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 2013/12/28 To the Last Man!戰報

作者: DVE (看得神,就得真理)   2014-01-02 21:37:23
PTT好讀版:http://www.ptt.cc/bbs/Wargame/M.1388669848.A.C76.html
BGG連結:http://www.boardgamegeek.com/boardgame/21414/to-the-last-man
參考介紹文:http://war-gamer.blogspot.tw/2013/10/to-last-man-by-fraser.html
參戰玩家
德國:原PO,之前玩過一次1915年劇本、三次1914劇本,均扮演德國,但都沒玩到最後。
協約國:Rosso,遊戲主人。之前和原PO玩過三次1914劇本。
http://cf.geekdo-images.com/images/pic471639.jpg
參考用的遊戲地圖,白點虛線是1915劇本起始的戰線:
http://imgur.com/HiyqWx3.jpg
開局配置照片。德國的軍團數/部隊數/起始手牌數是:7/19/7(另有5個部隊在東
線),協約國則是:13/23/5。
規則補充:TtLM一個地區的我方單位上限是三個,軍團與部隊都算是一個單位,因此一
個地區,我方部隊的最大編組就是滿編的三個軍團。不同國家的軍團,部隊編制的上限
不同,例如德國是5+5,代表德國軍團最多可編制五個步兵單位,五個非步兵單位(如
炮兵、騎兵、雙翼機等)。法國與比利時軍團是3+3,英國軍團是4+4,美國軍團是6+3。
因此三個滿編的德國軍團,戰力通常會大於三個滿編的協約國軍團。
這次是採用1915劇本。遊戲過程講得簡潔一點,但會花比較多篇幅描述自己決策的想法。
原PO和對戰對手Rosso開了三次1914劇本之後,覺得1914劇本德國太強,部隊數目和起始手
牌都壓倒性地佔優。因此這次決定開1915劇本。1915劇本的特點在於:
1. 德國部隊數目比協約國少(21:24),1914劇本是38:27。
2. 德國在東線有三個步兵、兩個騎兵。雖然讓德國獲得1分,但因為部隊token數目有
限,東線的部隊也不能自由移除,這減少了德軍在戰場上能佈署的部隊數目。
3. 德軍已經推進到法國境內,並且全面壕溝化。
以上三點以第三點的影響最巨:對TtLM稍有經驗的玩家,都能體會到維持戰線的重要。因
為軍團數目較少,德國會傾向縮短戰線。尤其是從凡爾登(Verdun)到海岸線,德軍會希
望讓交戰區維持在五個。
http://imgur.com/eptgM73.jpg
1915劇本開局,凡爾登到法蘭德斯的六個交戰區,由上而下(南到北)依序是:凡爾登
、香檳、埃納、索姆、Artois、法蘭德斯。黃框的埃納和綠框的索姆是德軍重點進攻的
區域。
但1915劇本,德軍已經突破到埃納(Aisne)與索姆(Somme)。雖然讓德國獲得兩分,但
也使得凡爾登到海岸線的交戰區變成六個,這代表德國會更難集中三個滿編軍團進攻。相
較之下,協約國在1916年夏天軍團數會達到16個,足以在六個交戰區幾乎都維持上限的三
個軍團。埃納與索姆,也變成一個對德國來說很雞肋的突出部:維持住戰線會讓德軍更難
集兵進攻,但戰線有缺口讓協約國的部隊滲透又後患無窮。
原PO第一次玩1915劇本被打得大敗,1917年協約國就奪回比利時全境。因此這次開TtLM之
前,原PO稍微思考1915劇本該如何開局,結論是:完全不進攻,先把軍團儘量補充到滿編
,並且將四散各地的炮兵集中到埃納與索姆。索姆是協約國起始配置中,兵力最弱的交戰
區,如果能打通索姆到海岸線Boulogne,不只能夠縮短戰線到五個交戰區,同時也能截斷
Artois的補給。
http://imgur.com/SF2pejM.jpg
徳軍原定的作戰計畫,紅箭頭是砲兵調動的方向。調動完成後,以黃箭頭的方向從埃納
進攻索姆,再一路攻佔兩個臨海地區,包圍下方的協約國軍團。
以下,戰報正式開始!
