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有沒有增加邏輯能力的辦法?

作者: phantomsq (小穎)   2015-03-08 15:29:59
看到不少姐妹比較關切邏輯能力,也來分享一點心得:b
我會建議把鑽研範圍擴大到「批判性思考」,
「批判」一詞如去查辭典,其本意大致是「判斷是非對錯、好壞優劣」,
亦即,當我們面對一些說詞或主張,
判斷其正確、不正確、適當、不適當,或者「資訊不足難以判斷」,
這種智性上的技巧,就是批判性思考能力。
要注意的是,批判本身並不包括「攻擊、指責、非難他人」的概念,
雖然學習批判性思考後多半會更擅於抓出他人想法、說法中的bug,
因而比較容易有...嗯...「提醒」的衝動,
但知道他人的說法有問題,不代表一定要指出或糾正他,
要指出也可以視場合、關係等各種情況調整作法,
否則可能會...不太好,這點務必要注意。
批判性思考領域的最大一塊是邏輯,
邏輯又稱理則,顧名思義即「推理的法則」,
所謂推理,是連接前提和結論的過程,
比如「如果有火災,就會有濃煙,現在沒濃煙,所以現在沒火災」就是一個推理
其中「如果有火災,就會有濃煙」和「現在沒濃煙」兩者是前提,
而「現在沒火災」是結論。
一般人類的推理會遵循特定的形式或理路,
比如上例的推理是遵循「若P則Q;P;因此Q」這樣的理路,
有一些理路是正確的、合理的,正確的理路就像數學公式,
而另一些理路是錯誤的、不合理的,又稱謬誤,
所謂「邏輯能力」,即是在思考時能套用正確的「公式」,並能避免謬誤。
一般主要是是哲學(分析哲學)和邏輯學在研究這些東西。
人類的思考理路多而龐雜,很難全部整理出來,
初學批判性思考時,除了學習辨識前提、推理、結論的能力和瞭解常見「公式」以外,
一般會建議先提升對謬誤的敏感度,尤其是常見又似是而非的謬誤,
這是因為謬誤對形成正確推理影響很大,
如果我們遇到似是而非的推理能很快地辨識出來,犯錯的機會就小很多了。
除了邏輯以外,心理學和神經科學研究也發現我們在感受、經驗到資訊以後,
大腦常常會做出扭曲而失真的解讀,這種現象稱作認知偏誤。
認知偏誤就像錯覺,明明看到一樣大的東西,但大腦解讀就是不一樣大,
它比謬誤更難纏,因為謬誤可以透過思考訓練避免,
認知偏誤卻內建於本能,幾乎無人能倖免(有人看東西沒錯覺嗎?)
我們可以做的是多瞭解可能發生在自己身上的認知偏誤,
在思考、決策時透過一些手段修正(比如用尺量確認大小)
使它不致妨礙我們做出正確判斷。
行為經濟學也發現人們實際做決策時常有一些不理性的決策,
導致做出一些自以為划算,但仔細檢視會發現其實不划算的決定。
所幸這些也和謬誤類似,是可以透過訓練避免的。
最後,雖然我知道很多姐妹對數學不太有興趣,
但由於很多思考決策判斷是依賴統計和機率的概念分析,
這兩者是一定會碰到的,
所幸單就批判性思考本身,直接相關的數學不太多,會用到的地方再看就好。
總體來說,和批判性思考相關的領域有以下幾個,可以針對它們找有興趣的東西讀:
分析哲學、邏輯學 謬誤
心理學、神經科學、行為經濟學 認知偏誤、不理性的決策
數學、統計學 機率、統計
如沒有特殊偏好,個人推薦先從幾本書起手:
《邏輯謬誤鑑識班》
(參考書評:http://goo.gl/rIZbA4)
作者冀劍制是哲學系教授,本身就有開批判性思考的課程。
這本書淺顯易懂且舉的例子非常生活化,適合一般人士閱讀、練基本功,
推薦度100分!
除此之外,
冀教授還寫了《這樣想沒錯但也不對的40件事》、《臥底哲學家的生活事件調查簿》,
是從比較不一樣的角度思考,也相當推薦,推薦度90分。
《問對問題,找答案》
(參考書評:http://goo.gl/e4MkR9)
也相當推薦的書,探討了從問題分析到推理的每一個環節,
也包括了基本但重要的統計與機率概念,
但譯文不流暢是相當明顯的問題,如果可以無視此點,推薦度95分!
