案:禁止跨性別女孩參加校隊的法律。
▌戰場二:男跨女的跨性別者可不可以參加女性體育隊伍?
除了阿肯色州外,在這幾個月內包括密西西比、阿肯色,田納西州都通過了運動禁令,目前
還有20個州如俄亥俄、北卡、南達科塔、阿拉巴馬等,正等著審查相關法案。像是4月1日田
納西州就剛立法通過禁止跨性別者參與運動隊伍。法案認為人們只能參加與出生性別相同的
競賽隊伍。
另外有部分法案還會要求對性別有疑問的任何運動員,體育單位有權對他們進行身體檢查或
強制提供就醫紀錄,例如血液中的賀爾蒙測試結果、手術證據等等。因為有論者擔心男跨女
參與賽事,會剝奪已是弱勢的女性運動競爭。密西西比州州長里夫斯(Tate Reeves)就3月
4日發推特表示:
「我簽署法案,是為了要保護年輕女孩免於『被迫』與『生物學上的男性』競爭。」
禁止跨性別女性(男跨女者)參與運動賽事的相關法律,算是長久以來「基進女性主義」者
與跨性別間爭論的檯面化:男跨女到底會不會剝奪女性原本的名額、權益與保護?包括在學
科表現,牽涉到獎學金與大學的申請名額等,各種競賽席次,是否都將使原本順性別女性的
機會受到剝奪?
上述這個長久以來的辯論,除了帶有生物學上的觀點外,也包含了從根本上如何看待生理男
性、女性的觀點,因此也受到許多性別研究者的關注。有部分科學數據證明,跨性別女性在
使用抑制睾丸激素一年後仍可具有肌肉量優勢。《英國運動醫學雜誌》在2020年底所刊出的
研究論文就認為「跨性別女性在運動場上,比起生理女性多出了12%的競爭優勢。」
然而在連續接受2年賀爾蒙抑制後,同一批跨性別女受試者的生理優勢雖然大幅降低,但在
賽跑上依舊快出12%。該報告建議國際奧會(IOC)修正跨性女運動員參賽的「治療年限」,
並判斷運動員必須接少至少連續12個月以上的賀爾蒙抑制,才能基本確認「公平競爭」。
針對跨性別運動選手的抵制,除了根本上的「恐跨」與認為「基於社會建構的性別身分不認
同的想法,主要是後天心理疾病」、「跨性別可被治療」的觀點外,還有人認為,「跨性別
女即是生理男性,在體運項目上對生理女性造成不對等的競爭優勢。」、「跨性別者參賽有
可能使某些投機的生理男性,會為了追求出頭與功名成績,而『故意跨性別』來取得更容易
的奪牌機會。」
▌女性運動員簡史:難以證明的「誰是真女性」?
近代以來,各國女性都不被鼓勵參與體育活動,直到1924年以前,奧運中也鮮少有女性參與
的競賽項目。因此在女性運動職業化發展還很低的競賽期間,女性運動員的地位、資源與受
關注度本就相對邊緣,因此也不太有人在意「女性運動員是否真的為生理女性」。
但到了1960年代,東西冷戰白熱化對抗之後,事態變得極端。當時西方世界非常擔憂鐵幕國
家的「超人軍團」,除了對於禁藥的使用外,更疑心生暗鬼地懷疑鐵幕國家會為了奪取獎牌
而改造運動員性別,把男性混入女性項目內取得奪牌優勢。
因此從1966年開始,各級跨國體育賽事開始針對女性選手「檢測性別」,一開始是用強制觸
診方式來判斷選手性徵是否符合女性標準;直到1968年墨西哥奧運,才開始使用巴爾小體檢
測,也就是簡單判斷選手基因是否符合XX染色體的「女性標準」
然而巴爾測試並不能準確反應「性別的真實性」,像是1968墨西哥奧運前夕,波蘭的女子短
跑健將伊娃.科沃布科夫斯卡(Ewa K obukowska),就因檢測出XXY基因,而被國際田徑
協會除名、禁賽、剝奪獎牌紀錄並遭到全球羞辱,但他在1968年卻成功懷孕產子,直到日後
才證明,這是測試機制的不完整錯誤所致。
現在許多單位都有針對跨性別者進行一定的參賽限制。例如國家大學體育協會(National C
ollegiate Athletic Association, NCAA)就要求跨性別女性運動員要參賽,前一年都必須
要服用睪固酮抑制劑才能參賽。
世界田徑總會的跨性別參賽規章也要求跨性別女性運動員須提供親簽聲明書證明性別認同為
女性、並檢測血清中的睪固酮濃度低於一定標準、醫療管理人也可以檢測睪固酮濃度等方式
,隨時抽查及監控運動員是否符合規範。
從上述可知,跨性別的運動參與,最主要的戰場是在「生理女」和「跨性別女」之間在生理
機制上的討論。但也有人認為,部份爭論的論述「是在煽動一個根本還沒發生的恐懼。」美
國女足隊長Megan Rapinoe就投書說:有些人以為這樣是在保護女人。但是作為一生從事體
育運動的女性,我知道對女性體育運動的最主要威脅,更多來自於缺乏資金、偏頗的媒體報
導、體育圈性騷擾、和同工不同酬:
跨性別孩子應該享有同樣的運動機會。獲得自信,自尊和領導才能;並了解成為團隊成員的
意義。當我們告訴跨性別女孩,不能參加女孩的運動、或者是跨性別男孩,不能參加男孩的
運動時,他們會錯過這些重要的成長經歷。
針對跨性別之戰的一連串法案,包括從廁所、運動到治療禁令,根據多家媒體報導,都指出
背後遊說者為保守的基督教團體。這波新文化戰爭,保守與自由派的新戰場,繼女性墮胎權
、同志婚姻收養權益後,便是跨性別者的權益問題。
從川普執政以來,醫療、參軍、甚至孩童受教權,都正不斷被共和黨策略性縮減。儘管拜登
