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 Lenovo Thinkpad Tablet 10

作者: MichaelKiske (Dr. Stein..............)   2014-10-02 23:48:43
之前的文章有介紹過這台Win 8.1阿痛平板,因為規格好當時又特價399 USD(未稅),所以
非常吸引要去外地工作但是又不想把桌機整台搬去的我。反正我的工作雖然需要跑x86
軟體,但都是簡單的統計與coding,所以阿痛平板應該就綽綽有餘,還可以省下與SP3
之間的價差,錢難賺哦~
不過當時特價沒有說明會持續多久,所以都還沒比價完代買的價格時就悄悄結束了。
原價829 USD,誰會買…XD 不甘心的我心血來潮上ebay找一找,還真不少人搶來
賺價差。評估一下標一台價格合理的跟特價時的代買價差不了多少,就自個兒標了一台。
經過每天在追蹤貨物跟討厭的NCC進口報關手續的日子後,今天終於到貨啦~~
再重新介紹一下本體規格:
CPU: Intel Atom Z3795 (Bay Trail-T QuadCore)
RAM: 4GB DDR3-1066 MHz
Graphics: Intel HD (Gen7)
Display: 10"1 (1920 x 1200) Full-HD IPS 10-finger touch screen
Connectivity: WiFi 802.11 a/b/g/n
Weight: 1.3 lbs (590 g)
Camera: Front 2.0 MP (HD 1080p), Rear 8.0 MP (HD 1080p)
HDD: 128GB eMMC 4.51
Battery: 10 hrs (estimated), MicroUSB AC Input
I/O: Micro HDMI, USB 2.0 x 1, Micro SD slot
Pen & Touch: Wacom & Touch Pen
OS: Windows 8.1 Pro 64-bit
入手價: 18,6xx NTD (含國際郵資、關稅)
首先先來張開箱大合照,內含觸控筆、平板本體、以及電源線(在盒子右邊)
http://i.imgur.com/0VkhWcm.jpg
正面同樣是康寧大猩猩抗刮玻璃,查了一下應該是第三代。
平板背面與筆合照,非睡眠狀態時Thinkpad的i上面那點會發紅光。
http://i.imgur.com/9zwB0yg.jpg
背殼的材質為鋁合金,輕量也幫助散熱,摸起來質感也不差,但無內建支架設計。
電源與Surface RT的電源比較。Thinkpad弄得一整個很像小筆電,跟隨便一捆就收納完成
的Surface RT電源比起來攜帶性較為不佳。兩者都分別貼有Win Pro跟RT的雷射貼紙。
http://i.imgur.com/aOue4iZ.jpg
但優點是線材夠長,可以插進比較遠的插座,此外電源輸入接頭不是Micro USB,而是
聯想自己的接頭。壞處是行動電源不能充,好處是充電速度較快而且USB孔不會因為充電
而被佔用。
剛好有Surface RT就一起排排看(左Thinkpad右Surface RT)
http://i.imgur.com/a2TQJWB.jpg
Thinkpad 10採用16:10的寬螢幕,而Surface RT則是16:9,所以雖然同樣是10"1的大小,
前者就是比較窄,但也略高一點點。雖然還不到SP3 3:2的黃金比例,但對許多人來說
直立模式應該會比較不那麼怪。
不知是否是少掉一部份體積跟用料的關係,Thinkpad 10拿起來又比Surface RT更輕一些
手持的負擔也因此更小。
另外之前看評測時主要提到Thinkpad 10的問題在於螢幕亮度不夠。比較照片中我已經
將兩者亮度都調至最高,可以很明顯的看到Surface RT較亮。也因此Thinkpad 10在強光
下可能會有使用不便的問題,這點有待我日後使用確認XD
Thinkpad 10雖然有著Full-HD的螢幕,但色彩表現也被專業評測指出不夠好。首先螢幕
只能呈現約76%的RGB範圍,此外也有著些許的色偏。因為與Surface亮度不盡相同所以
我沒有附比較圖,但在純白畫面下Thinkpad有微微的偏藍。因此,不要期望將Thinkpad
當作專業的影像編修用平板會比較好。
再來一張上下一起放的。
