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十七世紀規模最大的陸上戰役?

作者: jimmy5680 (不太會飛的企鵝)   2014-05-03 21:28:18
會來談這個問題,和下面這個條目有關:
http://en.wikipedia.org/wiki/Battle_of_Berestechko
這是我之前翼騎兵系列文沒有翻譯的一個戰役,
裡面說這場戰役可能是十七世紀規模最大的陸上戰役,
但是這種英文資料常常用歐洲看世界,
而且我認為這應該是錯的,
想和大家檢視看看。
我們先來看看這場 Battle of Berestechko (別列斯特赫科戰役),
此戰發生於1651年,
是赫梅爾尼茨基起義(哥薩克人大叛亂)的其中一場大決戰,
交戰雙方是波蘭立陶宛聯邦陸軍,以及扎波羅熱哥薩克、克里米韃靼聯軍。
此役的聯邦陸軍號稱正規軍四萬、動員貴族四萬,加上同等數量的民兵雜役,這樣就有高
達十六萬人,問題是這個數據很明顯是錯的,近代學者的估計是六萬多名有效戰力,加上
雜兵約八萬。
(正規軍:波蘭騎兵14844、德式騎兵2250、德式步兵與龍騎兵11900、匈式步兵、立陶宛
志願兵1550、立陶宛韃靼960
正規軍合計約騎兵一萬七、步兵一萬六,共三萬三,若加上估計三萬的志願貴族就是六萬
三,此外還有數量不明的民兵)
哥薩克、韃靼聯軍的兵力很難估計,數據從八萬人到二十萬人都有,其中約六成是哥薩克
人,三、四成是韃靼人,此外還有鄂圖曼派來的一小批非正規軍(土耳其人和瓦拉幾亞人)
。交戰雙方的騎兵數量都在四萬上下。
這樣一來,此役的規模約在十六萬人到二十八萬人之間,取中間值的話是二十二萬人,接
下來我們看看十七世紀的其他大決戰有沒有更多人。
1619年,薩爾滸之戰,明朝、朝鮮聯軍約十二萬,後金軍約六萬,加起來共約十八萬,還
要考慮到李如柏沒實際參戰。
1637年,島原之亂,幕府軍十三萬,叛軍三到四萬,合計約十七萬。
1641/42年,松錦之戰,明軍十三萬,清軍十一萬,合計約二十四萬,這次比較有挑戰性
了。
1642年,朱仙鎮之戰,流寇號稱二十萬(或十餘萬),明軍號稱十餘萬,共計三、四十萬人
,先不論可信度,這個數據真的比較大。
1642年,郟縣之戰,明軍十萬,闖軍也有十萬以上,共計二十餘萬以上,也是有挑戰性。
1644年,一片石之戰,闖軍最多可能達二十萬,吳三桂、清軍約十三萬(數據是參考板上
的文章),合計三十萬人上下,數據也是很大。
1683年,維也納之戰,天主教聯軍共計十一萬,鄂圖曼陸軍號稱三十萬、實際參戰數量十
餘萬,合計二十餘萬,也是頗多。
我只想到這幾場比較有可能,大家還有想到別的大規模戰役嗎?
附帶一提,Battle of Berestechko 的結果是聯邦陸軍大獲全勝,
哥薩克叛軍遭受重創,可惜聯邦政府未能趁勝追擊,顯示出政府架構的嚴重缺陷。
作者: qlz (())   2014-05-03 21:58:00
1600關原之戰,東軍約88000,西軍約82000,合計約170000
作者: Festung (die Festung Iserlon)   2014-05-03 22:08:00
這場戰役是With Fire and Sword演出的最後那場戰役嗎?
作者: qlz (())   2014-05-03 22:17:00
1614大阪冬之陣,德川軍約160000,豐臣軍約100000,合計260000
作者: calebjael (calebjael)   2014-05-04 00:14:00
一片石之戰沒有那麼多人﹐李自成部6萬多﹐吳三桂5萬﹐滿清參戰騎兵2萬。然後三方都是號稱十萬二十萬。XD。吳三桂方另有三萬鄉民﹐滿清也有一些包衣﹐但這些是後勤兵不能算戰兵﹐實際上雖然在附近﹐但也沒有拿武器參戰。
作者: PAULDAVID (oops)   2014-05-04 22:09:00
一算入東歐,古歐洲戰爭規模其實很夠看,畢竟有土耳其&波蘭
作者: hinenak (Flaming June)   2014-05-05 13:01:00
波蘭非常喜歡找人助拳的關係嗎?
作者: calebjael (calebjael)   2014-05-05 14:55:00
如果加上雜魚﹐那確實可以算多出來很多。XD
作者: lostkimo (累的不想呼吸)   2014-05-06 11:46:00
李自成部...不算外圍的,其實老兵不多。
作者: rex0423 (rex)   2014-05-08 06:17:00
輔兵不算 日本數量也是有包含輔兵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