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秦攻百越之戰為何死傷如此慘重?

作者: Fed (讓青天白日普照大地)   2018-04-30 22:55:57
※ 引述《Fed (不及格學佛者和東正教徒)》之銘言:
: ※ 引述《chungrew 看板: Warfare》之銘言:
: : 第一次秦攻百越之戰
: : 《淮南子·人間訓》
: : 「(秦始皇)又利越之犀角、象齒、翡翠、珠璣,乃使尉屠睢發卒五十萬,為五軍,一軍
: : 塞鐔城之嶺,一軍守九疑之塞, 一軍處番禺之都,一軍守南野之界,一軍結餘干之水。
: : 三年不解甲馳弩,使臨祿無以轉餉。又以卒鑿渠而通糧道,以與越人戰,殺西甌君譯吁宋
: : 。而越人皆入叢薄中,與禽獸處,莫肯為秦虜。相置桀駿以為將,而夜攻秦人,大破之。
: : 殺尉屠睢,伏屍流血數十萬,乃發謫戍以備之。」
: : 第二次秦攻百越之戰
: : 《史記·秦皇本紀》
: : 「三十三年,發諸嘗逋亡人、贅婿、賈人略取陸梁地,為桂林、象郡、南海,以適遣戍。
: : ......
: : 三十四年,適治獄吏不直者,築長城及南越地。」
: : 我主要是想請教 第一次秦攻百越之戰
: : 照史記跟淮南子的敘述 秦軍第一次大舉南征 總兵力大約50萬
: : 大約是進攻現今的福建 廣東 廣西等地 兵分五路 如前述資料所記載
: : 但若真的死傷30多萬 意思是死亡率在60%~80%
: : 也太慘烈了吧?
: : 這會不會太誇大?
: : 畢竟在秦朝時期 應該處於青銅兵器成熟時期 也是鐵製兵器的初期
: : 無論如何 秦軍在武器和防具上 應該比南方百越諸部落來得先進吧?
: : 怎麼可能死這麼多人?
: : 再者 一支軍隊死掉60%~80%的人 為何沒有崩潰?
: : 所以主要想請教各位先進兩個問題
: : 第一 秦攻百越之戰死亡30萬人以上,請問大家覺得是否真實?
: : 第二 如果以上為真 那請問究竟為何戰死這麼多人?
: : 真的是史書上記載的原因嗎?
: : 請各位先進不吝指教 謝謝
: 我先前還認真寫過一篇 但後來還沒發文就隨舊筆電掛掉就消失了。
: 簡單地講3大原因
: 一、初期戰術不適應 華北 江淮之地的視野開闊程度當時已相當高
: 但嶺南和福建山多 樹多 不是秦軍能習慣的。所以游擊確實很困擾
: 二、補給問題 由於初期靠人獸沿路轉運 常常供糧不暢
: 靈渠開拓後狀況好轉非常多
: 三、瘴氣
: 古人統稱瘴氣 但其實包括中暑、食物中毒(熱帶邊緣壞很快了 不是北方能想像)
: 重金屬水(南嶺又是特殊金屬礦密集區)、熱帶病(瘧疾為主)
: 因為這些因素 第一次損失慘重 但第二次繳過血的學費後 就順利很多
: 包括用運河運糧 也開始穿著熱帶化 標註乾淨泉水
: 特別重視從楚地帶軍醫或當地合作軍醫等等
回一下自己的文
這篇主要寫的是瘴氣 毋庸置疑地,造成秦軍最大的損失肯定是瘴氣。
因為根據記載(但歹勢 我忘了是那個紀錄) 秦軍不只病死的多,因臥病在床 糧餉缺乏
喪失戰鬥力而被越軍在夜襲與游擊中殺死的不在少數。所以才導致死傷慘重,
減員達60~80%。
但瘴氣在戰史中一直有很神祕且重大的影響,不過瘴氣其實是古人對陌生領域中,
大量人畜病倒及死亡現象發生的通稱(而且通常配合著變化萬千的雲霧或陌生香氣)。
但有哪些瘴氣高度影響戰史哩?
