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英美遠征軍的一戰洗禮 [13]

作者: jimmy5680 (不太會飛的企鵝)   2016-09-19 22:36:03
黑桃傑克的野望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與戰後,美國陸軍誕生了四名五星上將,但是歷史上有兩名陸軍特
級上將的位階更在五星之上,其中一人是開國元勳華盛頓(1976年追封),另一人就是約翰
˙約瑟夫˙「黑桃傑克」潘興(1919年晉升)。
由於厭惡美軍早期的資歷制度,老羅斯福總統曾強行直接拔擢數名中下級軍官成為准將,
潘興就是其中一人,他在1905年連跳三級、越過835人,從少校被晉升為准將,擠身美軍
高層。
雖然潘興在日俄戰爭時曾伴隨日軍前往滿州觀察戰爭發展,他顯然並未因而理解未來戰爭
的情形;相反的,他早年在古巴和菲律賓作戰的經驗,再加上他1916年奉命至墨西哥征討
龐丘˙維拉(Pancho Villa,一名墨西哥軍閥)的過程,使他堅信美軍應追求運動戰,以大
量的輕裝步槍兵為主力。
潘興的思維並不是個案,相反的,美軍在1917年參戰時絕大多數的中高階軍官都極度忽視
火炮和機槍的重要性;美軍的野戰炮兵更是1916年墨西哥遠征時受害最深的兵種,當時為
了籌集寥寥無幾的兵力,炮兵的訓練營和委員會遭到裁編,導致訓練水平向下沉淪,但是
他們並沒有在墨西哥遠征中發射任何炮彈,因此也沒能從實戰中學到任何經驗。
1917年參戰時,美軍的野戰炮兵只有408名軍官和8,253名士兵,其中僅275名軍官服役超
過一年,並且沒有任何實戰經驗、教範停留在六十年前,訓練更僅限於基礎教學。當西歐
陸軍都在一次作戰中發射數以百萬計的炮彈,美軍炮兵還在強調節約彈藥,而且在軍中被
視為次等兵種。
儘管有著脫離現實的戰術思維,潘興卻不是笨蛋。1917年五月,美國參戰一個月後,潘興
就以國會任命的最高指揮官一職來到西歐,他很快就親眼見證先前那些美國駐外武官與軍
事觀察員所提到的慘烈戰事以及巨大火力。
1917年七月第一個禮拜,潘興向美國政府要求在明年送來至少一百萬人;一周後,他更警
告華盛頓當局應計畫派遣至少三百萬人。潘興仍認定野戰才是最重要的戰爭型態,但他也
不得不承認在西歐戰場上,美軍必須裝備更多的輔助兵器(美軍當時認為步槍之外的都是
輔助)。
AEF總司令潘興得到的評價與BEF總司令黑格頗為類似,兩人都是頑固的保守派,蔑視前衛
的先進武器與戰術,戰略眼光也都很平庸;然而,這兩人也都有非常優秀的組織能力,在
軍中享有高度的威望,而且能夠給予屬下一些發揮空間,讓新的戰術思想能夠萌芽。
潘興計畫把AEF組織成28,000人的方塊師,每個師下轄兩個將近8,500人的步兵旅,一旅下
轄兩個團,每團編制為3,800人(承平時期的三倍),步兵連則有250人(承平時期的五倍);
步兵師還有一個5,055人的炮兵旅(下轄三團)。
相較來說,1918年的西歐步兵師編制通常只有15,000人,實務上英軍步兵師平均僅11,800
人,法軍步兵師平均11,400人,德軍步兵師更只有平均12,300人,英軍的加拿大師和澳洲
師以及法軍的第一摩洛哥師比較大,超過兩萬人,但仍小於AEF步兵師。
潘興等人會建立這麼大的方塊師有其特殊原因,第一是老練軍官不足,所以盡可能減少所
需要的高階軍官,第二是美軍此時仍強調以厚實的兵力實施長達數天的攻擊,步兵師需要
在得到輪調前有辦法承受傷亡。
在新的AEF步兵師編制中,主力依然是將近13,000人的步槍兵,但是每個師的炮兵旅都有
48門野戰炮(兩團)和24門重榴彈炮(一團),還有一個裝備12門六吋迫擊炮的迫炮連。每個
步兵團都裝備192挺自動步槍、16挺重機槍、6門三吋斯托克斯迫擊炮和三門37mm炮;師指
揮部和旅指揮部都另外直轄一個機槍營(一營64挺機槍)。
美軍的工業能力在1917年的時候沒辦法迅速轉換為軍事用途,但是美國很有錢,而英國和
法國的軍事工業能力已經提高到超出需求,所以美國可以用大把的鈔票去和英國、法國買
武器(或者用工業原料來換);此外,美國也在參戰後很快就開始整頓自己的工業體系,戰
爭結束前開始有小成,開始生產比較多的各類武器。
為了補充裝備的短缺,美國使用了之前英國外包到美國的P14恩菲爾德步槍(反正生產線都
