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情] 關於服貿 最讓我生氣的事

作者: bravenuworld (美麗新世界)   2014-03-20 19:13:04
※ 引述《ccnoire (熱愛生活 >///<)》之銘言:
: 跟你不一樣
: 我覺得 支持、反對、無作為 都是種個人選擇
: 既然要號稱民主 就該尊重每個人都有為自己做選擇的權利
: 不管是否順你的眼 不管是否跟你相同立場
: 一直抱怨支持服貿的人抹黑反對的一方
: 閣下不也是拿著酸民的帽子 一頂一頂幫反對的人戴嗎?
: 對這現象頗為反感
: 大家能有參與政策的熱情很好
: 但是一邊呼著口號要民主
: 一邊做跟自己反對的人一樣的事情?
: 抱歉 我無法認同...
每個人的確都有「自由意識」,可以「選擇」如何「行動」
:  
: 這幾年 好幾次人民上街頭
: 只看到很多很多的反對跟抗議
: 沒有建議的解決方案
: 最重要的 沒有政治人物去做後續的推動
: 新聞消失後 也沒有人再關心
: 除了增加可以貼上臉書的照片和滿足湊熱鬧心態的爽度
: 我也想知道 這些上街頭到底達成了什麼?
: 一個國家真的能什麼東西都靠人民上街頭來解決嗎?
: 若說 就是體制不健全 所以才需要上街頭
: 那我想問 上過街頭之後 體制改變了嗎?
: 新野百合學運所要的319真相有了嗎?
: 野草莓運動有促使集會遊行法修改嗎?
: 白玫瑰運動有讓法官不適任的檢核方式誕生了嗎?
: 更別提沒有改變軍中制度的公民1985
歷史上更多的例子告訴我們,這只是一個歷程,
沒有這些歷程,就連開始也沒有。
e.g. 非裔美國人民權運動
: 我就是你口中沒興趣也放棄參與的人 因為我累了
: 很抱歉 我的熱情早在看到很多的虎頭蛇尾活動下磨光了
: 白玫瑰活動之後 我不再想去當被政客利用的走路工(個人感受)
: 至少工作還有實質效益 能實實在在讓我的生活好一點
: 這才是我這種平民小百姓真正在乎的
: 另 推薦去看看男版的討論台灣民粹現象文
我想最後一段很值得討論。
試著先從理論來討論看看。
首先必須要談的是歸因。因為手邊沒有書,所以先直接將維基百科部分資訊
複製貼上。
歸因理論這邊很簡單只談 Locus of control。人們對於事件究竟是如何歸因的?
簡單來說,傾向外在歸因者,比較可能的歸因是情境,外在環境等因素;傾向
內在歸因者,可能會以人格特質等因素來解釋。
所以歸因理論也提到,人們會犯基本歸因謬誤(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
,將一個人的行為解釋為其個人特質為所致。
舉英文維基百科的例子來說,有人看到胖子,可能就會認為這是一個懶惰的人,
才讓自己吃的這麼胖。
在這篇文章內,或許有人對於ccnoire所選擇的行動歸因就是這個人怎麼這麼消極,
難怪會什麼都不做,還在這邊發冷水文。
但是對於ccnoire的選擇,或是更廣泛的來說,選擇消極參與/反抗這一次
學生霸佔事件者,真的是因為他們消極嘛?真的是他們不關心嘛?
我想不見得,因為這牽涉到習得無助。
習得無助的實驗告訴我們,消極的行動可能是學習而來的。
在習得無助實驗中,被電擊卻不能停止電流的組別,最後是完全不會有動作的,
行動/行為都轉變為消極。而不像可以停止電流的組別,最後恢復原本的狀態。
不過這個習得無助只是試著解釋一個現象。畢竟,我們也看見過許多例子,
有人可以從習得無助的感受中恢復,有人需要比較漫長的時間和幫助,
有人是完全走不出來的。
因此,或許要到更內在的部份來探討這樣的結果。
我很喜歡舉家暴的例子,因為通常是最容易理解的。
家暴理論有許多種。其中一種有提到暴力週期理論:壓力增加階段、劇烈虐待階段、
溫情懺悔階段。這三個階段在這個國家就是:選舉剛結束許多政策沒辦法實施,
騙大家說還得再研究(e.g. 633);選舉前一年到兩間之間完全擺爛,不進行任何
措施;選舉快到了,捷運通一通,建設終於開工了。到最後,人民又恢復到
第一個階段。
家暴最可怕的是,因為你明白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情,你反而會不敢脫離這個循環。
人即便是在高壓的情況下,卻經常會選擇自己熟悉的模式,而不是對自己有利的
模式。換言之,人是理性思考,選擇利益極大化在許多時候只存在於課本和少數人
當中而已。
的確,近期的運動都看似成效不彰,好像沒有實質的改變。
但這幾次行動似乎都有以「學生」為主體的傾向。
因此問題可以試著聚焦於,為什麼是學生?
