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醫學院的空間行動(2) ◎ 郭佑民

作者: dihelix ( Minne)   2003-04-14 02:35:32
※ [本文轉錄自 NTUMSA 看板]
作者: dihelix ( 另一種充實) 看板: NTUMSA
標題: 展望醫學院的空間行動(2) ◎ 郭佑民
時間: Mon Apr 14 00:40:05 2003
在對未來作一番想像前,讓我們先回顧一下,過去幾年醫學院的校園是什麼模樣?
有過什麼樣的變化?立足現在,然後展望一個願景。
[在直角和直角間,如何找到圓與圓的交集]
有點遺憾但不得不要承認,醫學院的空間是缺少人味的。
我想大部分所有同學都會同意,在基礎大樓內談戀愛,是很沒有情調的一件事。來學校當然不是為了交男女朋友,但是最基本和同學坐下來,好好討論課業或聊天的地方,經常除了大教室就是小教室,走廊上的桌椅多的是埋頭苦讀的同學,也真不好意思吵的人家。而且同學們常詬病醫學院,一間又一間「沒有窗戶的教室」,被空間壓迫得緊緊的,似乎跟外界斷了聯繫,有時候外面下了一場大雨,但我們從清晨到下午都待在這棟樓大講堂內,可能到了要回宿舍時,才赫然發現忘了要準備一把傘。這個例子是有些誇張了,畢竟我們有四樓層的陽光走廊,但是不抵整體的封閉氣氛

回來看我們的門面,挑高三樓醫學院的大廳,的確是夠氣派了,但除了作為院慶、加冠或撥穗、系聯歡如「醫學之夜」扮演起一個禮堂的好角色外,其他大部分的時間,只是一個過大尺度空蕩蕩的空間,比同「陌生人」出出入入的中央車站,但又更陳寂的多。反觀醫院主入口,因為三面緊鄰著各不同機能的住院服務處、郵局、便利小商場,將整個中央活化起來,作為一個入口廣場恰如其分,至於是不是過於「百貨飯店化」,這又是另外一層次的問題了。醫學院校園的天花板高度,大多是過高的不適宜社交距離的,於是乎莊嚴,於是乎冰冷。
[醫學院的好所在]
醫學院還是有著許多可愛的小角落的。
從椰風樸樸的仁愛路,不直接走往醫學院大門,二號館的背後是一片綠意,最先迎面而來的是五株新從溪頭移來的竹子,草地上遍植櫻花,初春時甚是嬌媚,往樹蔭較多的一側低頭看,還會發現那些經常被略眼過去的苔蘚植物:土馬鬃或是地錢。據蕭裕源老師說,有時還會瞥見幾隻神出鬼沒的台灣樹蜥。好幾次想散心時,就隨興在草坪上躺了下來,面對的這幢法式明亮的老建築,真是難得的舒爽。我相當喜歡這塊地方,美中不足的是,常有婚紗大隊才旁邊進行「工事」擾人清閒。然而,卻少見同學或師長的蹤影,「動線不佳」是最大的遺
憾。
那什麼是醫學院來來去去,最忙碌的動線呢?我想非正對醫圖的中庭走廊莫屬了。在這條中庭走廊上,一邊通往醫圖,一邊轉向附設醫院、地下室員工餐廳,又有兩座樓梯向上連接五個樓層的主要教室,
真是名符其實的「八通關」,中午時間人潮尤其眾多。所以,這也是各社團辦活動、廠商擺攤位、學術研討茶會「兵家必爭」之地。在三年前(5.2000),我和一些同學草創午間音樂會,除了前兩次辦在戶外的中庭噴泉花園外,之後都改到中庭走廊這裡,從過去的醫學系學會到今天的院學生會主辦,平均每年辦理六~十次(網址:http://med.mc.ntu.edu.tw/~ams/Noonmusic.htm),提供同學們一個悠閒的午後時光外,也讓許多大隱於市的音樂才子,
有了更多表演的空間。我們賦予這條忙碌的走廊,一個新的名字─「中庭」,中庭也漸漸成為醫學院課堂之間,課外活動的中心。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