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淮軍志&清季軍事史論集》心得[6]

作者: jimmy5680 (不太會飛的企鵝)   2014-09-24 00:00:24
這篇把練軍的建立經過和湘淮軍沒有「營」以上正規編制的原因稍微介紹一下,心得就先
到此,還有興趣的建議去找原書來看囉~
當然,如果還有問題,我也還是會從書裡或網路上試圖找答案。
如果說太平天國摧毀江南大營,使綠營精銳盡喪,給予湘軍崛起的機會,英法聯軍打入北
京則是導致清廷建立練軍更直接的原因。
英法聯軍退出北京之後,大清朝廷認為與其任由地方軍擴編、危急時勤王,不如盡可能增
強京師周邊的中央軍,以便「強幹弱枝,無尾大不掉之患」。因此,練軍的出現,最主要
的原因是「保衛中央政府」、「抵抗外地入侵」。
上述的政策萌芽於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剛退兵的時候,隔年(咸豐十一年)就開始
了此一計畫,和俄國商議合作事宜,由俄國提供鳥槍一萬支(用送的,我猜是過時武器),
並派遣軍官訓練清朝挑選出來的士兵。
然而,清朝在最早一批武器(兩千支鳥槍、六尊炸炮)抵達後,因為種種誤會(俄國運送太
慢)、勘查官員不專業、中俄外交糾紛等等問題,向俄國提出取消計畫的要求,練軍的第
一步胎死腹中。不過,俄國還是把一萬把槍都送給清朝。
又隔一年,英法聯軍準備撤離天津,當地洋商害怕防務空虛,向清朝要求自行招募勇營,
朝廷當然拒絕,但是決定重啟計畫,讓英法軍官訓練京兵兩百人和天津兵勇數百人,武器
則使用前一年俄國送的洋槍。
同治元年(1862年),總理衙門、直隸總督派京兵一百二十人(從禁旅八旗各單位挑選)和天
津大沽兩處防營選出的六百二十人到天津,交給英國軍官訓練。英國人後來又要求加派京
營三百六十人,清朝於是又派了三百七十六人。
英軍三個月後離開天津,只有少數部隊移到大沽,這批最早的天津洋槍隊於是改在大沽訓
練。
然而,英國人和法國人意見頗多,不斷向清朝要求擴大編練規模、增加編練地點,給予總
理衙門相當大的困擾,原本是為了增強京畿防衛而西化,卻變成以西化為唯一目標。
1862年,常勝軍首領華爾陣亡,英法外交官又向清朝建議繼任的軍官,頗有干涉主權之勢
,終於讓清朝感到不耐,決心自行組織有效的新式部隊,不要再完全交給外國人來統籌。
1863年,曾在上海多年的薛煥被召回京師,並提供了他關於練兵的執行建議:在直隸設四
鎮、各練兵一萬人,京師神機營增添兩萬人,由各省負擔薪餉和軍費支出。
註:
薛煥之所以被召回,是因為他在上海、江蘇長年接觸洋人,而且和常勝軍淵源頗深,對於
新式部隊或有較深體會。
朝廷把這一計畫交給直隸總督劉長佑處理,但是劉長佑和薛煥意見相左,認為「廣募不如
簡練」,不想要另外砸大錢,打算把綠營精實化以遷就綠營低廉的薪餉,設計出練七軍的
辦法:
直隸綠營挑選步兵12500人、馬兵2500人,500人為一營,五營為一軍,每軍配馬隊五百,
總共有中前左右後五軍。另外增添一千馬隊、四千步隊,由湖南招募和直隸挑選,分成二
軍。總共七軍,在保定、河間、正定、大名、威縣、宣化、天津訓練。
這就是練軍正式的起始,但是劉長佑在細節上頗多退步,像是練軍從當地防軍挑選、平時
分汛、定時集合操練,只是把綠營換個編制,仍是在敷衍。
註:
劉長佑是湘軍重要將領。
劉長佑練兵三年無成,遭到恭親王責罵,不得不上緊發條。1866年,他改成練六軍,每軍
兩千步隊、五百馬隊,在遵化、易州、天津、河間、古北口、宣化訓練,訂定了十五章共