1915年(起始分數15分,平手)
1915年春夏兩季,雙方都很有默契地不主動打進攻牌,專心補兵。德國依照計畫將炮兵慢
慢集中到埃納與索姆週邊,協約國也陸續將新增援的法國和英國軍團移動到前線。1915年
秋天,協約國開始試探性地主動進攻,目標是地圖南側洛林(Lothringen)周邊的德法邊
境。這一帶是德國不想進攻的區域,交戰區幾乎都只有一個壕溝化步兵防守。但如果被協
約國突破了,就能長驅直入德國本土南部的得分區,要調動西線的軍團來救援非常困難。
因此德國都用手牌抵掉損傷。
1915冬天,協約國全面進攻,同時在南部的洛林週邊、香檳(Champagne)、法蘭德斯
(Flanders)發動攻勢。這些都不是德軍主力佈署的地區,雖然都已壕溝化,但部隊的數
目並不多。德國同樣被動地用手牌抵銷傷害,頂住這一季協約國的進攻。在協約連續打出
兩張Offense牌之後,考量協約國手牌所剩不多,德國決定在炮兵與步兵還沒滿編的狀態下
(大約少了一個炮兵、兩個步兵),提前一季動員埃納與索姆的三個軍團進攻索姆。但這
一波進攻骰運不佳,無功而返。
http://imgur.com/iEAvrZw.jpg
1915年概況。紅箭頭與叉叉代表德軍進軍方向與主動發動的戰役。黃箭頭代表協約國進軍
方向與主動發動的戰役。
這一季雙方的損失都不少,手牌也幾乎耗盡。因此生產階段雙方都儘量補兵,手牌只少少
地補充三張左右。
1916(起始分數14分,平手)
因為1915冬天協約國的大攻勢,德國原訂在1916年春天的進攻也取消了。協約國應該也會
收手吧……?沒這回事!因為協約國進攻的區域本來就非德國重點防守,受到的反擊損傷
不算大,因此協約國再度主動進攻。德國依舊吃力地靠著手牌抵銷損傷。連續兩季進攻,
協約國也無以為繼,因此1916年夏天雙方都停火休養生息。
1916年秋天,協約國再次主動進攻法蘭德斯、香檳與凡爾登。這一波進攻協約國打出了
Suprise Attack,讓進攻方比防守方先開火,再次造成德國不小的損失。德國也對索姆發
動反擊,一來一回雙方都沒有佔到便宜。1916年冬天,雙方又停火專心補兵補牌。整個
1916年就是一季打、一季修養的節奏,協約國在多個兵力佔優勢的地點發動攻勢,德國
則是專心進攻索姆。
在南部洛林週邊的戰線吃了虧,原PO終於發現德軍的起始配置也讓南方的戰線過長,因此
主動將兩個在法國領土的步兵,退回德國境內的洛林。協約國也將新增援的英國軍團,移
動到原先防守最薄弱的索姆。1916這一年就如同史實,雙方陷入膠著的消耗戰。
http://imgur.com/RScFIDn.jpg
1916年概況。德國主動將最上方的兩個步兵移回洛林,並持續進攻索姆。協約國則進
攻洛林週邊、凡爾登、香檳與法蘭德斯(由上至下)。
1917(起始分數13分,平手)
1917年春天,從凡爾登到海岸邊法蘭德斯的六個交戰區,協約國幾乎都配置了上限的三個
壕溝化軍團──唯獨埃納這個突出部和邊陲的凡爾登。埃納距離海岸較遠、增援的英國軍
團較難抵達,因此僅由兩個法國軍團防守。德軍的攻勢遂從索姆轉移到埃納。
這一波進攻德軍動員三個步炮滿編軍團,配合1917年開始才能使用的炮兵火力三倍戰鬥事
件卡:Advanced Artillery Barrages,讓協約國駐守埃納的軍團放棄反擊、主動撤退。
但協約國也還以顏色,一方面從索姆調兵反攻埃納,補上了戰線的缺口。同時以兩個英軍
軍團、一個法軍軍團進攻Artois。這波進攻集結了英法的炮兵,以及戰力是一般步兵兩倍
的加拿大/紐澳軍團,同樣打出Advanced Artillery Barrages!