一、瘧疾
瘧疾肯定爲瘴王,許多染瘴氣的旅人士卒進了南方叢林水澤區「或先寒後熱,
或先熱後寒。」這不是瘧疾,甚麼才是瘧疾? 而且多半高發區為北緯25度以南地區,
和近代瘧蚊盛行區相符。至於瘧蚊的殺傷力就不用多說了。以前葡萄牙人初到熱帶
光瘧疾就可以幹掉一半的人。古代許多被流放雲貴廣西的北人甚至被瘧疾滅族。
但也正因南征時瘧疾的肆虐,才會使秦漢時的神農本草經收錄了草蒿,也就是黃花蒿
(屠呦呦因從黃花蒿提煉出青蒿素救人無數而得到2015諾貝爾醫學獎)
秦第一次南征、漢征伐西南、清征緬甸,都因為主帥與軍官不熟習瘧疾威力導致
未戰先死傷慘重。國軍杜聿明更因此在野人山區死掉80%的人。
二、食物中毒
(一)洪水汙染水源:痢疾
古人說「當四五月新水方生,挾澗谷之泥土而來,食之多腹痛泄瀉...此所謂黃梅瘴也」
這不就是雨季山洪,汙染了一般泉水井水,引發的腸胃傳染病嗎? 這之中當然是痢疾
威脅最大。
(二)黴菌滋生
梅雨季節,陰雨綿綿導致黴菌滋生。在萬家嶺戰役期間,北方士兵常吃壞肚子。
因為日軍砲火猛烈,伙夫常常爬了1天多帶來煮好的飯:結果發霉了。
這就是為什麼老芋仔喜歡大蒜 川貴雲湘習慣花椒、馬賽人愛茴香。
其實都是這些香辛料多少有防黴效果,吃久成習慣。
但從北方來的士兵、旅人或士人 可能還保持北方(包括江浙)的習慣:蒸個飯糰、臘肉
帶身上然後就黴菌中毒了。
(三)濕熱腐敗
齊桓公曾經吃周王賜下的胙肉,還再拜而受。小時候我覺得周王真沒良心,路程那麼遠
賜給人家吃...。但我發現我多想了,北方新年前後冷天多、又乾燥,肉哪裡會壞。
但南方又熱又濕,一碗粥、一盤菜放個幾小時就壞了,但北方士卒一開始很可能帶著舊
習慣,然後就食物中毒了。
三、毒水
三國演義提到的啞泉,不是掰的,是真有其泉。
本草綱目拾遺記載有「啞瘴」。雲南大理附近有「啞泉」,清乾隆二年於泉旁立碑:
「此水啞毒,過往之人不可飲」。後來檢驗是砷元素(想想台灣的烏腳病)
另外,從南嶺到雲貴,富含稀有金屬礦,納粹德國也因此和國府合作,但早年就變成
許多泉水不是硫酸銅過量,就是鉀、鈉離子含量異常偏高,甚至合成天然的氰化鉀和
氰化鈉。多喝幾斗就不用去回春堂買砒霜了。除此以外還有許多其他高金屬離子溪泉
多喝幾個月都會中毒的。
四、中暑
北方人對於中暑認識不深。即使到了黃埔軍魂電影年代,還標榜站不住是意志不夠
鍛鍊不夠,媽呀那是橫紋肌溶解阿。番外一提 外省菜高雄口味平均比台北重,
很大的原因是海軍多,從美國人那裏學來,鍋爐間吞鹽片 船上、熱帶要吃口味重
補充電解質。北方士卒剛到南方,常常還穿厚重皮甲:然後就中暑了。
所以古代南方軍隊 後來越來越多除了心口、頭頂用金屬 其他用竹、藤編鎧甲
五、恙蟲病
這個會讓人臥病,但致死極少,但還是會讓北人心生恐懼。你如果懷疑,就穿短袖短褲
在夏天爬一下壽山、高雄觀音山、小崗山、里龍山 你就會體會到當年士卒的苦了
六、最後一個神奇的瘴:高山症
魏書記載和平元年北魏西征軍攻吐谷渾,「九月,諸軍濟河追之,遇瘴氣,多有疫疾,
乃引軍還。獲畜二十余萬」。古代吐谷渾或吐蕃可以長期控制高原區
靠的就是一般人對高山症不熟悉。
依據兵法,兵貴神速,為了不讓高山部落發現,主體文明征伐軍常常自山下急進,
然後就高山症了。當他們看見高山午後變幻莫測的雲霧,聯想到瘴氣。
所以西藏政權在19世紀末 20世紀初失去對喜馬拉雅山脊以南的控制
因為英國人破解高山症後,一方面有車輛運補給,一方面讓英印軍逐步適應,然後藏軍
就變英印軍後膛槍的靶了。
作者: tonist9808   2018-04-30 23:18:00
作者: SPQR1453 (是這樣是那樣)   2018-04-30 23:23:00
不推不行了
作者: defenser (☆機械式天秤☆)   2018-04-30 23:24:00
推好文
作者: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18-04-30 23:25:00
茲舉離先秦較近的魏晉時代 兩本書有提到陌生香氣和毒水 《永昌郡傳》:"朱提郡有堂狼山,山多毒草,盛夏之月,飛鳥過之不能得去"...《南中八郡志》:"永昌郡有禁水,水有惡毒氣,中物則有聲,中樹木則折,名曰「鬼彈」。中人則奄然潰爛"
作者: tony15899 (急速せんこ~)   2018-04-30 23:30:00
飯沒保存好是仙人掌桿菌中毒可能性比較高
作者: YPPF (Parafield)   2018-05-01 00:05:00
推科學分析。不過恙蟲病的嚴重性比原po提的高不少喔。
作者: amaranth (liann)   2018-05-01 01:07:00
恙蟲病報告差異很大,最嚴重的報告是死亡率70%不過統整多篇論文的系統性回顧是估算6%
作者: wwer0916 (wwer0916)   2018-05-01 01:42:00
好文
作者: suker2001 (誠)   2018-05-01 03:34:00
好文推
作者: Euglena (婆娑之洋黑心之島)   2018-05-01 08:07:00
這篇讓我想起以前上寄生蟲學時,老師提到日本血吸蟲在國共內戰時保衛過台灣,不知是真是假?
