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遇到恐怖情人怎麼辦?

作者: selene79616 (豹子)   2014-09-26 00:17:09
這幾天板上很熱烈在討論恐怖情人
剛好昨天晚上收看公視的「有話好說」
主題是「愛不到就毀了你?我的情人好可怕!」
覺得內容還不錯
想分享給大家
節目談到的幾個項目
1.如何辨識我的他/她是不是恐怖情人?
2.遇到恐怖情人我該怎麼辦?
3.我能不能求救?
4.我應該跟誰/如何求救?
5.求救有沒有幫助?會不會讓情況更糟?
6.我是不是恐怖情人?
7.如何避免讓自己變成恐怖情人?
8.情緒無法調適!我該如何求助?
這次的探討的是以幾天前發生的刺殺案件為案例
雖然親密關係中的施暴者是男性大於女性
但節目中的探討方向還是以客觀的角度提供資訊跟求助管道
所以是不分年齡層及性別都受用的~
我看完節目後也有分享給我男友
也讓他分享給他的弟妹們~
節目時間1小時
內容有些資訊滿受用的
有空的人真的可以看看
http://ppt.cc/xWVs
節目的部落格
有整理出節目上的部分文字資訊
http://ppt.cc/OgKG
沒有空看的板友
我有把節目的內容稍微整理一下
可以直接看我的內文
現代婦女基金會的調查
戀愛暴力或是情殺的發生原因
最高比例的是這三點
1.激烈口角爭執(辱罵對方)
2.另結新歡(劈腿/無縫)
3.提分手
這三點的發生是互有關連性的
當雙方在關係中有激烈的爭吵
很容易會開始懷疑對方、互不信任
這時候也很有可能會真的去找別人慰藉
最後就演變到提出分手
其中
提出分手的危險程度
遠遠高出一段有暴力行為的關係(約2~3倍)
意思是 即使原本的關係就存在言語/肢體暴力
但危險程度都還沒有真的提出分手來得恐怖
衍生出的暴力行為包含恐嚇(自殺或揚言殺死對方與親友)、
妨害自由(軟禁)、性暴力等
為何案例中的被害人早有危機意識,卻還是造成憾事?
被害人在事前曾經向外求助
同事、警方、大學老師、雙方家長及自身親友
但沒有得到任何實質的幫助why????
是否只有精神異常者才會做出這種駭人聽聞的事情?
這個案例會被我們高度關注
除了刺殺手法兇殘、變態以外
更加上加害者是高學歷者 且長相斯文(看起來很正常)
加害者自稱有暴怒症
的確 暴怒症是精神疾病的一種
但確實的精神鑑定(生理、心理及環境三方面)還是需要由專業人員執行
不是自己說了算
為什麼曾經接到被害者求助的人
都以為只是說說、沒那麼嚴重?
暴力者的觀察要素有三
1.情緒管理能力
2.壓力因應方式
3.挫折復原能力
暴力者是不分性別
不分年齡的
有自殘傾向的人
或是在爭吵時有威脅對方的言語
顯現出自身的情緒管理不佳
產生不自重以及不尊重人的行為
都是有可能發展成暴力者的
只要你在他/她身邊
對對方的行為有害怕的感覺
就請提高警戒並加以觀察
提早規劃安全分手計畫(後面會提到何謂安全分手計畫)
暴力是相對行為,我們應該如何預防暴力?
在彼此交往的過程
我們難免會有爭吵的時候
在多數的異性戀交往中
男性具有相對的生理優勢
相較於女性更容易產生肢體暴力行為
反之
動口不動手的言語暴力
舉凡冷言冷語、辱罵對方、踐踏對方自尊;輕視、放任等冷暴力
也是親密關係中常見的暴力行為
暴力行為是有跡可循的
如果他會因小事暴怒、摔爛遙控器、搥壞桌子、踢路邊的小動物
就一定會打傷你!
這只是早晚的問題
絕對不要等對方的手打在自己身上時
才發現原來對方有暴力行為!
在雙方的互動中
不要忽視對方透露出的暴力訊息
從對於生活中小事的咒罵、爭吵時的威脅放話等
就要產生警覺
如何避免讓對方變成恐怖情人?
在追求期間
對方的行為是目標導向的
送禮物、請吃飯、請看電影等
應該避免全盤接收
交往以後亦同
在彼此相愛的時候
我們心甘情願為對方付出
但彼此應該維持一個相對的平衡
如果交往中的關係不對等
當感情消逝後
這些曾經有形無形的付出
都會被量化計算
送過對方多少禮物、花了多少錢
到外縣市找過對方幾次、花了多少時間
陪對方同床睡過幾次、花了多少精力(?)