政府上任後開始試圖從聯邦層級重新拉回,但以各保守州為首的勢力,還是在不斷進逼跨性
別者的權益,其中也吸納挪用了某些進步派、或是基進女性主義的立場,也使得整個議題的
價值判斷及討論成為困難重重的選擇。
在最後,我們也採訪了衛生福利部金門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兼任主治
醫師、同時也開設了同志諮詢門診的徐志雲醫師。他有許多身為醫師在第一線陪伴跨性別者
的經驗與分析,我們也邀請他分享對於這次美國與台灣在跨性別青少年、跨性別參與運動議
題的觀察。
▌轉角編輯台每周的深度國際閒聊
‧ 用 Spotify 收聽:https://goo.gl/48CruJ
‧ 用 iTunes 收聽: https://goo.gl/o06EBG
‧ 用SoundCloud收聽:https://goo.gl/WSho3A
新聞連結:
https://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4/5377188
心得:
看這篇報導其實蠻失望的,想說文字這麼長應該可以講一兩個驚艷的論點吧?結果只是把爭
點寫出來而已……
※ 根據板規9,需附心得至少二十字繁體中文字。
作者: twmarstw7758 (白愁)   2021-04-11 02:36:00
黑市你也要有錢,就那群只是要破壞傳統文化而已,青少年等到成年在決定要不要割掉懶覺有什麼不行的那跟成年在變性有啥關係
作者: gg7965977 (吸血鬼的茶包)   2021-04-11 02:42:00
我覺得就以報導來說很ok啊 他又不是寫社論很公正不偏頗 也沒政治正確 一定要支持跨性別才是進步價值只是你不可否認 跨性別女生在運動競技這類項目還是比一般生理女性還要強勢
作者: twmarstw7758 (白愁)   2021-04-11 02:45:00
有個比賽被打到臉部骨折的...你怎麼不說青少年懵懵懂懂沒有意識到後果如何
作者: y6837660 (y6837660)   2021-04-11 03:08:00
嚴格的性別門診諮商甚至禁止青少年變性確實有可能會讓需要的青少年等上一段時間。但寬鬆或不設防的結果,是讓很多青少年男女反悔。進入青春期的時候覺得當女生太苦了想當男生的不見得真的適合變性,用她自己的感覺去判斷,結果做了不可逆的療法或手術,然後一輩子都得承擔這種結果。我覺得這也不該是國中生去扛的https://reurl.cc/0DGWbM 美國這種後悔的青少年愈來愈多跨性別跟同志問題不一樣的是青少年同志即使長大後覺得我還是比較受異性吸引,那也沒差啊就去跟異性交往,但手術是不可逆的運動員的問題是,世上成績最佳的女子田徑選手,她的紀錄光是美國就300個高中男生做得到,如果算上大學級 職業級 世界級,能打倒女子金牌的生理男根本多到列不完,這怎麼公平而且尚未有女運動員受害絕對是錯的,現在美國就是有女運動員為她們本該獲得的獎金 獎學金 體育生資格上法院
作者: guepard (刺蝟樹)   2021-04-11 04:01:00
謝謝樓上補充
作者: YiYaochAng (YaochAng)   2021-04-11 05:48:00
這是新聞 記者又不是性別專業 你要他寫評價?他把兩邊爭點寫出來讓讀者自己選擇才是正確寫法。你自己偷懶只想要看別人論點可以去問教授啊。
作者: NingK (檸~)   2021-04-11 06:34:00
年輕人不認同的又不是只有性別,結果你只要求性別認同不能設成年標準,這是不是雙標??
作者: lain2002 (lunca)   2021-04-11 07:29:00
只準女跨男、不能男跨女
作者: voncroy (niflheim)   2021-04-11 08:18:00
跨性別乾脆自己成立一個性別自己去比賽好了 生理男也要去跟生理女比這樣感覺有點無恥...如果不管制的話以後奧運選手抖讓男的去跨性別一定贏一堆獎牌回來 這跟打禁藥根本一樣我覺得對自己不認同不是一刀馬上就能解決的 對自己不認同很可能還參雜很多非關於性別的複雜因素 就像那些後悔的青少年一樣 一刀下去最後發現可能還是對自己不認同 所以就後悔了
作者: kiru000 (Shitpickle)   2021-04-11 08:34:00
作者: Mozai (末仔)   2021-04-11 09:45:00
跨性別自己跟跨性別比啊,有聽過女跨男去參加男性運動員比賽嗎?因為沒有優勢嘛
作者: y6837660 (y6837660)   2021-04-11 10:43:00
他講的這兩個就是戰場啊。對右派來說這兩個就底線,一個是兒童,一個是公平競爭,這兩個不能退。成年人做事他自己擔,但一個不管兒童意願為何,賣菸酒給就兒童犯法,跟兒童性交就犯法的國家,不可逆的手術卻要兒童扛,這不能接受。另外一個就是公平競爭的體育精神,如果不接受成年選手自我認同為國中生去稱霸國中校際盃,那性別也不該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