協約國之前在海岸週邊主攻法蘭德斯,自然德國的補兵與調兵也是以法蘭德斯為主,相鄰
的Artois兵力相對變弱,此時只有一個壕溝化軍團(三個步兵)。德國也決定放棄反擊主
動撤退,讓戰線被打出缺口。為了要重新進入Artois,德國將埃納的主力部隊調往和
Artois相鄰的索姆。協約國把握空檔,用一個騎兵連走兩步佔領了法蘭德斯後方的地區、
切斷了法蘭德斯的德國補給。雖然德國稍後就動員了三個軍團反攻Artois,補上戰線缺口
並接回補給。但協約國滲透到後方的騎兵也把布魯塞爾佔了回來,讓德國少了一分。
http://imgur.com/CIcn9CZ.jpg
1917年春季概況。單箭頭為雙方第一波進軍,雙箭頭為雙方為了填補埃納與Artois戰
線缺口,所發動的第二波反攻。
1917年春天的補給階段和夏天,德國和協約國都在盡力補強前一季被突破的埃納和Artois
,重新壕溝化並補充部隊和手牌。1917年秋天,德軍再次全力進攻埃納,發動兩波毒氣攻
勢。這兩次進攻德國骰運不錯,協約國承受不住損失主動撤退。德國也更進一步進佔埃納
西方的Beauvais,並且用一個騎兵佔住。德國在這一季同時打出了Entente Military
Crisis事件牌,消滅三個協約國步兵。僵持了兩年半之久的的西部戰線,終於有了顯著的
缺口。
事實上從原PO以德軍的眼光來看,埃納本身並不是很有戰略價值的地方。如前述埃納是突
出部,在這個地方打出缺口並沒有縮短戰線。雖然埃納後方的馬恩(Marne)和Beauvais
相鄰巴黎,攻下巴黎可以得到六分。但現階段德軍的狀況,根本不允許戰線再拉長到巴黎
。到頭來德軍的目標,還是要從Beauvais往海岸打,包圍法蘭德斯、Artois、索姆三個交
戰區。
http://imgur.com/QWjLo4n.jpg
1917年秋季概況。德軍突破埃納,進佔Beauvais
1917年秋天的補給階段,德國因為埃納會戰獲勝,補給點比較寬裕。在把手牌補充到上限
的同時,也開始將步兵置換成突擊兵。協約國為了打回埃納,也率先補充了戰車。突擊兵
與戰車進攻時的火力是步兵的兩倍,而且進攻時若造成一點傷害,對方的一個單位要強制
撤退,是推進戰線的利器。
1917年冬天,德國其實不想主動進攻:因為1918年春天,德國會增援三個軍團,其中兩個
軍團有滿編的五個突擊兵,到時候再主動進攻也不遲。而協約國在佔回Beauvais後(德軍
騎兵主動撤退),又動員了配置戰車的兩個法軍軍團、一個英軍軍團進攻埃納,並打出毒
氣事件卡。德國在埃納只有一個軍團,選擇放棄反擊主動撤退。但德國馬上又動員稍早撤
退的軍團和索姆的兩個軍團進攻埃納;因為協約國在埃納的軍團沒有壕溝防守、戰力較弱
,也主動徹退。德國依然在埃納只留下一個軍團,吸引協約國再次進攻。協約國進攻德國
就撤退,但下一回合德國馬上就反攻回埃納,逼迫協約國撤退……。雙方就這樣來回了三
輪,直到回合結束,埃納還是在德國的控制之下。
從原PO以德軍的眼光來看,這一輪的消耗對德國明顯有利。雖然雙方都選擇主動撤退,只
會受到戰鬥一開始攻方炮兵開火,與撤退時攻方騎兵追擊的傷害。但因為德國動員的炮兵
與騎兵較多(6:3,2:0),最終協約國比德國多消耗了兩個單位。而且德國害怕的不是
主力部隊硬碰硬(德國軍團編組較大,正面交鋒佔上風),而是協約國進攻德國防守較薄
弱的地區、讓戰線出現缺口。1917年冬季雖然戰線沒有明顯變化,但卻默默累積了德國的
優勢。
