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撿屍護生態!路殺社八年成就解鎖

作者: qazsedcft ( 蛋包飯 )   2019-10-09 00:41:08
※ 注意!每人每日限發一篇新聞。
新聞標題:
撿屍護生態!路殺社八年成就解鎖
新聞內容:
近兩年,因為多起石虎路殺新聞,「路殺」這個名詞躍入公眾視野。但早在 2011 年 8 月
,臉書社團路殺社的社員們已在臺灣每個縣市,每天默默拍攝、收集不同路段的路殺動物遺
體,上傳網站建立路殺資料庫,希望能改善路殺現象,避免更多輪下亡魂。
如果發現路上有意外被車輾死的動物屍體,通常大家會覺得很可怕、不敢正視,避之唯恐不
及。但成立八年的路殺社,專門拍照記錄血淋淋的路殺畫面,甚至幫動物「收屍」……。他
們為什麼會想成立這種古怪的社團?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的助理研究員、路殺社社長林德
恩直呼:「完全是個意外!」
2008 年特生中心開設各類調查志工培訓班,請志工幫忙調查全臺物種資訊。但是活的動物
很難找,死的動物比較容易觀察,林德恩靈機一動:培訓一批志工調查路殺蛇類資料。
2009 年臉書進入臺灣 ,為了方便聯絡,他跟十幾個志工在臉書成立社團,隨手上傳一張死
蛇照片,沒想到隔天社團就「屍橫遍野」:大家紛紛將手上路殺照片上傳,社團意外爆紅。
於是他決定擴大規模,成立全世界第一個透過社群網站收集路死動物資料的社團,並參考路
透社,命名為「路殺社」。
但臉書不是儲存資料的好所在。所幸,林德恩找到中研院資訊科學研究所莊庭瑞副研究員合
作,建立網站「台灣動物路死觀察網」,終於可妥善儲存海量高解析度照片。目前網站上會
員已達1萬6000千名,每年可蒐集上萬筆動物路殺資料,用來分析路殺熱點、好發季節、受
威脅物種,以改善道路設計,減少路殺情形。
路殺社的願景有四,以改善路死為首要目標,藉由蒐集大量路殺動物資料,改善道路設計或
增加生態廊道等設施,以減少路殺情況,再擴及到環境教育、珍愛生命以及全民科學等願景
。資料來源│臺灣 動物路死觀察網圖說重製│林洵安
https://i.imgur.com/kULGcTp.png
熱心路殺社員半夜去撿屍
除了拍照、記錄路殺資料,有人建議林德恩:石虎、麝香貓或穿山甲等稀有物種,如果被車
壓死卻棄置路旁太可惜,能不能幫忙處理?
林德恩請特生中心的同事張仕緯副研究員幫忙接手,整理成標本。「本來擔心會不會收到一
堆老鼠屍體?但發覺大家蠻有概念的,都是寄來稀有或保育類動物,才開始正式『收屍』。
」林德恩說。現在許多人只要看到路殺動物,馬上就會聯想到路殺社。
林德恩辦公室前方一整排的大冰箱,儲藏著臺灣 各地熱心民眾寄來的路殺動物屍體,成為
重要的科研與防疫的資源。攝影│林洵安
https://i.imgur.com/bpxGhcl.jpg
民眾的熱心常常讓林德恩動容。某次,有人發現有動物死在路上,透過朋友輾轉告知林德恩
時已半夜12點,林德恩在社團問:誰在附近能幫忙撿呢?他本來認為沒人有空,明早應該會
被清潔隊清掉吧。
結果有社員說自己在附近,可以去看看。一小時後,他卻傳訊息說找不到,林德恩開始問起
細節,才知道他住的地方遠在30公里外,騎車過去都半夜一點多了,後來經一番波折,終於
在某條巷子找到。
林德恩說:「熱心社員有時半夜會幫忙開車或騎車去撿屍,讓我覺得蠻感動,但也很擔心,