作者: ccyaztfe (best_troll_tw)   2018-05-01 08:12:00
厲害
作者: gundamwind (ggu)   2018-05-01 09:26:00
國軍十年前還在水裡加鹽片說有防中暑,現在都取消了,原因就是每天吃的有夠鹹,根本不需要另外攝取鹽分。
作者: articlebear (政治真的滿狗屁的)   2018-05-01 10:20:00
作者: reinherd (浣熊提督萊茵哈特)   2018-05-01 12:09:00
推 可否找機會介紹西藏政府如何逐步失去喜馬拉雅山南側
作者: Wangdy (蒙古人)   2018-05-01 13:27:00
作者: AStigma (為誰無盡寫江天)   2018-05-01 14:30:00
好文,對瘴有更清楚的認識了
作者: William3310   2018-05-01 18:54:00
然後就推了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8-05-01 19:01:00
其實也不用毒水,普通池水就能弄死慘古代外來者以前沒有消毒過濾的處理,甚至不煮沸外人對當地第一次接觸細菌沒有足夠抵抗力
作者: a435007 (陣雨)   2018-05-01 19:54:00
推! 優質文
作者: QuentinHu (囧興)   2018-05-01 20:25:00
推推
作者: chienjr (瞭解自己也是很難的任務)   2018-05-01 20:50:00
不過,高山症應該是倒過來,以軍隊強行軍的那種速度還是很慢,反而坐車快速上山才是高山症易發的狀況
作者: hizuki (ayaka)   2018-05-01 21:22:00
異域的當中軍人是當地人,他們遇到的是什麼問題?
作者: iio ( )   2018-05-01 23:29:00
海拔2500以上 一天上超過500就有機會了 用走的更容易高海拔體能消耗快
作者: chungrew (work hard, play hard)   2018-05-02 00:07:00
推 原來生病可以影響戰力這麼大
作者: sdiaa (桂綸鎂)   2018-05-02 00:32:00
平地人剛到高海拔用肌肉決勝負沒兩下就開始喘了 遇到一輩子在高地活動的人 體能完全不能比阿
作者: aborwang (Abor)   2018-05-02 05:18:00
作者: hedgehogs (刺蝟)   2018-05-02 06:26:00
想到之前去阿里山,想說空氣不錯慢跑一下不到200m就喘不過氣了
作者: bob2096tw (瘋狂魔鴉)   2018-05-02 11:33:00
如果用走的就不會高山症那就不會有一堆登山客掛病號了
作者: abyssalpoet (深淵之中)   2018-05-02 11:45:00
用走的就會高山症了好嗎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8-05-02 11:59:00
適應是需要休息過夜停留,越慢越好
作者: AGIknight (我攻速很高喔!)   2018-05-02 12:33:00
作者: birdy590 (Birdy)   2018-05-02 15:18:00
任何方法都無法避免高山症... 當地人一樣也有可能中獎一旦中了, 有效解法就只有儘快降低高度一種但是一般來說戰爭不會到那麼高的地方吧?想體驗高山症的 去夏慕尼搭南針峰索道 中獎率很高~半小時上 3800m, 會呼吸的應該很難完全沒事
作者: lbalo (道貌岸然的偽君子)   2018-05-02 15:31:00
恙蟲病其實致死率相當高 沒妥善接受抗生素治療 致死率60%
作者: baiweilo (一生科科)   2018-05-02 22:05:00
birdy嚴格來說半小時上南針峰那個反應並不是急性高山症不過也是低氣壓造成的
作者: birdy590 (Birdy)   2018-05-03 01:16:00
3800m 對減壓症來說還不夠高啦, 一般不適都屬於高原反應而且上去如果沒有先靜下來休息, 不適感可能還會更嚴重
作者: Galm (水牛)   2018-05-03 16:00:00
長知識~!
作者: ImMACACO (Clean the world)   2018-05-03 19:51:00
作者: yheb88 (yheb)   2018-05-03 22:59:00
我2013年入伍時國軍還是有在水中加鹽片阿 印象很深在傘訓時有一次打水人員因時間不足 沒加鹽片在水桶裡 第一節下課大量灌水後 在第二節下課前我們這隊三十餘人有近十人抽筋不得不提早去找醫官休息...
作者: zeumax (煙灰缸裡的魚)   2018-05-04 00:21:00
帶隊的也沒經驗,其實要慢慢吞嚥,快速喝水也會加速代謝特別口渴的時候就應該慢慢喝,不然加鹽只是避免水中毒而已
作者: silverice ( Ice )   2018-05-07 13:54:00
作者: becseger (思路)   2018-05-09 09:58:00
推,感謝說明。你說得很好。
作者: AKSN74 (AKS-74n)   2018-05-17 08:02:00
高山症啊...想到我幾年前到瑞士搭登山列車上少女峰的時候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