http://i.imgur.com/UTz1OjT.jpg
由於Thinkpad 10的解析度較高,磚塊就可以放五排,而Surface RT只能放四排。但五排
我覺得其實磚上的字會變得有點小,不過因為三排五排只能擇一,還是選了五排。
http://i.imgur.com/KwWAT9b.jpg
解析度的差異也反映在顯示效果上。下面兩張是相機以最近對焦距離近拍螢幕,何者為
Thinkpad 10應該非常明顯。只能說Full-HD就是讓人很蘇湖。
http://i.imgur.com/XsF2sq0.jpg
http://i.imgur.com/6kBKrJn.jpg
再來就繞著四個邊看一下,首先是左邊(上面Thinkpad,下面Surface)
http://i.imgur.com/K9coyvD.jpg
Surface在左邊有音量鍵與耳機孔,而Thinkpad則是Micro USB充電孔以及以橡膠片蓋住的
USB 2.0插槽。橡膠片是需要用指甲剝開而非按壓彈開的設計,所以在評測之中也被數落
了一番。實際上也的確是蠻難開的。
上邊Surface有突出的電源設計,而Thinkpad則是與邊切齊的電源鍵與旋轉鎖。因為切齊
所以其實也是比較難按的設計。
http://i.imgur.com/1LvmoRx.jpg
右邊Surface有HDMI與USB 3.0插槽,而Thinkpad從右到左有耳機孔、橡膠片覆蓋的
Micro SD以及HDMI。
http://i.imgur.com/Y93CTrs.jpg
下面Surface只有連接Touch/Type Cover的接點,而Thinkpad則有連接鍵盤或多媒體底座
的接點。因為硬體限制所以Thinkpad在本體上只有做USB 2.0,然後把USB 3.0做到了底座
上並輸出為多個USB port以提供更好的擴充性(限有買底座的人XD)。
http://i.imgur.com/sPL90b6.jpg
同時也可以看到Thinkpad與Surface相同都有一個觸控式的視窗鍵,但這個視窗鍵感應的
範圍其實有點詭異,比較接近下面,而且你同時觸摸的範圍需要大一點才能起作用,所以
還在習慣。
其他不帶圖的使用心得:
1. Wacom的觸控也是購買Thinkpad 10的誘因之一,被動式的觸控筆不需裝電池,是否
太輕見仁見智,但我還蠻喜歡筆的重量的。太重拿久了手也會酸。
2. 因為是從地瓜跳阿痛所以升級感很重,在跑flash或是看HD影片時特別有感。
3. Lenovo預載了一堆自個兒的App覺得很妙,但還是通通unpin了,Norton當然也是
反安裝。
4. 只有剛入手全力裝Windows更新與App時有發燙,後續同時安裝Office和開Windows
Defender掃瞄也只有溫溫的。
5. 續航力就專業評測來看是一般般,推測是Full-HD的螢幕較吃電(?)。兩個小時之間
不間斷的上了網、同步OneDrive、下載並安裝Office365、玩flash game、看了幾部
HD短片、Windows Defender掃瞄、畫了四五十分鐘的Fresh Paint,這樣掉了約32%的
電力應該算是還可以接受的程度。
6. 官方規格硬碟為128GB但打開檔案總管後為109GB,換算的奧妙之處。
7. Lenovo出的官方鍵盤底座看評測是說蠻鳥的,因為不論是當底座或合體蓋起來變成
UB的型式,都沒有合體的很緊>/////<。所以就算合體了放進包包裡走一走晃一晃
可能還是會分家,一點意義都沒有。我可能就等10月會出的Universal Mobile KB
當鍵盤唄~
感謝收看<(_ _)>
作者: lancert (本來沒有我)   0000-00-00 00:00:00
本來我也要託朋友從日本帶一台Thinkpad10不過後來看到硬碟是eMMC, 不是SSD就改買surface pro3了就過往thinkpad8的經驗, eMMC的硬碟會拖慢效能
作者: BOPNGU (BOPNGU)   0000-00-00 00:00:00
推XD
作者: charlie20083 (查理)   0000-00-00 00:00:00
這台有全球保? 我弟從大陸代購的MIIX 2 8觸控有問題臺灣聯想連付費維修都不給修反觀我自己的水貨Nexus 7 2013 16G都已經送臺灣華碩因觸控不良換兩次面板了...有全球保就推啦!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