總要一再叮嚀他們注意安全,畢竟人命最重要。」
只是有的人沒留意寄送原則,應該低溫宅配,卻用「常溫」寄來,下場很精采……有的人則
會幽默一下,在包裹名稱寫當歸鴨、人參雞、羊肉爐或帝王蟹,「害其他單位誤會我們一天
到晚在團購。 」林德恩哭笑不得的說。
資料來源│台灣動物路死觀察網圖說重製 │林洵安
https://i.imgur.com/KLMDOMV.png
製作路殺動物標本
路殺社收到寄來的屍體後會怎麼處理呢?通常哺乳類會先交給特生中心張仕緯研究員鑑定種
類並製作標本。
「哺乳類動物屍體如果仍新鮮、未變質,只被壓過一次、有幾道裂痕,可以去除內臟、保留
毛皮,製成乾式標本。」張仕緯表示。但夏天溫度高,腐壞速度快,過四小時後肚子膨脹、
掉毛,變不新鮮,就無法保存毛皮。這時他就會留下骨骼、牙齒,牙齒可用來鑑定動物年紀
,得知族群結構是年輕或年老居多,對於珍稀動物分布研究很有參考價值。
有一次,他收到路殺社寄來珍貴的麝香貓屍體。臺灣 的麝香貓族群曾經廣泛分布於全臺的
低海拔山區和平地,棲地和石虎有高度重疊。由於臺灣低海拔地區已被過度開發,麝香貓棲
息地喪失的緣故,目前除北部山區族群較為穩定外,南部已極為罕見。
路殺社社員卻在臺南市區的平地撿到屍體,推測可能有人飼養或附近有最後一塊棲地,因為
遭開發而逃離。張仕緯收到後,發現麝香貓的頭部被壓扁,但皮毛仍新鮮,最後製成一隻很
漂亮的標本,成為珍貴的研究資料。
珍貴的麝香貓標本,也是來自路殺社成員的貢獻,成為重要的科研資料。攝影│林洵安
https://i.imgur.com/GgE1pVY.jpg
狂犬病防治立大功
除了製成標本外,動物屍體還有 許多用途。過去研究人員想取得野生動物必須出野外,可
能花十幾天才抓到一、兩隻。林德恩說:「現在我收到屍體會四處轉手,有時要拆解成羽毛
、肌肉、腸道等部位,因為各有不同單位或老師想拿去研究,非常搶手!」
更意想不到的是,路殺社收集的動物標本在重大防疫上竟也派上用場。 2013 年,臺灣相隔
50 年後再次爆發狂犬病疫情,當所有人都在追查,究竟是哪個防疫漏洞讓狂犬病傳入臺灣
時,已經累積大量鼬獾死亡時空點位置資訊及檢體的路殺社,讓防疫專家得以快速釐清疫
情,重要性因此受到大眾矚目。
鼬獾是臺灣食肉目動物中數量較多的,是最常見的路殺哺乳類動物。有一陣子社員注意到,
很多路上的鼬獾遺體外形完好,並非因為車禍身亡,引起大家熱烈討論:牠們是否出了什麼
問題?
路殺社與特生中心的獸醫討論後,將民眾送來的疑似生病鼬獾送驗,沒想到竟驗出狂犬病,
於是路殺社整理過去的鼬獾路殺資訊和尚未製成標本的大體給防檢疫局檢驗和分析。這件事
讓許多人開始了解與關注路殺社的貢獻,從此知名度大增。
集集特生中心的鼬獾標本。路殺社記錄到大量鼬獾非車禍死亡,意外揭露狂犬病疫情,使路
殺社聲名大噪。攝影│林洵安
https://i.imgur.com/PTv9kSc.jpg
目前,路殺社更逐步將資料收集範圍,擴展到路死動物 (任何原因死亡的動物,不限車禍造
成的路殺),大家只要看到路上、路邊或林間等的死亡動物都可以回報。社員因此又發現一
個怪現象:每到特定季節都有大批鳥類死在路上。於是路殺社和防檢局等多個單位合作,檢
驗這些鳥類體內是否有農藥?竟然發現加保扶 (好年冬)、納乃得等幾種劇毒環境用藥,後
來這些藥物就被禁用了。
改善路殺動起來
回到路殺社成立初衷:收集路死動物資料,以分析路殺熱點,情況又是如何呢?