《思考的藝術》、《行為的藝術》
(參考書評:http://goo.gl/5vx9dP、http://goo.gl/CIztjQ)
外國人寫的,主要介紹心理學和行為經濟學上的各種認知偏誤及不理性決策模式,
每個偏誤為一短篇,也非常生活化,推薦度90分!
《別當正常的傻瓜》
(參考書評:http://goo.gl/UHjoFj)
介紹行為經濟學及不理性的決策,看完會發現自己怎麼經常那麼笨XD
此外作者是華人,沒有翻譯書文句不順的缺點。
推薦度90分!
《學會思考,你贏定了》
(參考書評:http://goo.gl/VDhFu8)
也相當豐富的書,從推理過程到寫作的組織、敘述都有提及。推薦度90分!
《哲學哲學雞蛋糕》
(參考書評:http://goo.gl/6044j0)
作者朱家安,專攻分析哲學,目前為博士生。
長於深入分析爭議性的時事議題,並以清楚的架構呈現,
可以多學習他對複雜議題的剖析、組織、論述方式。
這本書大約有一半在談哲學,另一半是用分析哲學的角度分析時事,
後者和批判思考關係比較密切,前者關係較少,對哲學有興趣再看就好。
另外他討論的議題通常很有爭議,
且其論述雖精細,但不很廣,
有時會忽略一些現實中值得考量的某些要素,
事實上也有不少人批評他只是個詭辯家。
總之,其結論不太適合照單全收,要有自己的判斷。推薦度70分。
除了看書,也可以參考網路資源。
維基百科 - 謬誤列表 http://goo.gl/s5J8Qn
維基百科 - 認知偏誤列表 http://goo.gl/uEObVX
如標題所示,這兩個條目列出了幾乎所有被探討過的謬誤及認知偏誤,
熟的可以做個複習,不熟的可以找有興趣的一條一條點進去看。
我參與過編輯,謬誤相關條目幾乎全部檢查過,幾乎都有達到維基百科的一般水準;
認知偏誤因為涉及心理學專業,還要等待高手出面解救蒼生XD
此外維基百科有個缺點是內容和行文比較學術,
且東西多,不容易區分重要的和冷僻的,重點要自己抓。
本文後面會列出我覺得比較值得介紹的項目,可以先從它們著手,
其他的就....有興趣再看便可:b
Wenson的隨筆網站 http://wensonyeh.blogspot.tw/
格主wenson,我都叫他文神,因為實在太神了!! >///<
文神背景頗特別,大學是中文系,研究所專攻歐陸哲學,現在是社會人士,
文神分析社會議題足夠深廣,有哲學家的精細嚴謹,又有中文人的文筆,
基本上老少咸宜,對於培養批判性思考能力,推薦度100分!
捷學的哲學 http://chit-philosophy.blogspot.tw/
格主是哲學人,寫了不少關於思考方法的文章,頗有參考價值。
其他關於分析哲學的文章,有興趣也可以看。推薦度80分!
哲學哲學雞蛋糕 http://phiphicake.blogspot.tw/
即上面同名書的部落格,不贅。推薦度70分。
臉書「批判性思考」社團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60948470588577/
這是《邏輯謬誤鑑識班》作者冀教授主持的社團,
供大家學習和交流與批判性思考相關的一切,
過去留下了不少值得思考的精華文,不過要慢慢爬,
然後最近文章有一點泡沫化的傾向XD
總之,有興趣歡迎加入哦:b
哲思台灣
https://www.facebook.com/philotaiwan
優質的國產節目,會邀請各界人士到場聊天談各種問題,
雖然名為哲學但探討的議題無所不包,
可以挑有興趣的主題收聽,學習大家的思考和論述方式:b
以上可作為基本功的教材,習慣基本的分析問題能力也能辨識錯誤思考以後,
任何學術領域,日常生活中的大小事,乃至各種社會議題,
都可以是練習批判性思考的素材。
基本原則是對一切說法問為什麼、並保持懷疑。
人家說如何如何,就問自己這結論怎麼來的,
人家提出證據,就問自己這證據足以支持結論嗎?有沒有其他可能?
