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覺得教小孩到底該不該用打的or體罰?

作者: success0409 (貢糖新衣)   2014-10-15 03:22:58
體罰和口頭教育應該並行
而且體罰必須要讓父母自身知道自己出力有多重
根據研究
體罰是最容易使動物將事物產生連結的方式
人也是動物,所以體罰絕對也能產生效果
如同小白鼠去吃東西,用電擊方式阻嚇
大概電個一、兩次便會產生效果
使小白鼠不敢再吃那種食物或是接近那一塊有食物的地方
這是很古典的制約理論
但體罰有一個缺點:
如果沒讓受體罰者了解處罰是跟什麼事物產生連結
體罰的阻止效果便會降低
一如前面提到的小白鼠實驗,牠可能是不敢吃該類食物但也可能是不敢接近該領域
而錯誤的體罰則會讓小朋友歸因錯誤:
以為是父母自己想出氣才體罰(即使這也是原因之一)、
以為是自己人格有問題才會被處罰(自尊心低落的小孩有可能會這樣認為)
不論是歸因到怎樣的錯誤想法
小孩都無法認知大人是為了阻止自己做「錯的事情」這想法而執行體罰
所以才會出現小孩子再犯率高的情況
要如何讓體罰和大人想教育的事物確實地進行連結
就是要讓小孩子知道自己犯的是什麼錯
因此在處罰之前,必須要明確地告訴小孩子,他是因為做錯了什麼事情才必須受罰
小孩假如有疑慮或是反駁,也務必要耐著性子解釋清楚
絕不能因為小孩對於處罰內容有質疑便利用長輩的權威壓迫小孩
這樣只會使小孩學習到錯誤的待人方式
另外
要使父母自身也能感受到小孩被體罰的痛楚原因有二:
一是避免父母於體罰的時候因為自身情緒,導致過度的體罰,
畢竟人非聖賢,氣憤時會做出怎樣的舉措難以逆料,可能越打越生氣,越氣下手就越重
再者大人覺得可以承受的力道,兒童的軀體未必承受得住,
沒有「回饋」的機制使施罰者知道出手的力道有多重,
不是超過小孩身體能負荷的程度,就是打不到小孩可以感覺痛楚的程度
前者可能造成無法挽回的傷害;後者則是收不到體罰的作用,使受罰者心存僥倖
順帶一提的是,體罰最好的部位是打屁股或是打手心,
其他的身體部位不易控制力道且容易造成創傷,都不是好的體罰部位
而受罰者必須用自己的手執行,這樣才能收到上述的「回饋效果」
第二個要使父母自身可以感受到小孩痛楚的原因是
這樣也方能讓小孩真正了解到「打在兒身、痛在娘(爹)心」,
父母執行體罰是萬不得已的選擇、是真心為自己好才動手,而非任意為之
(這點其實十分重要,假如小孩覺得父母體罰只是把自己當成出氣筒,
體罰定然無法產生正確的效果)
人的自我理性能夠產生約束
大概要等到上了國、高中之後
(畢竟理性是後天培養,沒有培養理性者,終其一生也無法擁有理性)
再說得直白些
國小之前的人類
不過是聽得懂人話的小動物
「理性」還沒成熟到他人用口頭告誡便可以產生自我規範的效果
最能夠阻止小孩做壞事的方式,其實就是「恐懼」
並且由恐懼之中開始學習如何反省自身過錯
作者: greensh (綠眼)   2014-10-15 03:58:00
推 雖然我覺得討論到後來每個人的「體罰」是什麼都不一樣
作者: churryrain (夜空中最亮的星)   2014-10-15 04:52:00
適當的體罰可以是達成管教目的的手段之一,但根據你的結論似乎覺得體罰是人類成長中不可或缺的? 如果是聽不懂人話的小動物就算了,國小以前的小孩絕對不是只到聽得懂人話這樣…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