一百五十幾條規定,駐防著重邊境、集中駐紮訓練、嚴飭各省交錢、確立營制組織,並首
次創造「練軍」、「練餉」的名稱。
劉長佑的練軍營制是每軍2500人,分成前後左右中五營、四步一騎,設總統官一員、文翼
長一員、武翼長一員;每營五百人,分成前後左右中五哨,設管帶官一員、幫帶官一員;
每哨一百人,分成四隊,設哨官一員;每隊二十五人,分成五伍,設隊長一人;每伍五人
,選一個當伍長。
劉長佑的練軍營制如下,所受批評是武器太過雜亂:
前哨、左哨、右哨、後哨
一隊 抬槍X12 兵X24 隊旗兵X1
二隊 馬槍X24 兵X24 隊旗兵X1
三隊 長矛兵X10 把刀兵X10 藤牌兵X4 隊旗兵X1
四隊 馬X25 馬上小槍兵X8 弓箭兵X8 長矛兵X8 隊旗兵X1
中哨
一隊 洋劈山炮車X4 洋劈山炮X8 炮兵X24 隊旗兵X1 (一車二炮)
二隊 洋劈山炮車X4 洋劈山炮X8 炮兵X24 隊旗兵X1 (一車二炮)
三隊 洋開花炮車X2 洋開花炮X4 炮兵X12 馬槍兵X8 長矛兵X4 隊旗兵X1 (一車二炮)
四隊 馬槍兵X8 長矛兵X4 金鼓旗兵X4 執旗游兵X4 頭旗兵X4 隊旗兵X1
劉長佑六軍體制之後,重新取得恭親王的信任和支持,但是他在能夠運用剛取得的大筆資
金之前就在1867年離職,直到1869年曾國藩上任,練軍才有人執掌軍務。
曾國藩認為劉長佑的厚厚一疊的練軍營規「文法太繁、官氣太重」;體制從總督下到總署
、戶部、兵部層層檢視,權限分散、各單位都難以執行;士兵分別來自綠營各單位,而練
軍的軍官缺乏權限來賞罰,成員很難有情感聯繫。
曾國藩只想出上述三點的前兩點的解決辦法,也就是把營規營制都勇營化,後來又提出兩
點:增加長夫(工兵)、調南省之將練北省之兵,這就讓練軍變成了湘軍的翻版。
曾國藩的練軍營制(可以參見第四篇,和湘軍幾乎一樣):
什長1正勇10伙勇1 一隊火器┐
什長1正勇10伙勇1 二隊刀矛┤
什長1正勇10伙勇1 三隊火器┤
什長1正勇10伙勇1 四隊刀矛┼─哨官1哨長1護兵10 前哨─┐
什長1正勇10伙勇1 五隊火器┤ │
什長1正勇10伙勇1 六隊刀矛┤ (同前哨) 左哨─┤
什長1正勇10伙勇1 七隊火器┤ │
什長1正勇10伙勇1 八隊刀矛┘ │

什長1親兵12伙勇1 一隊洋劈山炮X4┐ │
什長1親兵10伙勇1 二隊刀矛 ┤ │
什長1親兵12伙勇1 三隊洋開花炮X4┤ │
什長1親兵10伙勇1 四隊刀矛 ┼─哨官1 親兵 ───┼ 營官
什長1親兵10伙勇1 五隊火器 ┤ │
什長1親兵10伙勇1 六隊刀矛 ┤ │
什長1親兵10伙勇1 七隊火器 ┤ │
什長1親兵10伙勇1 八隊刀矛 ┘ │

什長1正勇10伙勇1 一隊火器┐ │
什長1正勇10伙勇1 二隊刀矛┤ │
什長1正勇10伙勇1 三隊火器┤ │
什長1正勇10伙勇1 四隊刀矛┼─哨官1哨長1護兵1 右哨─┤
什長1正勇10伙勇1 五隊火器┤ │
什長1正勇10伙勇1 六隊刀矛┤ (同右哨) 後哨─┘
什長1正勇10伙勇1 七隊火器┤
什長1正勇10伙勇1 八隊刀矛┘
(火器先用抬槍或馬槍,之後改用洋槍)
(PS : 我懷疑寫錯了,要不然有兩哨應該會抗議差別待遇)
曾國藩矯枉過正,把劉長佑原本訂定的「軍」這個層級去除,讓統領變回沒有固定兵力的
情況,無異於倒退;而在北方的直隸省仍編制每營一百五十人的長夫而非長夫與車輛並重
,同樣是習用舊制的成見。
練軍的薪餉比綠營高,比湘淮軍稍低,各軍階的薪水比例和湘淮軍差不多。可以說曾國藩
的練軍就是窮人版的湘淮軍。
註:
要注意的是,綠營的薪餉看似很低,但是只看規定不準,江南大營崩潰之前給的實際薪餉