http://imgur.com/J1omopo.jpg
1917年冬季概況。協約國奪回Beauvais,之後雙方多次在埃納交戰。
1918年(起始分數11分,平手)
1918年春天,德國增援了17、18、19三個軍團。其中17與18軍團各有滿編的五個突擊兵和
一個雙翼機,反映史實東線停火後,德軍將東線部隊調往西線的1918春季攻勢。19軍團雖
然只有一個突擊兵和一個步兵,但要收拾1917年因為Artois被協約國打出戰線缺口,而滲
透到後方的騎兵,已經綽綽有餘了。德國率先打出了特殊進攻牌「FRIEDENSTURM」,同時
對法蘭德斯後方的Ghent、索姆與Beauvais發動攻勢。
http://imgur.com/htaDx5S.jpg
1918年春季概況。德軍同時進攻Beauvais、索姆和Ghent(由上至下)。
進攻Ghent逼退了協約國的騎兵,同時奪回了布魯塞爾讓分數回到12分。發動進攻的19軍團
戰鬥結束後,也移動到了法蘭德斯。德軍三個步炮滿編的軍團接著進攻索姆,消耗了一些
協約國手牌。但這波進攻的主力,其實是突擊兵滿編的17、18軍團進攻Beauvais。
「FRIEDENSTURM」這張特殊進攻牌在1918年春天後生效,進攻時會增加兩個突擊兵的火
力。德軍這波進攻Beauvais相當於12個突擊兵,成功命中並逼迫協約國軍團強制撤退到臨
海的勒阿弗(Le Havre)。因為協約國大部份的手牌都在這波德軍攻勢消耗掉,協約國只
能被動地將香檳的軍團往西方移動補強戰力。
1918年夏天,美軍第一軍團增援(六步一炮)。但在1918年春天的補給階段,德軍編組了
三個炮兵滿編且有12個突擊兵的軍團。這一季先是從Beauvais調動三個突擊兵軍團進攻勒
阿弗,接著又同時對勒阿弗和索姆發動攻勢。對勒阿弗的進攻,德軍打出了Suprise
Attack,並且獲得驚人的10命中一舉消滅了三個協約國軍團。這不只讓德國分數上升到16
分,還完成了埃納─Beauvais─勒阿弗的包圍網,只要再攻下勒阿弗東北方無防備的
Boulogne與加來(Calais),協約國在Artois和索姆的五個軍團就會斷補,法蘭德斯的三
個軍團也很可能會被包圍殲滅。
1918年秋天,德國用騎兵佔領了Boulogne與加來,協約國也努力將法蘭德斯、Artois和索
姆的八個軍團往南徹。但在德軍的猛攻之下,協約國最終還是被殲滅了一個比利時軍團。
這一季德軍攻下了Boulogne、Artois、加來、法蘭德斯四個得分區,並消滅了一個軍團,
得分增加到21分,距離23分的call game條件不遠了。德軍這一季打出五張進攻牌,在攻
下幾個海岸得分區的同時,也將主力部隊推進到巴黎北方的Rouen和Beauvais。此時德軍
的戰線已經縮短到凡爾登─香檳─埃納─Beauvais─Rouen五個地區。
http://imgur.com/TNMafhw.jpg
1918年夏季到秋季前半概況。夏季(單箭頭)德軍進佔勒阿弗,秋季(雙箭頭)則沿
著海岸包圍協約國軍團。協約國全面往上方(南方)撤退。
1918年冬天,德軍對巴黎發動兩波攻勢,動員三個炮兵與突擊兵滿編(15個)的軍團進
攻,並且打出了兩張Advanced Artillery Barrages(炮兵火力三倍),消滅了巴黎的要
塞和兩個協約國軍團。雖然尚未佔領巴黎(還有一個協約國軍團防守),但消滅軍團獲
得的兩分讓分數達到23分。遊戲在歷時七個半小時後提前結束,1918年冬季,德國獲得
絕對勝利!
