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不知道是不是整體環境的問題

作者: leavefish (宇)   2016-06-10 12:08:17
最近與朋友討論老話題有感,
舊瓶新裝
關於大多數女生要求對象薪資比自己高一個檔次的老問題
(先說不包含學生時代走過來的,或是男生特帥特幽默的,這邊指
一般出社會仍單身的普男普女)
好像整理出,是台灣整體工作環境
以及父權遺毒的問題
台灣老闆似乎太短視近利
對於生育女性的回歸很不友善
更甚只提拔男性
認為女性終走入家庭
覺得你去生小孩老公養你沒差
等等對女性工作環境帶有不公與歧視
似乎歐美比較有遠見,
在職場上歧視較少
尊重母性,生育乃國力之本
尊重女性因有如此重要的任務
而給予特別優待,這才是實質的平等吧,
就好像廁所女性要多三倍一樣
因生物構造的不同必須要有相對
的公平措施罷了
所以生育的空窗以及
對事業的嚴重影響力就是
造成女性要求男性經濟要高的
最合理理由,賺個兩三萬的女生
不要求四五萬是不可能的
(我指心裡的理想想法,不要說都沒這樣想)
沒有這數目
會有所謂不安全感、我生小孩那段空窗怎辦?誰養家?
我以後如果事業受影響
是不是男生該多出點?
等等等
我認為有以下兩個癥結點
第一是女生可能搞錯了一個觀念
一個賺多的不見得愛妳
但愛妳的通常願意為妳上進
一個賺六七萬的男生跟妳結婚
不能保證他一定全力扛家吧
但一個愛妳的男生如果只賺三四萬
妳生孩子了,之後怎麼樣了
妳真心的說錢不夠
他也會拼命兼職顧家
至於如何男生是真心愛妳?
我知道很多女生都會說
正就愛,甚至男生自己也會承認了
女生請先別太憤世
先說人都愛美的事物,男女都愛外表好的吧,
我認為是順眼即可
重點在兩人個性合不合拍
很外貌的人,也許能因為外貌容忍對方更多的缺點
但不是天下都那麼外貌吧
認為個性和拍外表順眼就好
能長遠走下去的機會比較高
所以不論男女
最好不要先太用表面的條件擇偶
(正不正或有不有錢)
順眼以後培養的個性合拍
才是患難與共的基礎,俗稱真愛吧
上面提顧家不說養家,是因為非常討厭這個父權的詞
既然男女成立家庭,就應該雙方都出力
只是看男生出多一點罷了
是,是多一些或一點,不是全部
非常討厭一些人覺得男生
該有這個扛整個家的體悟
第二個癥結點還是回到上面
這個社會沒有給女性足夠的安全感
可以使的跟男性一樣有一模一樣的
經濟公平基礎(剛出社會一樣,生孩子後就不一樣)
加上父權遺毒,婆家仍使喚媳婦等等
關鍵是,即使男生或婆家已經在改變,女生還是很擔心傳統再出現
所以不安感還是很重,
希望對象還是以高自己薪水
百分之五十以上才是正解
更不用說存款高得更棒了
試想歐美為何離婚率如此高
女生如何真正的達到自主
我認為很大原因是經濟實質的平等
所以這也能意味著為何歐美女生
挑男生不若台灣那麼看薪資了
如果工作環境能對女性更友善
相信這現象能改善
但很難大家都知道
而且大家一定會說,改了女生照樣
開條件啦XD
例如由奢入儉難之類的XD
這小弟就不知道了
只是提出這個想法討論:)
作者: dine123 (dine123)   2016-06-10 12:10:00
其實我覺得不要紙上談兵 反正可以離婚
作者: simdavid (涼小麵)   2016-06-10 12:12:00
你自己都說個人價值觀差異了,還要討論什麼?
作者: meredith001 (ああああ ̄▽ ̄)   2016-06-10 12:13:00
薪水喔 你可以看看工地 輪班星人 的女性有多少那種整天坐辦公室吹冷氣的很愛抱怨薪水比現場低
作者: bbbruce (布魯斯)   2016-06-10 12:15:00
都是父權的錯
作者: sading7 (sading7)   2016-06-10 12:17:00
歐美女性待遇有比較好嗎 好像也沒有
作者: RLH (我們很近也很遠)   2016-06-10 12:17:00
建議女版女權先進出來號召創業 從根本解決問題
作者: claymath (輪迴的印記 藏在我眉宇)   2016-06-10 12:18:00
我跟你說 先由女朋友再說吧QQ
作者: elsa50320 (啾依)   2016-06-10 12:19:00
看到歐美就zzzzz不要只會好像歐美比較好,歐美的工作環境比較友善
作者: season2011   2016-06-10 12:22:00
父權 父父父權~
作者: claymath (輪迴的印記 藏在我眉宇)   2016-06-10 12:22:00
婦潔 婦潔婦潔
作者: kklibra (灰飛煙滅)   2016-06-10 12:25:00
原po希望改善工作環境讓女生賺跟男生一樣多的錢 不花男生錢這樣的想法不好嗎
作者: typecommand (:))   2016-06-10 12:26:00
不管遇到什麼問題,只要歸類在父權遺毒就對了
作者: a771105kuo   2016-06-10 12:27:00
覺得寫得不錯啊
作者: sading7 (sading7)   2016-06-10 12:32:00
確定是岐視嗎 還是能力問題
作者: beauty199399 (0.0/)   2016-06-10 12:35:00
樓上的意思是 女生普遍能力不高於男性因此不能升職嗎?
