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情] 同情同理心 陳沂 鄧佳華

作者: muscatsss (ㄎㄎㄎ)   2018-11-03 09:22:28
※ 引述《hass231470 (11!)》之銘言:
: 我知道在同情同理心後面, 卻接了一堆人不想看的關鍵字
: 但有看我的文就知道, 我一向是dig式的頗析很多背後的東西
: 所以這篇當然還是認真文, 不想看的就請您別費心了;
: 我常會去思考一些很深處的東西, 所以如果你對關鍵字看不下去, 可以把他們當成A和B
: A/B只是個代號, 主要是想藉此引出要談的東西而已
: 首先, 鄧佳華這種人, 我完全不會笑他
: 以下節自他的訪問;
: 鄧佳華:
: "我不到10歲爸媽就離婚, 他們各自跑出去過他們的人生, 把我跟妹妹留在板橋給阿嬤
帶?
: . 我不討喜從小就被嫌惡到大, 大家常嘲笑我. 很孤單沒什麼朋友, 也沒人認真對待過

: , 唯一只有手機陪我."
: "2013年收到兵單, 軍方依照我在網路的言行舉止認為我不正常, 擔心洪仲丘事件再次
上?
: . 就把我送到三總, 我在醫院住了50天. 那邊環境不錯, 有吃也有電視看. 後來軍方請

: 生幫我檢定, 說我智能偏低然後驗退."
: "停役後我想找工作, 在1111投履歷看到什麼就投什麼, 但都沒消息. 可能我瘦又醜又
禿?
: 很難找到工作. 我安慰自己這是命運只好宅在家, 偶爾拍一些搞怪影片來吸引網友注意
,
: 每次影片一PO, 馬上出現很多留言, 新聞也會報導, 這讓我有成就感, 即便網友罵我也

: 在乎, 因為我真的好寂寞, 現實生活沒人會理我, 只有虛擬的網路才有人跟我互動."
: "有些人罵我下流, 骯髒, 但也有網友看了我的影片笑得很開心. 他們一定跟我同溫層.
: 就像「吃屎哥」游兆霖,我們在真實生活裡都是邊緣人,不會有人想跟我們做朋友, 所

: 我們只好靠網路求生存, 利用「大家愛罵又愛看」的這一點, 靠網路世界生存下去."
: 相信真的願意稍稍花幾分鐘, 停下來思考理解一下的人
: 很快就可以知道, 殘酷的, 是這個世界還有我們
: 而我又看到了另一個新聞, 之前鄧佳華跟幾個女生喇及而被女方家長告, 所以遭到撻伐
: 一些政論節目常客就在節目上公審, 這些高社經的"大人們", 要他們在節目中下跪
: 你沒看錯, "下跪"
: https://i.imgur.com/yaJUrqY.jpg
: https://i.imgur.com/8fETGZb.jpg
: 看到這時我真的覺得快瘋了, 我們對這種行為居然一點檢討都沒有
: (這節目是三立, 主持人叫某娟的一個時事討論節目)
: 於是我去YouTube找到這集, 點開這集下面留言
: 還好大家還是有察覺的, 這次反常地一面倒向鄧佳華
: 但依然改不了他還是得繼續扮演這樣的角色的事實
: 我想除非持續演出這種畫面, 不然根本不會觸動到大家的思考
: 後來我發現另一個人跟他的互動, 那就是本身就自帶大砲屬性被很多人討厭的陳沂
: 然而陳沂卻以非常平常心對待鄧佳華, 甚至說他有很多可愛的地方
: 還要鄧佳華以後不要再做不好的事, 給了一個擁抱
: https://i.imgur.com/rhznlBh.jpg
: 陳沂:
: "只要不傷害到其他人, 我支持每個盡情做自己的人, 每個人都可以是自己想要的樣子!
"
: https://i.imgur.com/4cReMqN.jpg
: 而後當然媒體又是一陣亂報, 而我們又是一陣調侃謾罵, 而此時陳沂也說;
: "當你們連鄧佳華這種都要大肆報導, 還要下標題衝點閱率, 不會覺得可悲嗎?
: 他今天會不斷出現這樣的舉動, 社會責任你們有認知嗎!"
: 但可悲的是, "風向"真的會讓人完全不會去思考這些事
: 我今天也不是要來追究這些事件的細節還有主角們的
: 我說了就當他們是A或B, 主要是想講些我在這些事情後面看到的東西
: 所以不希望大家一直單方面對陳或鄧, 以下;
: 我覺得我們其實骨子裡就是無法接受些東西, 即使那是他天生的
: 而我們卻接受受傷的小貓小狗, 可憐愛惜她們, 甚至醫好照顧他們, 也認為這是種美德
: 但那些我們無法接受的東西怎麼辦? 他們也不願意呀, 他們還是要生存呀
: 另一方面, 當有些人被貼上標籤後, 其所作所為多數人也不加思索反應
: 一律無腦照著風向, 甚至不知道那個人可能做了件很多人做不到的事
: 或是真的能夠想人不能所想, 及人不能所及
: 不是懂得愛護小動物就是有愛, 也不是一直關注國外難民或是慈善就是同情同理
: 人們長期做的多是明顯有"回饋"的動作, 社交價值會加分的動作
: 但完全不加分, 甚至會扣分, 但真正發自內心同情同理行為
: 我們會做不做呢? 願不願做呢?
: 甚至敢不敢做呢?
: 更甚至.. 對身邊的人, 有沒有真正同情同理呢?
: 未免講太多給人引戰素材, 以上這段話就先告一段落
: 我相信, 我相信, 還是有人能夠發自內心, 做到這些事
: 但是就算做到了, 能夠觀察出來的人有多少?
: 能夠再次反思, 並且推及出去, 造成正面循環又有多少?
: 而且能持續做, 一直做, 不被扣分影響, 不被他人環境所動的又有多少?
: 我常想, 所謂善惡其實還太簡單, 事實上更多是善善又惡惡
: 可能在惡中發現至善的行為
: 也會在善中發現殘忍的至惡
: 而不管是哪條路線, 不尋求社交價值回饋的結果
: 代價就是孤獨
: 而且可能一輩子都鮮少人知道那份愛與心意, 或是意志
: 就算知道了, 也會因為沒有社交價值反饋而不被推及出去, 你不會得到好評
: 而且我們社會還會歧視孤獨的人
: 人就是這樣 善善惡惡的
XDDD
笑死,你知道你這篇剛好就是陳沂的弱點嗎?
記得那個時候陳沂跟鄧嘉華共同直播之後鄧嘉華做了什麼事嗎?
FB掛穩交,對象就是陳沂
結果陳沂知道後整個崩潰,覺得自己當好人結果被鄧嘉華豆腐吃透透
不過那是在她剛出名時候的事了…
我是覺得有些網友要砲陳沂就砲這點,每次想嘴陳沂都被反殺根本笑死
回到原PO的同情同理心
我認同你的想法,但你舉的例子是不是不太好啊!
會模糊焦點喔^_^
(相關事跡請估狗陳沂,鄧嘉華^_^)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