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想會什麼第二外語

作者: catvvine (catvvine)   2020-01-06 23:32:49
※ 引述《AngryYouth (森寶 420friendly)》之銘言:
: 我高中的時候學過西文,但沒繼續了,後來轉戰法文
: 繼續學到有點小成果的是法文
: 剛好我的科系會唸到法文的原文書
: 我弟弟從小在歐洲生活很久,回台灣我們可以用法文當密語也蠻好玩
: 現在正在學越南文,程度大概只能跟當地人裝熟一下
: 剛學越南文的時候打擊很大,覺得發音的門檻高
: 第一次學語言用注音來輔助記憶
: 從小學英文的時候我就覺得用注音來把握發音規則的人很怪
: 法文課也有同學這樣
: 另外就是一直很想學日文,但我覺得日文實在太難了
: 光是那個五十音就不知道怎麼背
: 我曾經問過前男友是怎麼學會五十音的,有什麼訣竅?
: 他跟我說「就每個寫一百遍就會了」
: ......
: 但與其說想學日文,應該說很想直接擁有這個能力
: 因為我從來沒要去學日文的意思
: 只是看動畫的時候會覺得這裡的翻譯看不太懂
: 還有去日本的時候溝通超有障礙的QQ
: 聽說西洽一堆看動畫看到N1的 真羨慕
我會日文跟德文,再學個義大利文軸心國就湊齊了呢(#
日文幾年前拿到N2,自己覺得應該能過N1只是前兩年太忙沒時間考,今年會去補一下
德文是廢廢的A2程度,覺得文法實在太靠北就沒有再進修了
但打個招呼聊上兩句應該是沒問題
最近有點想學印尼文,因為我有家人是印尼華僑,一直覺得自己有義務去學這門語言
台灣最大宗的新住民母國也是印尼,在台灣生活學印尼文我覺得CP值滿高的
下午去公園走走就可以練口說了XD
其實我滿訝異原po會法文卻卡在日文
我覺得日文是對台灣人而言,最容易學習的語言,CP值高到破表
大量的相近詞彙、跟歐洲語系相比相對簡單的文法、系出同源的文化背景
跟台灣最親近的好鄰居、頻繁的民間交流以及日本本身的流行文化強勢輸出
這些都是台灣人學習日文的有利條件
我在學德文的時候最讓我頭痛的一點,就是我很難找到足夠的練習素材
日文我們可以找到多到看不完的動畫、漫畫、輕小說、遊戲做為入門
當想要更精進時,職場相關的日劇、與東亞情勢相關的日本新聞時事,對台灣人來說通通都是易於下嚥的內容
但德文嘛…我就問一個問題,有人看過德劇嗎XD
比起美日強勢輸出他們的娛樂文化,講到德國大家的第一反應可能只有車子跟豬腳
但又有多少人知道在德國只有南部巴伐利亞的鄉巴佬才會吃(←我德文老師的原話)
就連我喜歡的德國樂團都少有用德文創作的,這點我覺得很可惜
我在學過日德文後體悟到,學一種語言並不是單純的掌握一種工具
而是從根本去觸及一個文化的核心
要消滅一個種族,最有效的方法是消滅他們的語言
反過來說,當你掌握了一種語言,你就理解了他們的文化
從他們描述事情的路徑是直接還是迂迴、選擇語彙是具體還是抽象,都可以體現一個民族的個性
很多人不喜歡日本人的拐彎抹角,那是因為當你不懂他們的語言時,自然不可能掌握他們的文化
日文不適合用於有效率的溝通,但卻能用三言兩語就精準劃定人際分界
這是很多語言做不到的事情
扯遠了
最後說一下我學日文的過程好了
其實我以前完全不碰ACG,會學日文純粹是大學的某個暑假實在太閒
那時看到學校有開暑修,學費又很便宜,就跑去學了XD
反而是之後為了找練習的素材才掉進ACG坑,從此萬劫不復
暑修的課程很密集,兩個月要把一學年的份量學完
我還記得那時是星期一二三上課,一次上3hr
第一天教平假名,第二天教片假名,第三天就要考五十音默寫
印象中還真的是每天把五十音默寫100次,硬是用兩天背起來
不然我也想不到其他更有效率的方法
日文的文法,在詞尾變化方面其實非常規律(學德文之後深刻體會)
動詞五段變化看起來很可怕,但幾乎沒有例外,會了之後全部都能直接套用
N4把這些詞尾變化的文法處理完後,後面的文法嚴格來說都是文型,也就是固定的句型
基本上背一背很快就搞定,不想背也行,多聽多看一下就會了
走到這一步,基本上想要啃什麼生肉動畫漫畫小說都沒問題,而且會進步神速
再加上漢字與中文語源優勢,台灣人學日文大概跟拿了最終boss才會掉的武器做為新手特典打RPG差不多
與其去想「會日文的人那麼多,學了日文沒有多大價值」
我倒覺得日文就像硬塞在你信箱的優惠卷,不拿來用一下實在太可惜了
光想到非中文母語的宅宅除了要過五十音這關還要被漢字摧殘就覺得很QQ
除非是明確不喜歡日本人,否則我覺得任何台灣人去認真學看看日文,都是個絕對不會後悔的投資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