經過八年累積,路殺設網站截至 2019 年 9 月,已收集到超過10萬筆高解析度的路殺照片
與資訊,發展出意想不到的多元化應用。
臺灣本來就有少數地方已設置地下通道、圍籬、警告路牌等方法減少路殺,但仍然有很多路
殺熱點過去比較不受注意,像是三峽的山區道路,路殺社常主動出擊與許多單位合作協力改
善路殺。
在路殺熱點的山區道路建設圍籬,阻擋野生動物誤闖馬路。圖片提供│林德恩
https://i.imgur.com/mGQr5mm.jpg
生態廊道可連接遭到馬路切割的野生動物棲息地,提供動物們移動的安全通道,以減少路殺
。圖片提供│林德恩
https://i.imgur.com/P0NotER.jpg
雲林古坑綠色隧道的幾個路段有明顯的陸龜路殺問題,路殺社積極介入協助。其他合作單位
還有北橫、東北角、高雄、屏東林管處,花蓮台九線拓寬計畫,也把路殺社資料納入考量。
有些環評公司接了某個開發案,也會來索取資料,想知道當地是否有保育動物、哪些路段有
路殺現象等等。
在路殺熱點設立特定物種的警告牌,提醒駕駛減速慢行。圖片提供│林德恩
https://i.imgur.com/TWktIGD.jpg
今年,路殺社也和汽車語音助理 APP 廠商合作,在全臺 118 個路殺動物熱點資料,提醒駕
駛放慢車速,減少輪下亡魂。例如:每年在陸蟹產卵季,當駕駛人經過陸蟹會走的某些路段
、某段時間,APP 會自動提醒,守護陸蟹生命。
路殺社與汽車語音助理 APP 廠商合作,製作「Omnie CUE 道路資訊即時通」,在車輛進入
全臺 118 個路殺熱點,提醒駕駛盡早放慢車速,達到減少路殺的目標。圖片來源│GOOGLE
PLAY
https://i.imgur.com/vznIiI7.png
路殺資料治蛇咬、看暖化
除了減少路殺的工作,林德恩笑著說:「偶爾還有一些不同領域的合作,我連想都沒想過!

疾管署負責配置全臺的抗蛇毒血清,由於價格昂貴、有保存期限,而且製備不易,數量極稀
少。但這麼珍貴的抗蛇毒血清到底要準備多少、配置在哪些地方,過去沒有很好的判斷依據
只能,往往都集中在民眾常去的幾間教學醫院。但如果傷患在山野被咬,還要花上幾小時去
遙遠的教學醫院就醫,恐怕來不及搶救。
後來,疾管署發現全臺毒蛇資料最多的單位正是路殺社。過去特生中心花了16年才記錄到40
00多筆資料,但路殺社只花了七年多已記錄2萬5000多筆!從這些資料可以知道哪些地區有
哪些種類的毒蛇,即可將抗毒蛇血清配置在最適當的地方醫院、診所或鄉公所,及時救援傷
者。
此外,路殺社累積龐大的資料,也彌補傳統科研的資料缺乏問題,例如:全球暖化。每年出
現第一隻路殺動物的日期一直提早,表示天氣變暖、動物提早出來活動,與全球暖化密切相
關。他們也觀察到物種的擴散,例如喜歡溫暖環境的夜鷹,以前只出現在雲林以南,隨天氣
變暖,漸漸擴散到北部生活。
聲名遠播,國外也來取經!
國外很久以前就開始研究路殺,多半是為了人類安全,在一個小區域像某個國家公園或保護
區的路段,探討是什麼樣的道路設計或棲地類型,容易導致路殺、車禍。近20年,才開始以
保育角度探討道路開發、路殺是否會影響動物生態。
路殺社以臉書起家,透過群眾參與大規模收集路殺資料,成為「全民科學」,算是全球首例
。以前根本不可能透過大量的人際網絡,收集這麼大範圍、涵蓋整個臺灣 ,時間長達整年
。許多國家都好奇路殺社是怎麼運作,林德恩常常受邀演講與合作。
日本、香港和馬來西亞參考路殺社,建立類似的網路社群,但規模較小,仍然只用臉書社團
收集資料。印度則將路殺社網站的開放原始碼拿去複製建立一個路殺社,較具規模。
路殺社點起的保育之火,不只造福臺灣動物與人民,目前也陸續傳至世界不同國家綻放光明


新聞連結:
Taiwan / National Geographic
https://www.natgeomedia.com/environment/article/content-9592.html
心得:
大推 這些讓台灣更好的人
台灣的環境、生命因為你們的熱心
而成為福爾摩沙
(1)看到當歸鴨這段我笑了
(2)原來台灣有麝香貓喔長知識了
(3)我是第一次聽到路殺社…
※ 根據板規9,需附心得至少二十字繁體中文字。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