蓋好了),並且向英國和法國購買了大量的機槍、火炮、自動步槍、坦克、飛機。雖然美
軍對英國和法國提供的武器有不少怨言,由於一開始缺乏國產裝備,也只能將就著用,有
比沒有好。
美國在參戰後很快就開始實施徵兵制,兵力擴展非常迅速,不過美軍缺乏幹練的軍官,所
以有不少訓練上的問題。幸運的是,英國和法國都很樂意派遣軍事顧問和教官,法國更很
快就派出許多軍官到美國指導;更重要的是,美軍跨洋抵達法國後,當地的法國教官更是
毫無短缺,可以提供嚴謹的教學,還能和法軍一起訓練。
陽奉陰違的法國教官
美軍的高層非常厭惡塹壕戰,潘興曾多次下令要部隊多練習野戰戰術,反對把美軍完全交
給法軍教官來訓練;然而,欠缺老練軍官的美軍不得不仰賴法軍教官的教學與訓練,很多
中下階的美國軍官在這樣的環境下很快就開始往法國教範靠攏,而在中上層級的軍官之中
,也有不少人在接受英法軍事顧問的教學後頗有心得。
1917年,隨著各國開始能夠有效的互相突破陣線,野戰戰術確實重新得到注目,但是戰前
各國曾設想的運動戰並沒有出現;相反的,1918年的野戰主要是在戰壕之間進行的陣地戰
,屬於半開放戰場而非真正的開闊地。
當潘興下令要部隊多訓練野戰戰術時,他指的是積極調動的運動戰,不過法軍派來的教官
卻主要讓美軍練習陣地戰,如此的陽奉陰違讓美軍對戰鬥有著更好的準備,卻實際上是違
反了AEF總部的用意。
AEF的單位會先在美國本土訓練,然後前往法國與法軍一起訓練。在法國訓練的過程有三
個階段,第一是基礎訓練,讓美軍熟悉武器和裝備,特別是很多美軍被配給到法國提供的
武器,需要重新適應;第二是前往「安靜」的地段駐守前線,體驗低強度的戰鬥;第三是
重新輪調到後方,檢討駐守前線時遭遇的問題,並且演練部隊之間的協調性。
儘管法軍教官苦口婆心的傳授給美軍炮兵的重要性和步兵戰術對於火力的仰賴,美軍高層
的保守觀點仍造成一些影響,潘興堅持提倡積極主動的攻擊精神,並且強調美軍將以勇猛
的衝殺來一舉突破德軍的防線,把戰鬥推到開闊地上,使戰局變回運動戰。
從正面角度來看,美軍高層的態度使AEF仍能保持比較高度的積極性格,並有部分軍官試
圖融合法軍戰術與美國思想,形成比較全面的省思;但是從負面角度來看,對運動戰的幻
想使美軍沒有完全理解攻堅時的要領和貿然突擊可能會造成的損失。
英軍、法軍同樣不喜歡塹壕戰,他們都很樂見把德軍推到開闊地,也嘗試了很多次這麼做
,問題在於就是辦不到,所以他們才會開始研發越來越縝密的塹壕戰術,少數美軍將領卻
始終沒有理解現實。
美軍從一開始就有了法軍的諄諄教誨和細心培養,打下了很好的基礎,但是美軍高層必須
親身體會戰爭的殘酷,才能完全走上正軌。
BEF的機械化爭論
英國首相勞合˙喬治在1917年對BEF非常的失望,因此決定把重點放在中東,並且決定增
加對義大利陣線的援助,這樣的決定使得西線英軍的兵力下滑;同時,法軍持續要求BEF
防衛更長的防線,以舒緩法軍的壓力。
此一結果是,進入1918年的時候,BEF的兵力越來越少,防線卻越來越長,陷入兵力捉襟
見肘的窘境。BEF總司令道格拉斯˙黑格一直希望能發動攻擊,但是內閣的反對與戰略上
的困難使BEF必須轉入防禦。
BEF在這種情勢下開始重整戰力,相較於一年之前,BEF的非戰鬥人員已經有了大幅的增長
,但是戰鬥兵力卻出現下滑。英軍為了減少編制的缺額,將步兵師從12個步兵營縮編為9
個,實施了廣泛的整編和重組,雖然長遠看來有正面的效果,短期內卻使部隊的士氣和協
調性下降。
在此同時,剛成為彈藥部部長的溫斯頓˙邱吉爾以及BEF內部的「機械派」挑起了激烈的
論戰,倡議增加坦克的產量與裝甲部隊的規模,以黑格為首的「傳統派」則認為步兵才是
關鍵,坦克只是輔助用途。
雖然黑格和GHQ(總部)一直嘗試把坦克部隊限制在一定水準以下,倫敦當局卻比較支持裝
甲單位的擴編,也持續推動坦克部隊地位的提升,試圖讓坦克兵種的軍官進入高層,以及
讓坦克加入常規的演習之中。
事實上,英軍對於裝甲部隊的觀點可以分成四個類別,第一是狂熱派,他們認為坦克是爭
取勝利最主要的武器,包含富勒這樣的坦克軍官、邱吉爾這種內閣官僚等人。
第二是中上程度的支持者,他們認為機械化作戰可以打贏這場戰爭,但是坦克必須要和其
他兵種緊密配合才有用,不少中高階軍官持這種觀點。
第三,保守派,這些人認為步兵和炮兵才是最重要的兵種,坦克只是輔助用途,他們大部
分是總部內的參謀和高階軍官,也包含了BEF總司令黑格。