就比湘軍還要高,可見各地區、各時間給餉狀況不同。
後來李鴻章接掌直隸,練軍營制並未大改,但是增添來自淮軍的教官,直隸練軍逐漸變成
淮軍的分支;其他各省也在此時期陸續建立練軍,但是成效有限,遠不如直隸練軍。
練軍的意義,在於清朝中央政府開始自行革新軍制,一個很有趣的事情是練軍的上層是總
理衙門,不是兵部,可見練軍的預設敵人實為外國而非內地叛軍,目的是為了戍衛京畿。
因為保守派掣肘、執行上的困難、中央政府強幹弱枝的政策等等諸多原因,湘淮軍首領無
法把綠營全部砍掉,只能以強化綠營的策略去挽救國防,其成品就是練軍,但是綠營已經
太過腐敗,這種政策類似敷衍之策。
另一方面,一開始曾有的洋人練兵在同治五年(1866年)之後陸續被終止,但是洋人練兵雖
可被視為練軍的濫觴和契機,洋人練兵的結束卻和練軍的建立沒有關係,單純是中外交涉
太過麻煩而已。
至於為何湘淮軍沒有營級以上的編制,書中也有整理:
一、創立時本來沒有規劃要成為那麼龐大的體制
二、一開始只有營級就頗有效,習慣了
三、勇營畢竟仍被視為非正規軍,朝廷不願意看到龐大體制,勇營本身也為了避免猜忌而
沒有建立大體制
四、初期的統領最多也才幾千人,後來兵力擴編之後自己成為方面統帥,底下再由各大支
統領統帥,並沒有設立中間分統的必要性。
簡單來說,就是習慣了、怕發生問題、以前這樣就夠了。
作者: defenser (☆機械式天秤☆)   2014-09-24 00:23:00
最後一句話讓國軍完美繼承
作者: ChoshuArmy (長州軍閥)   2014-09-24 00:38:00
六星更凌駕之
作者: BillHuang (能登かわいいよ能登)   2014-09-24 03:11:00
外交部警衛總團XD
作者: saltlake (SaltLake)   2014-09-24 03:40:00
外交部發言人表示:外交的推廣必須建立在軍事實力上
作者: darktiticat (飛天貓)   2014-09-24 08:37:00
最後一句精隨XD
作者: liuyushyr (數字先生)   2014-09-24 10:47:00
最後一句精隨XD
作者: yakifone (復員兵)   2014-09-24 11:39:00
前人也都是針對事情努力過的。只是總結“沒用”
作者: reinherd (浣熊提督萊茵哈特)   2014-09-24 11:44:00
我覺得搞不好捻亂時期的淮軍還比甲午的淮軍有戰鬥力至少習慣後勤上支持大軍團戰鬥 指揮上也適應大軍團戰鬥甲午的淮軍雖然武器進步了,但是組織和後勤能量卻弱化不少,搞的我覺得要是甲午年的日軍對上太平天國捻亂的湘淮軍, 陸戰可能會更有看頭
作者: youtien (恆萃工坊)   2014-09-24 13:08:00
王鼎鈞說「不打勤,不打懶,就打不長眼」就是從淮軍來的.
作者: aaa8841 (匡國軍節度使)   2014-09-24 16:35:00
這些特性總歸一句:團練 (四大基層制度之一 不應正規軍化)
作者: Su22 (裝配匠)   2014-09-25 08:50:00
鳥槍是指什麼? 俄國人送來鳥銃?
作者: reinherd (浣熊提督萊茵哈特)   2014-09-25 10:32:00
我好奇說該不會到甲午年,八騎綠營軍還在用刀矛鳥槍吧
作者: su281   2014-09-25 13:22:00
外交部所屬衛隊,下轄三裝甲師五重砲營一混成旅,是啥狀況?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