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大明劫,關於明末軍隊和軍醫

作者: KoujikiOuji (古事記王子)   2014-08-18 12:51:45
其他恕刪。
※ 引述《jimmy5680 (會飛的企鵝)》之銘言:
: 2.軍醫
: 這部電影的重點之一是軍中瘟疫,吳又可(明末名醫)被找去行醫治病
: 感覺電影中的明軍有病症,都是從民間找醫生來,自己沒有軍醫、醫官之類的
: 想請問古代軍隊內部真的不會有這種職位嗎?
: 畢竟宮中都有太醫了,軍隊沒有醫生,如果臨時找不到足夠的民間醫生不是完蛋?
軍隊會有醫生的編制,但不是專門的軍醫。一般來說是每個營兩三千人會編制一
名醫士,再加一個助手。好比說戚繼光《練兵實紀》卷一〈騎旗鼓〉、〈步雜流〉、
〈車旗鼓〉都是這樣編,而步營之外有牲畜馬騾的還會再編一名獸醫(和一名助手)進
去。
兩三千人一名醫生大概與現在的孟加拉或泰國差不多。現在中國是每千人一名醫
師,台灣每千人1.7名。參看下表:
http://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SH.MED.PHYS.ZS
隨軍醫士的制度大概明初就有了。《明太宗寶訓》卷四〈撫士卒〉永樂二十年四
月辛卯:
「上北征,駐蹕宣府,命太醫院增醫士於各營,諭之曰:『將士國家爪牙,今從
征在外,朕夙夜念其艱難,食則慮其飢,衣則慮其寒,惟恐有所失者,盖風雨、寒暑
、飢飽、憂勞不調,皆足致疾,况一身遠役哉。其令醫者朝夕巡視各營。將士有疾者
,與善藥,勿苟為文且(勿苟且為文)。」
既然說是「增」醫士於各營,那大概更早之前就有派駐醫士了。我們看《大明會
典》卷二百二十四〈太醫院〉的編制,五軍營、神樞營、神機營、紫荊關、居庸關、
龍門千戶所、萬全右衛等地方都有派駐醫官的。
《大明會典》裏頭還有一些關於隨軍醫士的規定,還滿有趣。
「醫官各授七品散官。獲有首級,照官軍例陞賞。所得牛馬等項盡給充賞。」(
卷一百三十二 鎮戍〈各鎮通例〉)
「國初公差人員,應合給驛及應付腳力,各有等差。…
其太醫院差醫士往各邊調治患病官軍,支口糧。應付驢一頭,往回應付。各帶藥
材、撥所車各一輛。」(卷一百四十八 驛傳〈應付通例〉)
「凡軍士在鎮守之處,丁夫雜匠在工役之所而有疾病,當該官司不為請給醫藥救
療者,笞四十。因而致死者,杖八十。若已行移所司而不差撥良醫,及不給對證藥餌
醫治者,罪同。」(卷一百七十〈夫匠軍士病給醫藥〉)
「若醫工承差關領官藥隨軍征進,轉雇庸醫、冒名代替者,各杖八十。雇工錢入
官。」(卷一百七十六〈軍人替役〉)
作者: Elendil0826 (Elendil)   2014-08-18 13:27:00
請問這個比率是人口比嗎?按軍醫來看,現在國軍比率是不是就沒那麼高了呢?
作者: jimmy5680 (不太會飛的企鵝)   2014-08-18 13:31:00
謝謝回答
作者: zeumax (煙灰缸裡的魚)   2014-08-18 14:16:00
現在一個營團級五百到七百人配置一個醫療組,一名醫官兩名士官3-5名醫療兵,旅級醫療排,師級設連隊另設置野戰醫院,或戰區另設高等軍醫院現在比例其實不低,但平時虛編,若必要連級也會編制醫護兵
作者: T50 (打不贏二二)   2014-08-18 17:32:00
助手一名?那爆發戰爭呢?一個衝突傷者五六百,就算初步處理也要兩三天吧,還是戰爭時會集中起來統籌分配
作者: kurt1980 (大K)   2014-08-18 17:47:00
打仗時的處置方式和平時不同平時是先救重傷的;戰時是先救輕傷的
作者: lostkimo (累的不想呼吸)   2014-08-19 00:12:00
戰時先就輕的...是因為要把資源放在比較有機會的人身上?
作者: requiescatjr (琳Cheng)   2014-08-19 04:11:00
長時間救重傷病患,不如短時間處理一群輕傷再上場
作者: Su22 (裝配匠)   2014-08-20 00:14:00
看珍珠港,醫護初步看沒救的傷者,打個記號就放棄了
作者: su281   2014-08-20 20:53:00
沒氣的直接撂下,先救喘氣的,會哀嚎的更先...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