作者: momomom (momomom)   2016-06-10 12:37:00
某些台男會說男人養小孩那誰要養家?然後在女人養小孩的時候說當家庭主婦沒生產力就閉嘴
作者: meredith001 (ああああ ̄▽ ̄)   2016-06-10 12:38:00
職場上會不會升遷 能力根本不是主要原因
作者: sading7 (sading7)   2016-06-10 12:38:00
就是在歐美 中高階主管也大多是男性
作者: ydou (帥氣直逼明金成)   2016-06-10 12:42:00
這個不好吃,人家才不要夾。
作者: poeoe   2016-06-10 12:43:00
很正常 能賺高薪的科系男生比例通常較高啊
作者: zeffy (煉獄的馬卡龍)   2016-06-10 12:45:00
男女各自朝海外發展就好,國際婚姻是大勢所趨
作者: sading7 (sading7)   2016-06-10 12:48:00
搞不好歐美女性中高階主管的比例還比台灣低
作者: beauty199399 (0.0/)   2016-06-10 12:49:00
p大 若以區分行業 男性的薪水仍高於女性更多(比起不區分行業) 網路上有相關報導
作者: strayangel (蹲低才能跳高)   2016-06-10 12:49:00
上次有篇新聞在說在美國當女生的代價是多少 也是有性別上的薪資不平等 不是歐美就沒歧視
作者: poeoe   2016-06-10 12:56:00
如果想拿多點薪水 就不要再擠一堆低薪科系老闆很精的 誰能幫他更多當然就能領更多薪水
作者: beauty199399 (0.0/)   2016-06-10 12:58:00
我已經講以區分行業來看 怎麼跳針惹
作者: poeoe   2016-06-10 12:59:00
又不是回妳 自己跳出來是在想什麼呢?
作者: beauty199399 (0.0/)   2016-06-10 12:59:00
你回的跟我回的是衝突啊 想跟你討論不行嗎QQ
作者: poeoe   2016-06-10 13:01:00
不衝突啊 選高薪科系可以賺更多錢 和性別薪水差異哪裡衝突?
作者: sn0w (東worry比happy)   2016-06-10 13:04:00
唉呀~男女之間的事,真的看對眼的就會在一起了,緣份緣份!至於工作的事,說真的,我身邊很多人都往國外發展,如果不是家裡有事業的,一有機會都往國外跑,所以這全怪台灣老闆也不對,只能說台灣老闆可能有一半的錯,不過通常有因必有果
作者: poeoe   2016-06-10 13:11:00
能理解b大的想法 但是最直接能改善的方法就是去唸高薪科系
作者: philip2364 (San)   2016-06-10 13:23:00
歐美真的沒有比較尊重媽媽啦,真是誤會
作者: chattybear   2016-06-10 13:34:00
之前看了臉書營運長寫的「挺身而進」,她裡面也有提到美國近幾年已婚婦女的就業率下降,她也坦承,因為自己賺得很多,請得起褓母,加上丈夫一同「分工」,才能讓她繼續在事業上打拼。
作者: sading7 (sading7)   2016-06-10 13:37:00
美國高階主管比例比台灣還低 你歐美中的美可以去掉了
作者: PPPGGG (凸( ゚∀゚)凸)   2016-06-10 14:21:00
光看到歐美兩個字就可以確定你在釣魚了
作者: mickey0223w (我最愛小個兒)   2016-06-10 14:30:00
部分女人在職場上往上爬的動力就是比男的低
作者: cryalice (掃地歐巴桑)   2016-06-10 14:33:00
在之前職場有位女性同事有十年經驗領得比另外兩位無經驗的男同事還少
作者: yingrain (麗莎)   2016-06-10 16:15:00
從統計上來看,未婚男女勞參差不多,但婚後女性就會大幅降低。如果真正讓育兒受到重視,男女能夠實質共同分擔照顧,我想是有機會扭轉現況
作者: hypeng (獅子雲)   2016-06-10 18:29:00
台灣的環境是你說的那樣沒錯,所以我自己都覺得男生女生都很辛苦,男生怕沒錢女生生育被歧視,還整天互戰,其實會這樣跟職場/經濟有絕對關係,大家共同的敵人應該是不守法的可惡慣老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