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張靈甫在孟良崮之戰為何不守山口?????

作者: jimmy5680 (不太會飛的企鵝)   2019-11-04 03:28:47
: 推 milk7054: 第一兵團25萬人,跟華野27萬人,兵力沒差太懸殊 11/03 23:38
: → milk7054: 但張靈甫突出就變成解放軍殲滅首要對象 11/03 23:43
: → milk7054: 李天霞83師就在青陀寺 11/03 23:51
: → milk7054: 至於第二第三兵團皆配合第一兵團進攻坦埠,距離不會百公 11/03 23:54
: → milk7054: 里 11/03 23:54
: → milk7054: 蔣知道張靈甫被圍,還交代第二兵團王敬久收復錦陽關,還 11/04 00:09
: → milk7054: 在做他的大戰略夢 11/04 00:09
: → milk7054: 最大問題是後方統帥部資訊量太龐大,前線指揮官只能被蔣 11/04 00:24
: → milk7054: 牽著鼻子走 11/04 00:25
參考臺大歷史學報:http://140.112.142.79/publish/pdfs/56/56_05.pdf
劉熙明,〈國軍在孟良崮戰役的指揮權(1947 年5 月)〉
直接看結語第一段:
整七十四師的軍事行動是各級指揮部依據情報所形成的共識,但在此短暫的戰事中,
有調動軍隊權力的顧祝同比統帥部更早獲得前線情報,顧在必須立刻迅速救援的關鍵時刻
,忽略前線部隊情報,又判斷錯誤...(中略)...相對於此,蔣中正是否越級指揮與統帥部
是否洩漏情報,並非關鍵。
這篇論文是認為顧祝同是孟良崮戰役的主要戰犯,老蔣是太晚介入而不是不該介入,兵團
指揮官湯恩伯則是無決定權且與顧交惡。
王敬久距離整七十四師很遠,論文提及此老蔣調動第二兵團時是在確認共軍主力出現之後
,在其他戰場趁機取得成果,並且此時仍尊重顧祝同在孟良崮的指揮而未高度介入。當時
(十三日)國軍普遍仍顯樂觀,論文認為的關鍵點是在14日以後,顧對於戰局情報判斷有誤
,連帶著也誤導了統帥部的認知,使國軍的大規模救援行動晚了一天到兩天。
至於郭汝瑰的情報洩漏,這篇論文也指出郭的通風報信根本趕不上共軍對整七十四師發動
的攻勢,實際上共軍已透過常規方式判斷國軍部署並進行應對,郭對於孟良崮沒太大影響
,不是關鍵。
論文內容上面有網址,以上簡單引述部分。
作者: ejsizmmy (pigChu)   2019-11-04 08:19:00
個人認為除了情報外,還有很重要的因素存在例如有問題的調度.....剛好郭跟劉在的那個位置很好做這件事不過,有個說法是張靈甫不大管調度,因為知道調度有問題
作者: amison (amison)   2019-11-04 22:51:00
其實我比較好奇,先不管敵我兵力和後勤補給的狀況下,上甘嶺和孟良崮哪個對守方比較有利
作者: milk7054 (莎拉好正)   2019-11-04 23:56:00
孟良崮是大石頭,工兵沒法挖坑道,加上沒水致命問題上甘嶺有被斷水源,但運輸補給並沒斷,勉勉強強在生存最低極限
作者: amison (amison)   2019-11-05 20:32:00
我看了一些紀錄片,其實上甘嶺也是大部分是石頭山,差別在於它是38線的戰略高地,故在戰役前已先挖好坑道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