當這些想法萌生
對方無法釋懷
覺得自己被耍了、被利用了
會有都是they欠我的!!!!的感受
因此把自己討債的行為合理化
輕則威脅騷擾
重則種下殺機
發現對方是恐怖情人,我能做些什麼?
案例中的受害者在事發前已經透露出很多求助訊息
都沒能全身而退
在發現事情不對勁的時候
不要以為自己很了解對方
當一個人的情緒陷入瘋狂的時候(愛得瘋狂、氣到抓狂等)
是連自己都無法克制自身行為的
前面提到的是一些小小的預防方法
但當對方已經開始出現暴力跡象時
請密集蒐證
現代人感情交往
也多是報喜不報憂
愛面子 喜歡曬恩愛
當自己遇到這類的事情
通常不敢在第一時間向外求援
除了怕丟臉
也怕被用異樣的眼光看待
更害怕求助之後事情會變得更糟
最後選擇隱忍
讓施暴者肆無忌憚變本加厲
而這些施暴者
多半是狡猾且聰明的
在人前可能是體面又溫柔
但家門一關上就變了個樣
即使受害者向親友求助
也有可能不被採信(因為令人難以置信,認為你是「說說而已」)
節目中提供的求助管道如下
心理諮商管道
各縣市生命線 1995
張老師輔導專線 1980
衛福部男性關懷專線 0800-013-999
衛福部安心服務專線 0800-788-995
台北市生命線協會 2505-9595
北市婦女救援社福基金會 0800-239-595
感情諮商求助管道(具即時性)
113保護專線
110報案專線
求救app
「Help Mee」 有夜店模式與家暴模式
如何讓對方心甘情願接受分手?
來賓提出安全計畫提分手的概念
一段關係要安全結束
必須經過鋪陳跟安排
在親密關係中
最了解對方的人是自己
彼此的相處狀況、對方的暴力影響程度、慣用手法等
暴力的發生是有跡可循的
在尋求協助以前
自己必須先釐清這些事項
以利研擬出好聚好散的分手情境
在協談分手的途中
切勿藕斷絲連、糾葛不清、分分合合等行為
這些情感拉扯的過程容易讓衝突越演越烈
來賓有提到採用拖延戰術的方式
在彼此發生小小衝突的時候
透露出覺得彼此不適合的想法
以漸進式的方法試探分手的可能性
觀察對方的情緒反應
伺機提出冷靜期(我們暫時分開一段時間吧)
在冷靜期的時候
也切勿跟其他人搞曖昧或另尋發展
讓對方覺得你是真的跟他無望
而不是因為有他人介入
在疏遠聯絡的期間可以維持零星的聯繫
但也不要因為對方哀求懺悔就心軟復合
這樣的行為會讓對方認為
原來你不是說真的、你就是離不開我呀、嘿嘿!我這樣盧小小很管用
也讓最後真正想分手的時候
對方的不甘心感就更加強烈
不相信自己沒有辦法挽回局勢(os 你憑什麼不照我想的做!)
因為
以前這樣都管用
這次為什麼不行!
一定是blah blah(自己揣測原因)
太可惡了!我要他付出代價!
在冷靜期
也不要向親朋好友抱怨對方
不要散播對對方不利的言論
既然已經不想跟對方交往下去
再去討論對方的缺點
也是無意義的
反而有可能激怒對方
踐踏對方的自尊
讓自己陷入危機
僅需要讓親朋好友知道你跟對方已經在計畫分手
請親友善盡保護的職責
例如:不要加對方fb/line好友、不要接對方電話、不要暴露當事者的行蹤等
談分手時要怎麼保障自身安全?
節目中特別提到這部分
談分手的場所
絕對不要在自己家中
或是你們同居的家中
更不要在車子裡
在密閉空間裡面
彼此的聲音、肢體都會被放大
有不少案例是被軟禁在家中
或是被要求性暴力(許多情侶都會要求最後的溫存)
連向外求助都沒辦法
或是在車上談分手
被駕駛座的人主導了控制權
非常危險
安全的場景設定為開放的餐廳
(可自由進出的空間)
一定要請友人陪同
這邊的陪同並不是找個彪形大漢隨侍在側讓對方心生恐懼
或是找個異性朋友佯裝自己已經有新對象
這類舉動都可能更加挑釁及激怒恐怖情人
恐怖情人也會想
你為什麼把我們的事情告訴其他人?!
更加引起情緒躁動
建議的做法是
讓親友像便衣一樣
跟當事者在同一個空間(例如上述的餐廳)
但不要被發現是認識的~
在一旁默默觀察
苗頭不對的時候立刻介入
在第一時間採取行動(報警或錄影存證之類的)
分手的理由?
