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有人也不喜歡看"書"嗎?

作者: wak (默艾)   2014-11-25 04:46:49
※ 引述《vivicc (平靜的心)》之銘言:
: 非考試用書
[del]
: 兩性類:
[del]
: 科技類:
[del]
: 厲志類:
[del]
: 旅遊類
[del]
: 單車,機車,汽車,買房類
[del]
: 真的太多種了,很多網站根本都找的到
: 還有很多醫療等等.很多書上寫的都不正確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這些幾乎都是有時限的工具書?
 不過不是說工具書就不好,例如這些工具書的知識,若要用電子書或網路
,你就要考慮電力或網路連線問題,實體書的好處就是它當下在那裡,跟字
典一樣。
 書是知識的傳遞,也是知識的濃縮。換個角度來說,不論是網路或是書,
這些都是知識的載體,只是一樣的知識,因為它們的內容性質,在不同的載
體各有生存的方式。
 你所列的這些知識,都偏向於短期時效性。所以網路很適合它們,因為這
些東西,有的因為時間的關係,或性質的關係,談得淺,或變化多,網路的
更新與即時性,很快所以足夠應付。
 但有些知識或內容,需要比較長的篇幅與廣泛的追縱,網路就不適合它們
,這是文化上的影響。舉例來說前幾天有網友轉貼一個「高材生的獨白」,
這則故事是從書本摘取的,內容刪減很多,這並不奇怪,因為網路環境的文
化特質,讓人們喜歡快而簡單的表述,太細瑣的故事描述通常不太討喜,這
從你的書類列表就可以觀察一二。
 另一方面來說,習慣網路文字的人,要轉移到書本描述上,他們的書寫方
式也會經過一段轉換期。網路文字充斥非常簡短的片段,你可以在許多網路
寫手的初期文字發現這個現象,而當他們書寫得比較多的時候,句子會開始
濃縮更多內容,但是各類句子也會開始整理聚集,形成更密集的段落,整體
而言是為了豐富他想表達的故事。
 現在的網路寫手我比較少看,以前有一個很有名的痞子蔡,就有這個狀況
。可以比較一下他的第一本書輕舞飛揚,與後來的書,書寫方式是不是差很
多。
 當你想表達的東西有更綿長的價值時,就漸漸會捨棄斷句式的描述,而採
用更詳細的論述。而為了資訊更統整,每一段要表達的東西就要思慮清楚。
 我們把這個狀況放大到網頁資訊與實體書的現況來看。
 網頁因為更新快,相對的淘汰也快。這對資訊業或金融業或房地產等等速
食資訊非常適合,因為對大部份這類資訊的使用者不太需要太舊的知識。但
如果是更理論性質的東西,或文學類別,網路的特質反而對它們不利。文學
與理論性的知識不論是非或立場,幾乎都可以被保存,就算未來它們被變化
,它們的存在也有被彰顯的必要性,因為有它們才有未來的新知,其過程叫
作「歷史演進」。這些不同於前列的速食知識,它們經常都很重要,內容也
龐大,太速食的環境無法理解它的意義。
 書本成為這些知識的生存空間,因為書本好讀。眼前就存在的兩件事,一
個是視覺疲勞,一個是印象。
 文學書或理論書,通常都要看很久,用營幕看真的太累了。但作成實體書
,可閱性就高很多,適合長時間閱讀。印象是一種更直觀的理解,我們會習
慣某些印象深刻的句子,出現在某本書的某些地方,不是靠書籤,而是句子
在該頁出現的偏位,甚至附近出現的圖表,但更主要的是以書本的剩餘厚度
去尋找它應當存在的地方,從視覺到觸覺的全面記憶。
 不說別的,就我這樣一堆屁話,佔了好幾頁,常常讓許多人覺得字多很煩
,直接左轉了。但如果是印成紙本,正常字體12來說可能一張A4不到。同時
,電腦為了適讀,字體不會太小,但若是實體書,畢竟書對眼睛的負擔不大
,字可以小一點,這沒有辦法,是載體本身的問題。當需要長篇文字去描述
內容,實體書因為載體的性質,比網路或電腦要容易許多。換個例子來說,
大家寫報告時應該就有感覺,打字打一堆,印出來沒幾頁,當學生的時候可
能會想要放大字體混過去,但如果是找工作寫履歷,心態就會反過來,只想
努力寫更多以表現豐富紮實的內容。
 並不是說哪種載體比較好,而是某些知識在某些載體會有不同的際遇。這
也包含你的閱讀習性,你列的書類全都偏向於即時性與方便性,所以網路比
較適合你。但如果把你的書類往更深的方向探索,例如兩性問題我們推向人
權與社會學,科技類我們能思考天文學與程式語言或生態演進,旅遊類我們
擴大到國際新聞與各國歷史甚至宗教學,勵志類我們看到的許多故事取材於
各種人物史,金融問題我們可以涉獵經濟史與環保議題。當這些項目被細索
的時候,將需要更紮實的內容,有些需求會出現分歧。所以與其說你不喜歡
看「書」,我想應該是你喜歡閱讀的內容,不需要書這個媒介。
 網路是一個方便的工具,它幾乎是最大的書目,給你各種入門,它當然也
可以提供你最詳盡的資訊解釋,不過一方面人眼專注在固定的頁面容易疲累
,一方面我們在情感上認為它是應該要快的工具,網路給人們的習慣就是快
,對它的耐性會降低,而快讀或簡讀容易變成走馬看花的已讀不回,或斷章
取義,對完整的知識表達有負面的影響。
 最後要說,不用責怪書會不會有錯。知識的本質是不斷的發展,發展的狀
態便是改變,對錯常常因為時代而異,知識的活性即是為了有修正的能力。
除非作者很混,不過這也和載體無關,下次不要買他的書就好了。
作者: LosGatos (TACO)   2014-11-25 05:41:00
推!
作者: hhand (Turning a new leaf.)   2014-11-25 06:18:00
作者: titiyao (踢踢德)   2014-11-25 06:25:00
作者: Imbufo ( )   2014-11-25 06:25:00
推這篇
作者: bismarcp (The Stars,Like Dust)   2014-11-25 06:38:00
作者: PoorLoser (廢文製造機)   2014-11-25 06:47:00
不要這麼專業好嗎?
作者: Titac (GAGA)   2014-11-25 06:58:00
推這篇
作者: jadokao (你算哪根蔥?!)   2014-11-25 07:03:00
推專業
作者: beaswallow (四月)   2014-11-25 08:06:00
作者: bigplittlep (yeswin)   2014-11-25 09:36:00
推,這就是原po和原原po差別所在!
作者: vikamirror   2014-11-25 09:53:00
推 我也發現自己偏好買工具性的書但書在表述完整結構的知識仍是不可或缺的
作者: sulcata (親愛的豬鼻龜)   2014-11-25 10:58:00
推~
作者: queenisi (bigstomach)   2014-11-25 11:05:00
作者: momomom (momomom)   2014-11-25 12:03:00
傅柯不用讀的還真不知道怎麼下手
作者: melancholy07 (霧雨)   2014-11-25 17:10:00
推!
作者: papillonnini (脆脆的)   2014-11-25 18:22: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