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長征記 (不 不是你想的那個長征) 的啟發?

作者: Nomic ((Nomis))   2018-08-13 03:09:58
※ 引述《moslaa (萬變蛾)》之銘言: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长征记
: 今天偶然知道了這本書
: : 長征記,記錄了公元前400年,希臘僱傭軍遠征波斯帝國的故事。
: : 在撤退過程中,士兵們會按期舉行集會,對當選將軍們的提議進行投票表決,
: : 通過爭辯和討論來決定新的戰術、打造新的武器、並改進現有的組織制度。
: : 當選的將軍們和士兵一起行軍、戰鬥,
: : 而且還要為自己的開銷提供詳細的帳目清單以贏得信任。
: : 他們擁有個人自由的感受,戰士之間關係平等,
: : 主動求戰意識突出,思維靈活並能適應新戰術,
: : 激發出每個希臘士兵內心的力量,
: : 使得這些希臘人以城邦公民的態度進行每一場戰鬥,故而所向披靡。
: 不好意思 我實在沒啥軍事素養
: 只是直覺覺得 怎麼這些描述 好像跟近代對士兵的要求 完全不同?
: 近代講到甚麼是強的軍隊時 八成都會包含 士兵對上級命令毫不懷疑 拚死完成
: 怎麼跟這本書完全相反 這本書的將軍 還是是士兵民主票選咧
: 你能想像我們國軍票選誰當營長 旅長嗎?
: 請教大家 這本古書的軍事思想(史實)
: 對軍事史中的領導統御之術(或這一類) 有甚麼影響嗎?
: 當代軍事學者 怎麼評價這段歷史 (如果不是唬爛)
欸不好意思回一個有點久的文。其實民主國家的軍隊就是要比較強。
「民主」的軍隊是這樣:一支大軍好幾個將軍每日不同人輪班換值(羅馬共和與
古典希臘)、統兵者為臨時任命任期不得超過半年、一年(羅馬共和的狄克推多)、士
兵直接選舉其直接的上級(美國內戰初期與波爾戰爭中的波爾人)。換言之,「民主」
的軍隊要能夠存活,更迭頻繁優劣互見品質參差的指揮官是不能指望的;民主的軍隊
更依賴士兵素質、武器或者戰術上的優勢,而且這些優勢的運用方法必須簡單粗暴,
因為運用的指揮官可能十分低能。也就是說做為工具的軍隊必須能防呆。
專家(職業軍人)的軍隊則有更多空間討論用兵之術,所以,更能夠調動品質不佳
的士兵--韓信所以為名將,因其能驅市人而戰;而且多多益善,不擔心品質問題。
但是這種對用兵術的關注也有其政治上的侷限;「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固然是為
了能夠完全發揮專業,但也有威脅執政當局的風險。春秋戰國以來劇烈的軍事鬥爭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意味著執政者必須冒這樣的風險信任專家,
但當戰爭不那麼劇烈、外部威脅不危及政權的存續時,對政權忠誠度的考量就超越專
業考量,對於「戰爭藝術」(Art of War,「孫子兵法」)的理解也就相應變差了。
作者: taiwanvictor (晟宇)   2018-08-13 08:02:00
大神又回到古典希臘啦!(上一次是不是還在伯羅奔尼撒戰爭史……)
作者: moslaa (萬變蛾)   2018-08-13 13:12:00
推。謝謝回應。
作者: PAULDAVID (oops)   2018-08-13 14:20:00
雖然回的是古典時期 感覺也呼應到那篇粗點心戰爭的文
作者: c22748872 (嚕嚕喵)   2018-08-13 15:07:00
或是說公民軍隊的積極性比較高,跟經濟發展一樣?
作者: davuel (理想與現實之間的距離)   2018-08-14 01:00:00
底比斯聖隊,同性戀,戰鬥力超強的三百人?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