恐怖情人的特質
多半有自尊心崇高、佔有慾強、高度偏執等
在談分手的時候
不要數落對方、嫌棄對方、責怪對方
讓對方知道
不是因為你不好,是我們不適合。
肯定對方的優點
客觀提出彼此不適合繼續交往的原因
降低對方的被否定感
避免對方陷入怨天尤人的情緒中進而做出脫軌之舉
正式提出分手後,對方還是一直騷擾我
經由上述迂迴的分手作戰之後
對方可能還是會苦苦哀求
或是威脅騷擾
如果彼此之間有共同的朋友
建議讓自己退出
避免當面溝通、避免惡言相向、避免激怒對方、避免延續關係
轉由讓對方的親友對對方進行開導跟陪伴
讓對方知道
這些威脅騷擾是沒有用的嚇不倒我der
即使恐怖情人
也需要保護
也需要陪伴
但是這件事情
就讓他自己的親友去做
必要的時候
可以利用上面提到的協助資源
千萬不要孤軍奮戰或是獨自跟對方會合
那些資源有用嗎?
我們最熟知的專線是113
一般認為撥打這些求助電話
可能緩不濟急
或是事後會被修理得更慘
節目中的來賓提到
現在的暴力防治網絡已經滿完整的
只要你選擇拿起電話求助
在他們那頭就已經有相關記錄
也會與當地的防暴中心聯繫
形成一個保護系統
(重點就是自己要勇敢向外求助)
再來提到保護令
常見分為禁制令以及遠離令
保護令的適用規範
可見節目的部落格連結
特別要提到的是
同居的伴侶關係也是適用的
前幾天板上很多恐怖情人的例子
共通點都是跟伴侶處於同居狀態
所以特別提到這個
相反的
若是沒有同居狀態的純粹伴侶關係
則資格不符
至於保護令有沒有用?
有這樣的相關法定
表示在我們的國家
法律的存在對一般人來說是具有規制的效果
但也要這個被規範的當事者
對於權威有一定的服從度
執法的強度才有效果 才有規範的作用
聽起來滿哀傷的
實際上的作用是
如果今天被保護令規範的人
違反了保護令
經報警後就會立刻成為刑事犯罪
需要承擔刑責
也許還是有一些嚇阻作用
我的情緒難以排解,我會變恐怖情人嗎?!
來賓的大學生有提到
在同儕之間並不會談論到這些問題
也不知道如何處理
主持人也有說
他認為
這位刺殺女友的張姓兇手
在面對這些事情的時候應該也很無助
因為我們受得教育
讓我們在性別及情感教育嚴重缺乏
兩情相悅時總是快樂
當要面對分離時往往不知如何自處
強烈的挫折感也不知道如何內心重建
當然還是有點老生常談
遇到問題不要悶在心裡
相信身邊的朋友
相信學校的諮商老師
相信醫院的精神科醫師
勇敢地幫自己尋求出路
作者: IamCuteGirl (CuteGirl5566)   2014-09-26 00:20:00
還好
作者: kklibra (灰飛煙滅)   2014-09-26 00:26:00
很棒的分享!!!推
作者: ohcarrie (藍色潮汐)   2014-09-26 00:31:00
推!!!
作者: almondchoco (杏仁可可)   2014-09-26 00:48:00
作者: DCACTUS (熊貓頻道)   2014-09-26 01:26:00
推 感謝分享~
作者: beyonder (Non,je ne regrette rien)   2014-09-26 01:31:00
比恐怖情人更恐怖就可以了
作者: elle123 (Elle123)   2014-09-26 03:25:00
作者: tracybbb (Tracy Hsu)   2014-09-26 09:09:00
作者: ru899 (爆米花)   2014-09-26 09:28:00
很懇切實用的燈塔文!!!
作者: relevez (揚)   2014-09-26 10:25:00
推!!
作者: ox12345xo (智者長老)   2014-09-26 11:21:00
推~
作者: yingrain (麗莎)   2014-09-26 13:05:00
我認為另結新歡不一定是劈腿或無縫 妳只要跟對方分手後再交了新的對象 對他來說都是背叛 因為他覺得妳就是他的專屬品 無論客觀來說是否分手都還是會這麼認為
作者: bahnhof (火車站)   2014-09-26 14:08:00
推分享
作者: chiehdis (chiehhime)   2014-09-26 15:53:00
推 謝謝你的認真分享!!
作者: minaminojill (hisako)   2014-09-26 21:38:00
推 "糾葛"不清
作者: na1028 (魚兒游)   2014-09-26 22:27:00
推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