諸如此類。
有些姐妹提到看數學的教科書或參考書,
我覺得可以考慮反過來,看批判性思考的書,
對相關的數學有興趣再去讀數學書,
因為我們的教育把教科書弄得很枯燥死板,直接看容易睡著,
而如果是先從有趣的問題著手,再和教科書中的數學知識連結起來,會比較愉快:b
有些姐妹提到辯論和筆戰,我覺得可再甄酌。
辯論的準備過程可以練習分析正反方優缺點及建立攻防策略,
這和批判性思考可以相輔相成。
不過辯論目的主要是贏得鬥爭,
容易有不擇手段的傾向,
也就是即使自己錯仍要拗成對的,
這和批判性思考的初衷──判斷是非對錯──有衝突,
另外是抽到不喜歡的立場會哭哭...
筆戰則要看對象和觀眾,
網路筆戰容易流於情緒化,觀眾有時會亂插花,讓議題非常雜亂,
結果大家只想打臉和婊人,和辯論一樣背離了批判性思考的精神。
如果雙方都非常真誠,有錯就認,也不會刻意亂歪,這種戰倒是可以打打。
關於網路筆戰的品質,文神有相當細緻的描述:
http://wensonyeh.blogspot.tw/2013/05/on-line.html
相較之下,
我覺得找能夠和氣、真誠討論問題的人聊知性議題,
會比較有幫助(網友可考慮用私訊或視訊)。
還有就是看他人辯論或筆戰倒是OK~~~
雙方立場都看,再有自己的想法,起碼比只看單一立場好得多。
思考的蟲很多,以下挑幾隻肥大的,
因為內容超多,我只寫特別值得注意的點,
看不懂可以查維基百科的條目或google哦:
(對了,謬誤的名稱不重要,能辨識出來比較重要)
命題邏輯謬誤
1.「若P則Q」為真,且Q為真,推得P為真。
2.「若P則Q」為真,且P為假,推得Q為假。
3.「P或Q」為真,且P(或Q)為真,推得Q(或P)為假。
4.「P且Q」不為真,且P(或Q)不為真,推得Q(或P)為真。
5.「若P則Q」為真,推得「若Q則P」為真。
6.「若P則Q」為真,推得「若非P則非Q」為真。
特別注意這種錯誤:
3.小美或小張是運動好手,小美是運動好手。因此,小張不是運動好手。
(可以小美和小張都是運動好手)
量化詞邏輯謬誤
1.「有些S是P」推得「有些S不是P」
2.「所有S都是P」推得「所有P都是S」
3.「沒有S是P」推得「沒有非P是非S」
4.「有些S是P」推得「有些非P是非S」
3.和4.要注意一點!因為它們和「若P則Q」推得「若非Q則非P」看起來很像!
以下兩句都是錯的,看出來了嗎?
3.沒讀過書的都不是寫過論文的。因此,沒寫過論文的都不是讀過書的。
4.有些沒寫過論文的是讀過書的。因此,有些沒讀過書的是寫過論文的。
三段論邏輯謬誤
三段論的推理規則超多、超雜,要透徹弄懂很難,
所幸這類謬誤一般來說不難查覺,像以下幾例都是:
1.狗是寵物,貓不是狗。因此,貓不是寵物。
2.貓是貓科動物,貓是哺乳動物。因此,哺乳動物是貓科動物。
3.空氣都是透明的,玻璃是透明的。因此,玻璃是空氣。
4.狗都是動物,動物都是會動的。因此,沒有狗是會動的。
5.有些杯子是咖啡杯,沒有咖啡杯會飄在空中。因此,有些杯子會飄在空中。
6.哺乳類動物不是魚,有些魚不是鯨魚。因此,有些鯨魚不是哺乳類動物。
7.小花今天穿的很性感,希望能吸引人;我是人;
所以,小花今天穿的很性感,希望能吸引我。
能看出這些是錯的,其實可以考慮跳過了。除非你數理好又很有研究精神:b
爛理由謬誤
我覺得很值得談談的謬誤。
它的一般形式是:
「若P則Q」是錯的,因此Q是錯的
比如:
「小穎有兩隻腳,所以小穎是人」是錯的,
因此「小穎是人」是錯的,因此小穎不是人。
當我們說一個推理是錯的(或說推理的理由很爛),
指的是該推理的前提和結論不能順利連接,