http://imgur.com/ZFLkMyk.jpg
1918年秋季後半到冬季概況。秋季(單箭頭)德軍進攻Beauvais和Rouen,冬季(雙箭
頭)進攻巴黎。
http://imgur.com/1XZxipx.jpg
最終盤面(協約國視角)。1918年冬天,德軍消滅六個協約國軍團,獲得23分獲勝。
感想與心得
因為時間緣故,之開TtLM不是來不及玩完提前收場,就是早盤德軍就獲得明顯優勢(
1914劇本)。這次開1915劇本雖然最終德軍大勝,但在前半可說是充分體會了一戰的糾
結。
就我自己扮演德軍的感想,這場1915~1917年前半其實是協約國佔了上風。這段時間協約
國的兵力與補給點幾乎都比德軍多,1916德國打得最辛苦的時候,我好奇地清點協約國與
德國的部隊總數──大約是40:30。協約國對洛林週邊的南部德法邊界、香濱與法蘭德斯
的進攻其實都有收到成效;這些地區德軍防守比較薄弱,但如果戰線被打穿,後果都不堪
設想。尤其是香檳和洛林,若這兩地被突破,協約國只要兩張Offense牌配合騎兵,就會讓
德軍西線的七個軍團全部斷補。
這場遊戲協約國最佔優勢的時間點,個人認為是1917年春天,協約國打穿Artois的德軍防
線那時。而遊戲的轉捩點,個人認為是1917年在埃納雙方一進一退的攻防戰。在此之前協
約國貫徹了「進攻德軍戰力較弱地區」這個策略,給德國帶來很大的麻煩,但進攻埃納卻
是讓協約國部隊和戰力較強的德軍硬碰硬。
戰後和Rosso的討論,我也和他分享了我作為德國的想法:德國最害怕的是協約國進行要塞
化。要塞化的步兵防守戰力會增為三倍(壕溝化是兩倍),如果一個地區協約國有兩個壕
溝化軍團加一個要塞化軍團,德軍即使動員三個步兵與炮兵滿編的軍團進攻,戰力還是處
於下風。埃納攻防戰消耗了協約國的手牌,而協約國原本能用這些補牌的補給點數進行要
塞化。這使得1918年德軍增援兩個突擊兵滿編的軍團後,戰局瞬間就倒向德軍。
這場也是我第一次使用突擊兵,真的非常強力。三個突擊兵與炮兵滿編的軍團,進攻的期
望值是7點命中,打出8~10點命中也不罕見。任何交戰區,都沒辦法承受三個突擊兵滿編
軍團的兩次進攻。但因為突擊兵的造價高,如果協約國有要塞化讓德軍進攻時損耗了突擊
兵,德國就要花更長的時間補充部隊,才能再次發揮同樣強的戰力。這場在1918年之後,
遊戲的節奏幾乎就變成了:德軍發動三個突擊兵滿編軍團進攻→協約國手牌被耗盡→德軍
突擊兵軍團摧枯拉朽。
以我從德軍的角度來看,協約國在埃納被攻下後,比較理想的策略是不需要補上這個戰線
缺口。如前述,埃納本身的戰略價值不高。因為戰線會過長,德軍也不可能從這個缺口直
接進攻巴黎。協約國如果要塞化並且持續進攻南方的洛林週邊與香檳,只要一次爆骰消滅
此地的德軍,德國的布局就會被完全打亂,勢必要大費周章地派部隊回防。
1915劇本德軍的難度比1914劇本高不少。回顧這場的經過,下次如果再玩徳國,我會稍微
修正開局的行動:
1. 把南部洛林週圍法國領土的單個德國步兵,主動移回洛林,建立三個壕溝化步兵防守。
2. 1915還是以補兵為主、先不要主動進攻,但會比較平均地在各處補兵。
若我是協約國,則會利用起始部隊總數較多的優勢,開局優先在洛林附近的法國軍團補
兵,進攻德國南部的領土。以這次的遊戲經驗,協約國在前半要比德國更主動進攻,讓德
國沒有辦法輕易地組成三個步砲滿編的軍團,而要分神去顧德國不想要主動進攻,但也不
能被協約國攻下的交戰區。玩了五次德國,希望下次再玩TtLM時,能夠體驗一下協約國,
嘗試不同的視角:)。
作者: YPPF (Parafield)   2014-01-02 21:47:00
Aisne不是亞琛。亞琛是Aachen,而且在德國境內。
作者: DVE (看得神,就得真理)   2014-01-02 21:48:00
囧了,趕快修改:P。
作者: YPPF (Parafield)   2014-01-02 22:22:00
推詳細戰報~
作者: fraser790221 (觸手控魔法少女)   2014-01-02 22:40:00
To the Last Man好玩~
作者: fenway18 (熱愛紅襪)   2014-01-02 22:52:00
作者: elppanight (Vaner)   2014-01-03 00:04:00
TtLM卡片超漂亮~順問有沒有推薦的追加規則?可惡,突然發現新年首PO沒了
作者: DVE (看得神,就得真理)   2014-01-03 00:19:00
其實追加規則如惡地形、工廠、歷史手牌開局等我都沒有用:P。畢竟只玩過五次,還在熟悉這個遊戲。如果之後幾次玩覺得1915劇本德軍還是太強的話,可能會採用英軍炮兵防守時戰力F2的規則
作者: fraser790221 (觸手控魔法少女)   2014-01-03 00:32:00
諾曼地、市場花園、許特根、亞琛、突出部科爾松、納爾瓦、巴格拉基昂、布達佩斯菲律賓海、萊特灣、衡陽、英帕爾.... 可以玩到吐了XD
作者: richardmcho (Jedi)   2014-01-03 09:14:00
推精彩戰報加策略分析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