目前台灣整體無論各個層面都陷於僵局。
突破僵局最有效的方式,經常不是檯面上雙方所選擇的方式可以開始的。
以現在的例子來說,學生抗議的是什麼?應該是因為程序正義的議題而爆發。
那另一方所選擇的方式當然是要將這股抗議的力量抵消。換句話說,這時候進攻
這側(i.e. 學生)反而是只能選擇防守(i.e. 霸佔),防守方反而是要用進攻的
方式(i.e. 媒體、儒家思想、宗教...)來進攻。
這點有趣的地方在於策略上的選擇到最後不單單是立場上的不同,
而是心理上的運作會有所不同。
一般來說,防守是比較容易的。但是現在真正的進攻方是國家機器,坐擁全國
所有的資源。這變成現在的防守方反而很難守下這場衝突。
變成需要有比進攻方更多的資源才行。這時候時間就變成一個很重要的資源。
所以為什麼是學生?除了時間成本問題外,再來就是學生族群內在是較強大
的。「勞工」長期是習得無助者。而學生通常還沒有長時間這樣的經驗。
畢竟考試雖然問題有很多,但是是現代人人生中「換肉率」最高的一種活動了。
大部分人只要投注時間,就能夠獲得一定比例的結果。即便有人換肉率沒這麼高,
但假設他能夠有無限的時間,最終一定是獲得較高的分數。
這使得學生比較難會有習得無助的問題。習得無助在家暴中經常看見。
勞工階層在長期受暴的情況下,反而內在很脆弱。就像是一個被長期關在
地下室沒有陽光也沒有足夠食物、運動的人,就算有機會逃跑,
也很難有足夠的條件逃離困住他們的地下室。
《危險心靈》中侯文詠將台灣抗爭的循環說的相當清楚。
這本書到現在已經十年以上了,國人卻依然無法從這個循環中脫困。
這說明了,我們需要走出第三條、第四條路。否則這個僵局會繼續
下一個十年而無法突破。
不管是服貿的內容、學生抗爭形式、國民黨的程序正義問題、
「暴民民進黨」這些都是假議題。因為這些都是每個人自己內在的慾望所投射
出來的現象,進一步用「語言」來說而已。台灣人的內在已經脆弱到只能像個
嬰兒一樣,用一種全能幻想的方式,期待一切都是滿足自己的。
而無法真正像個能夠愛、能夠工作的人一樣,讓彼此能夠坐下來好好討論這
個議題。
試著用一點簡單的想法,來理解這個事件。
作者: argyle   2014-03-20 19:33:00
很棒的文章
作者: dogbydog (神秘兮兮神經病)   2014-03-20 19:44:00
能這麼理性思考 謀定而後動就好了 多半就和啤酒男和西瓜刀小孩一樣 朋友一叫就去了 幹嘛不知道
作者: dogbydog (神秘兮兮神經病)   2014-03-20 19:45:00
同儕壓力也是青年好聚集能量的主因喔如果要討論心理學的話
作者: slouming (*slou-ming*)   2014-03-20 22:11:00
推~我也想到危險心靈這本書!!!希望訴求持續堅持不要被有心人操控!!
作者: twogirlk (鈴薯君)   2014-03-20 22:25:00
說得好棒! 推理性思考分析!
作者: Spell16 (曬太陽的翻車魚)   2014-03-20 23:31:00
推這篇!!!!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