但該推理的結論不一定是錯的。
(因為也可能有其他推理能證明它是對的,只是不是這個)
但現實生活中不少人會犯這種錯誤,
比如假設某甲說「核電廠不會發生核爆啦,所以核爆不是不該蓋核四的理由」,
某乙以為某甲說的是「應該蓋核四」,
回說「可是政府亂蓋一通,核四真的不安全啊」(想要反駁「應該蓋核四」)
這就是一種爛理由謬誤,
某甲說的是『「因為核電廠會核爆,所以不該蓋核四」是錯的』
上句並沒有『「不該蓋核四」是錯的』的意思。
(某甲可以是反核四人士,一邊說「因為核四亂蓋,所以不該蓋核四」;
然後一邊也說「核電廠不會核爆,所以核爆不是不該蓋核四的理由」)
這在政治上也容易發生,
比如某方說「因為OO,然後XX,所以KK黨貪汙」,
另一方會回說『「因為OO,然後XX」根本接不起來,是錯的!!』,
以為這樣就證明了『「KK黨貪汙」是錯的』,
但其實雖然「因為OO,然後XX」是錯的,
不過人們其實本來就有理由相信「XX」是對的,「XX,所以KK黨貪汙」也是對的,
結果另一方並沒有完整回應「KK黨貪汙」的指責。
歧義謬誤
顧名思義是指各種因為語言歧義造成的推理錯誤,
種類非常豐富、無奇不有,可以參考維基百科的範例和分析。
舉幾個有趣的例子:
1.黃馬黑馬是馬,黃馬黑馬不是白馬,因此白馬不是馬。
2.虎是動物,因此,老虎是老動物。
3.不要欺騙別人,因為被你欺騙的,都是相信你的人。
4.因為高深的哲學都很難懂,所以好懂的哲學都不高深。
(3.和4.有點難,可以仔細想想歧義在哪裡~~詳解請翻維基百科)
不相干的謬誤
簡單到像是湊版面的謬誤。
種類很多,總之就是拿些八干子打不著的東西來做推理,比如:
1.訴諸群眾:大家都說阿扁貪汙,所以阿扁一定有貪汙。
2.訴諸人身:小明長得那麼猥瑣,他說載你一程一定是騙人的。
3.訴諸憐憫:我再被當掉就要退學了,拜託讓我過啊QAQ
(雖然邏輯上不能證明「我不該被當」,不過現實上教授往往會買單XD)
稻草人謬誤
很有名的謬誤,就是當某甲說A,
某乙對著甲根本沒說的A'打,還以為已經把甲的說法推翻了。
比如:
「我並不認為孩童應該往大街上亂跑。」(並沒有說要把小孩關起來)
「把小孩關起來,不讓他們呼吸新鮮空氣,真是太愚蠢了。」
之前柯P的「失言」,某方面也可以算稻草人謬誤:
「30%的女性不結婚,是國家的危機」(並沒有說女性要負責)
「女性連自己都養不活了,沒有結婚報效國家的義務!」
乞題
非常、非常、非常值得瞭解的謬誤,不過也很難說明orz
大意是說某人使用一個自己支持、但對方可想而知不會支持的前提來做推理,
並且試圖讓對方認同自己的推理,
結果是某人的推理只是自嗨,對對方而言毫無說服力。
這在社會議題的辯論簡直是照三餐發生啊XDD
比如:
1.殺人是錯的,死刑是殺人,因此死刑是錯的。
(反對死刑的人八成就是不同意「殺人是錯的」(殺人一定是錯的)這個前提。
 所以應該提出其他有效的理由證明殺人一定是錯的,
 再不然就是改用其他對方會接受的前提來證明死刑是錯的)
2.學生有受教權,國文課不教文言文會侵害受教權,所以國文課應該教文言文。
(就反對國文課應該教文言文的立場來看,教文言文根本不是受教權嘛)
3.同性戀結婚是基本人權,所以法律應該允許同性戀結婚。
(反對同性婚姻的人就是只承認異性婚姻是基本人權嘛)
不過乞題有時不是很明顯的謬誤,往往只是雙方基本價值觀不同,
所以可以考慮把這謬誤名稱丟一邊,
當對方試圖用一個我們不認同的前提做推理時,質疑他的前提就好:b
比如:
1.甲:殺人是錯的,死刑是殺人,因此死刑是錯的。
乙:我不同意「殺人是錯的」,像正當自衛不小心殺死對方,難道是錯的嗎?
