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怎麼成為有思想、深度、文化的人?

作者: gina31126 (小六)   2015-06-25 04:25:21
※ 引述《sparkle (心口如一)》之銘言:
: 在小野的書中讀到:他女兒說他爸爸一直暗自希望他能成為一個有思想、知識,有深度、
: 文化的人。而我也很喜歡擁有這種特質的人,像是張懸。
: 我能想到的有這些:
: 思想-不要依賴別人的答案,多多思考
: 閱讀-增加更多知識
: 深度旅遊-去旅遊前先了解當地的歷史文化
: 有人願意提出來一些好點子嗎?
不知原PO幾歲?我是一直到出社會兩年後,才開始覺得自己懂得思考一些事情。
根據自己的經驗想建議你。
1.多觀察
書看得再多,沒有思考也沒用,反而想建議你從身邊開始觀察起。
例如看新聞時,針對一些社會問題去思考。
如廢不廢死、年輕人低薪、少子化現象...
當你想要提出一些觀點,或想更加深入了解此議題,可以去查一些資料佐證你的
想法,以後別人跟你聊這議題你就可以侃侃而談。
不只是新聞,你遇到的任何問題、任何事情都可以深入思考。
對家庭關係苦惱,可以查看相關心理學書籍。
對職場工作煩惱,就去進修相關專業。
就算不是要解決問題,只要你想了解,都可以去多查資料。
而這種身邊的事情研究起來,對你來說會比較有代入感,更容易了解。
2.寫作
剛剛的觀察查資料還只是在接收資訊,接下來就是整理你接收到的表達出來。
我覺得寫作是一件很好的訓練方式,你要把文章寫通順,要前後連貫不跑題,要有邏輯
架構,要清楚表達你想表達的思想,都是需要練習的。
建議你可以寫部落格,寫寫生活的事情也很好,有寫作的習慣後,再試試看寫一些表達你
思想的文章。可以就你有興趣的議題發表你的看法。
3.有自信
看你第一篇回文,對推文馬上就會有反應,其實不必要。對你想表達的東西也很沒自信。
如果你在練習表達思想時,底下留言一有提出質疑你想法的人就道歉修改,那樣你表達的
觀點就會很沒說服力。更有甚者,護航你觀點和挑戰你觀點的人讓你游移不定,那你寫的
東西更不會讓人想深入了解。
我覺得這點要不斷把自己的想法和社會觀點去做比較,去蕪存菁,還要保持虛心。因為有
自信不是盲目自信,而是因為了解了社會的觀點但還是想捍衛自己的價值觀所做出的選擇
。關於這點我也還在學習中。
4.保持好奇心和果斷的執行力
建議你可以思考一下你對什麼有興趣,因為若是強迫自己做沒興趣的事情是無法長久的。
沒有閱讀習慣,逼迫自己讀書也很難長久,一個人要做到什麼事情是因為他有強烈的意願
想去做,而不是因為他必須要做。其實很多人不是不想做,而是覺得麻煩跟懶。想了解什
麼事情,但覺得查資料好麻煩。想去體驗什麼事情,但又害怕裹足不前。
你可以正視你自己腦海中一閃而過的想做什麼,想學樂器、想高空彈跳,讀萬卷書不如行
萬里路,我一直認為真正經歷過的事情更能成為內化的經驗。這些你想做的事情,就算只
是你查如何付諸實行查到一半,都是有價值的。
5.打開社交圈
每個人都像是一本書,而且他們可以跟你對話。你可以透過這個人了解他經歷過的事情,
對話同時也會激發你表達你的觀點和思考。和各種職業、各種年齡層對話,甚至學習換
位思考,想想自己在他的立場上會怎麼做。
以上我說的,其實都只是日常生活中很容易做到的事情。不用一下子給自己訂太大的目標
,反而是先跟自己對話,想想你想當一個有深度的人有多大決心。還是今天發了個文看了
大家建議,實行一個禮拜每天讀書之後就荒廢了。要是你沒有打從心裡想要這麼做,光是
訂目標,效果其實不大。
問問自己,為什麼想當一個有深度的人?
作者: moonshade (一隻歐拉貓)   2015-06-25 05:38:00
其實那是一種個性,是從小培養的,從有好奇心開始如果對於身邊發生的各種事物都懶得理解大概就沒救了
作者: uomtk (阿本Ben)   2015-06-25 11:09:00
推這篇...多思考和多觀察 培養自己的想法
作者: Serovia (Serovia御殘)   2015-06-25 11:13:00
推這篇!有深度是自發性的訓練出來的,可以從很簡單的方式開始
作者: aceone   2015-06-25 12:19:00
我也跟一樓同感 很多人深度閱讀、看藝術電影 是因為單純喜歡 而不是要成為怎樣的人
作者: eleanor23 (Eleanor)   2015-06-25 12:47:00
推!很棒的一段話 我也還在學習當中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