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遊記] 關西遊記─和歌山、大山崎、堺

作者: TheoEpstein (Cubs)   2017-10-17 09:33:36
※ [本文轉錄自 Japan_Travel 看板 #1PvDUQJb ]
作者: TheoEpstein (Cubs) 看板: Japan_Travel
標題: [遊記] 第一次使用KTP的高雄出發之關西追星記
時間: Tue Oct 17 00:00:23 2017
(前略)
搭車去和歌山市了,到站後再轉公車到和歌山城
https://i.imgur.com/yrh3hvC.jpg
https://i.imgur.com/NkOQra9.jpg
https://i.imgur.com/ci8Q4a4.jpg
和歌山城是紀州藩,也是德川御三家的紀伊德川家的居所。
這城是在1585年,豐臣秀吉在紀州征伐後,交給自己弟弟小一郎秀長治理,
並由築城名人,換主君比球員轉隊還頻繁的藤堂高虎所建造。
逸話是,藤堂高虎的後代,在幕末的大戰中看到幕府軍不利,馬上轉隊炮打自己人,
被幕府軍諷刺:「真不愧是受到藩祖(高虎)的薰陶啊!」
(「さすが藩祖の薫陶著しいことじゃ」)
和歌山城又名「虎伏城」,因為從海上看起來就像老虎雄據山頭的感覺。
也有「南海之鎮」的稱號,這裡是江戶幕府的西方之要,
南海指的是「南海道」的紀州、四國、淡路,當然也是「南海電鐵」的南海兩字由來。
============中略==================
回車站路上經過千利休屋敷跡,進去逛逛。
這是戰國時代知名的茶人,甚至對文化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結果跟導覽的日本大叔聊了半個小時....或者說當聽眾聽他講了半個小時的利休生平,
大概聽得懂4成吧,講到人名的事件會懂6成,雖然聽到人名我一開始會頓半秒。
像是いしだみつなり,我大概要花0.5秒才會浮現「石田三成」(←中文)
同樣的とよとみ ひでなが、とよとみ ひでよし這兩兄弟也是一樣。
從關原聊到大阪冬夏之陣,再聊回當初堺港被信長收保護費。
大叔完全不在意我是個外國人(一開始我就有表明我是台灣人),
甚至最後還跟我聊起台灣、中國、日本的關係(汗)。
還誇我「真虧你一個外國人,對戰國的人物知道這麼多啊!」
我不會說都是玩太閣立志傳跟信長的野望這些KOEI遊戲學到的!(爆死)
======================
以上是遊記的部份。
另外補充大山崎,這次有經過這邊,但因為是晚上了沒拍到照片。
從高槻市往大山崎,可以發現到市區一下子變窄了,用GOOGLE地圖看更是如此:
https://i.imgur.com/7Wtw9UD.jpg
大山崎這邊就是淀川西岸往京都方向,最窄的地方。
堵住此處可以讓秀吉的大軍無法展開,對防守方應該是有利的。
但也很有意思的,明智光秀的布陣卻不是堵住此處,而是退到円明寺川(小泉川)後面。
https://i.imgur.com/hOajSvp.jpg
事實上也因為這樣,秀吉才有側翼展開的空間來實行包圍。
不在大山崎開戰這點也成了一些討論的話題,像這篇就有講到:
https://senjp.com/yamazaki/#i
"大山崎での合戦を避けた?"
(簡譯:「禁制」的關係,不在這邊開打,說是守承諾但打輸了啥都沒了啊。)
以及跟日本朋友聊天,不管是三十幾歲的還是五十幾歲的,
通通不知道「洞ヶ峠」這個成語,看來這是戰國熟悉的人專用的吧(汗)
=================
另一個關於和歌山城的疑問是。
1619封德川賴宣到這邊,成為御三家也是鎮守西國的屏障。
但去過和歌山城之後,一直在想「為什麼德川家要把御三家放在這?」
作為西國屏鎮,大阪這個衰地是不能用了,可是還有姬路啊。
姬路是外樣大名池田輝政的(是說家康殺了他爸他哥,他抱家康大腿比抱老爸還緊)。
但輝政死了之後也是拆開來,最後姬路給了本多忠勝兒子本多忠政。
唯一想到的理由是紀州太容易產生割據勢力,
放個外樣或是譜代都不安心,參勤交代搞下去搞不好領主又壓不住土豪。
放個自家人同時可以做到控制與壓制兩種效果。 畢竟和歌山的位置實在麻煩。
那邊隨時可以威脅大阪,甚至大和(奈良)一路可以直取京都。
https://i.imgur.com/vOtgfcU.jpg
跟姬路一樣要抓緊,雖然幕末還是崩很快XDDDD
紀州藩最後也是不戰而降而且抱新政府大腿抱超緊。
徳川茂承:我出錢又出兵,你們別打我。(提供1500士兵外加15萬兩軍資金)
...........家康在天之靈不知作何感想(苦笑)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8.64.5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arringState/M.1508204018.A.3EC.html
作者: lonelysin (一目ぼれ)   2017-10-17 10:29:00
作者: Allenichiro (ㄎ水)   2017-10-17 11:16:00
和歌山城櫻花還蠻美的,伊賀上野城有藤堂的頭盔
作者: area8 (海....)   2017-10-17 11:25:00
看來藤堂家的子孫都不敢忘記先祖的風範呢XD
作者: LesBleus (法 藍 雞)   2017-10-17 14:30:00
作者: borriss (松)   2017-10-17 14:39:00
只好猜要卡紀淡水道防外援了(X
作者: Voony (Find way Home)   2017-10-17 15:22:00
作者: rogerxyz10 (啪哩啪啦)   2017-10-17 15:25:00
讓我想到今年四月去日光,在藥師堂聽導覽從頭到尾只聽得懂いえやすのはは…
作者: Aotearoa (長白雲之鄉)   2017-10-18 17:16:00
戰國時代頻繁換主君,不是一件不名譽的事吧是經過江戶時代的武士道塑型後,才這樣認為?
作者: Landius (原來我是漆原派啊)   2017-10-18 18:50:00
高虎跟著秀長秀保父子時間最長,為什麼總是被這樣傳...
作者: yoyodio (廢材毋需多言)   2017-10-18 19:54:00
去大山崎,一定要去山崎蒸溜所啊
作者: yenyikoto (非誠勿擾)   2017-10-18 20:30:00
強烈支持藤堂高虎拍大河劇
作者: sdiaa (桂綸鎂)   2017-10-18 23:55:00
藤堂高虎多數是被裁員才換老闆...
作者: ebv   2017-10-19 09:50:00
打仗時調轉槍頭和換老闆是兩回事吧?
作者: Oswyn (Oswyn)   2017-10-19 12:06:00
通說威力大,司馬史觀影響近代。高虎從未背主,都是老闆垮台或没落後才易主。秀長跡繼秀保早世後為悼主,高虎登高野山,等於引退。是天下人秀吉惜材再三勸說才又出山成為大名
作者: Llingjing (冷劍塵)   2017-10-19 17:58:00
跟演義一樣啊,民間形象流傳更廣
作者: alonzo701002 (宛如飛翔)   2017-10-20 13:37: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