廢話謬誤
也是非常值得談談的謬誤。
廢話謬誤是指一些對判斷和決策毫無幫助,卻包裝得乍看很有意義的話,
經常也會伴隨歧義等問題,細節一言難盡,可參考維基百科的範例和分析。
以下範例可以牛刀小試:
1.甲:你認為小明考試會過關嗎?
乙:如果他有這個命,就會考過。
甲:那麼小明是否有這個命呢?
乙:看他到時候有沒有考過囉。
2.只要對症下藥,沒有治不好的病。因此,病沒治好,一定是醫生沒對症下藥。
以偏概全、以全概偏
談批判思考的書常會細分成很多類,
比如偶例謬誤、逆偶例謬誤、合成謬誤、分割謬誤、單方論證、輕率概化等等,
有興趣可以看相關的維基條目,
不過我覺得掌握大方向一般就夠用了。
因果謬誤
因果是世界上最複雜的法則,
在做推理時可以把這些類型的謬誤都檢查一遍,
確保已排除了其他值得重視的可能性。
1.相關證明因果:A和B一起發生,所以一定是A導致B
2.後此謬誤:A之後就發生了B,所以一定是A導致B
3.倒果為因:B幾乎都有A的特性,所以一定是A導致B
4.無足輕重:把無關緊要的原因當做要重視或處理的原因
5.單因謬誤:以為是A單獨導致B,但其實還有其他原因
6.複合結果:以為是A導致B,但其實是C導致A和B
統計與機率偏誤
很多很雜,學術研究不可不瞭解的領域,不過需要一點數學底子。
這裡列出兩個比較值得咱小老百姓瞭解的:
基本比率謬誤
假設愛滋病毒檢驗平均每100個愛滋病患者只有95個顯示陽性。
小明驗愛滋病毒發現是陽性,試問小明有愛滋病的機率是多少?
答案是無法計算,需要更多資料才行。
這和高中數學的條件機率與貝氏定理有關哦~~
合取謬誤
小明經常對男生淫笑,且經常對男生做出親密的肢體動作,試問那一種可能性較高?
1.小明是男性
2.小明是男同性戀
答案和分析請開燈:
Ans: 1.
因為「小明是男同性戀」表示「小明是男性」且「小明是同性戀」,
小明符合「小明是男性」一項的機率一定比符合二項的機率高。
如果認為2.比較高,就是犯了合取謬誤囉:b
其實咱程度也不高,拿些人家寫過的東西拾人牙穢而已,
希望對大家有幫助囉~~~:b
作者: DecaRaBia (道成寺 蛇之獄)   2015-03-08 15:30:00
專業推 我一直感到納悶怎麼會把網路上吵架當作邏輯訓練
作者: ashkaze (畏怕陽光)   2015-03-08 15:32:00
我猜對了分析也一樣~ 話說應該是開燈吧?
作者: jevousaime (paper)   2015-03-08 15:34:00
推wenson
作者: eva19452002 (^^)   2015-03-08 15:34:00
前4本我都有也看其中3本,問對問題找答案還沒看
作者: puzzle0911 (圓圓)   2015-03-08 15:35:00
專業推 也太強惹@@
作者: eva19452002 (^^)   2015-03-08 15:35:00
我看問對問題找答案還以為自己閱讀能力退步,原來是譯文不流暢,難怪我看沒幾頁就先跳過看別本另外我再額外推薦思考的盲點和蘋果橘子經濟學/思考術還有不理性的力量
作者: winken2004 (新竹肥宅)   2015-03-08 16:17:00
作者: betabei (節能少年)   2015-03-08 16:38:00
作者: hyposoda (hypo)   2015-03-08 17:03:00
這一篇真是太厲害了 感謝!可以問 4.狗都是動物,動物都是會動的。因此,沒有狗是會動的。 這句在說什麼嗎?
作者: hajimechan (醬醬)   2015-03-08 17:19:00
這篇好厲害XD 書單我都抄好了會去圖書館找找!
作者: elphie (wants a soul.)   2015-03-08 18:38:00
大推
作者: hanaee (我是搗蛋王XD)   2015-03-08 19:57:00
專業推
作者: sgi9 (居埃久)   2015-03-08 23:40:00
推QQ 看完想讀哲學系啊~
作者: lalalalalan (lalala)   2015-03-09 00:07:00
長知識推!!
作者: AmosYang (泛用人型編碼器)   2015-03-09 00:53:00
專業 orz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