第四,無意見派,這些人觀點比較謹慎,但是如果能親自經歷一場成功的裝步協同作戰,
就很容易轉而支持坦克。
由於內閣官員和基層部隊的支持,坦克在英軍內部的地位畢竟逐漸提升,但是保守派軍官
直到戰爭結束前都仍在抗拒坦克的大規模裝備與運用。
其實不只是坦克,英軍內部在1917年曾提案設置軍指揮部的機槍參謀,負責協調各軍的機
槍部署,但後來竟遭總部反對,幾經爭取才有一些職位保留下來,此與坦克所遭遇的抗拒
是非常相近的問題,英國遠征軍總部從一開始就不樂見機槍和坦克形成獨立兵種,以免爭
搶到步兵的地位。
英軍在一戰期間把機槍和坦克轉變為獨立兵種的策略確實給予BEF一些訓練上的優勢,但
是兵種之間的對立造成了陸軍高層的抗拒卻是始料未及的後果。
就在英軍內部還在爭吵戰爭的趨勢時,俄國已經退出了戰爭,德國則開始籌畫一場大規模
的西線攻勢,意圖在美國遠征軍形成威脅之前盡早擊敗英法聯軍。
(待續)
作者: nickro1990   2016-09-19 23:08:00
推,美金戰士即將到達戰場是說美國人來打歐洲人的戰爭還要付錢買武器,乾脆不要管被炸的船就好
作者: qlz (())   2016-09-19 23:21:00
美國鄉民被打臉怎麼可能不管,這是面子問題
作者: yoyodio (廢材毋需多言)   2016-09-20 00:05:00
有犯大美利堅者,殺無赦!
作者: gsx56840 (拉屎哥)   2016-09-20 00:08:00
其實美國政府內部早就在想辦法參戰了盧西塔尼亞號被擊沉只是讓他們有名正言順參戰的理由而已齊默曼電報也是這兩個事件的主要功能就是讓反對派閉嘴把美國人的鄉民魂點燃
作者: aaagun (A槍大叔)   2016-09-20 00:19:00
米國來這邊主要是要讓德國佬知道什麼叫做砸鈔票打戰
作者: goodgodgd (快叫我小白兔)   2016-09-20 01:10:00
犯我阿美利加者,雖遠必誅
作者: kenny112402 (kenny112402)   2016-09-20 05:56:00
火砲只是輔助XD
作者: roseritter (滿城皆帶閃光彈)   2016-09-20 08:43:00
勇猛的衝殺,我還以為是二戰某國勒
作者: chuckni (SHOUGUN)   2016-09-20 09:26:00
目前美國的思維跟二戰日本蠻像的啊,看起來馬上要被機槍洗臉了
作者: wuchianlin (chianlin)   2016-09-20 09:49:00
雖然軍官水準不行,不過他們有錢雖然武器不好用,可是美國人有錢
作者: diablo81321 (流月城七殺提督)   2016-09-20 10:09:00
潘興也是把日俄戰爭當教科書看的 不意外就是
作者: PAULDAVID (oops)   2016-09-20 10:17:00
區區50個人的營能幹嘛?值不了戰備排不了哨,上不了靶場,甚至營區打掃都搞不定(錯亂)潘興是不是假裝沒看見底下陽奉陰違啊?一個擅長組織的主管,不大可能完全不知底下人偏離自己的號令原來是50個人的連喔...這個我就有試過了,可以活但是頗為痛苦
作者: wittmann4213 (玄武岩)   2016-09-20 10:37:00
法:反正美國錢多人呆,正好叫他們買走剩下的朽朽輕機槍
作者: PAULDAVID (oops)   2016-09-20 10:53:00
法:這裡有一批商城神裝限時特價中,好便宜的~口桀口桀
作者: diablo81321 (流月城七殺提督)   2016-09-20 11:06:00
潘興自己也還在試誤吧 好在美國國力夠他試
作者: ImprovingMe (改善自己)   2016-09-20 22:16:00
有可能是所有的相關人員都在想要試誤,潘星特級上將只是他們中好的具體代表,不然不會被封為特級上將。
作者: mackulkov (跳舞好啊)   2016-10-08 17:14:00
Charchar是設計超前衛的神兵啊
作者: LUDWIN (暑假已經過完了)   2016-10-18 00:43:00
我隔壁的基幹營就是50人的營啊,那年代就有連長站安官了XD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