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康德

作者: GodTaipei (上帝)   2014-03-25 15:21:52
康德
Kant, Immanuel
(1724.4.22,普魯士 柯尼斯堡〔今俄羅斯 加里寧格勒〕~1804.2.12,柯尼斯堡)
啟蒙運動最重要的思想家,歷史上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由笛卡兒開創的唯理主義和由培
根開創的經驗主義的新思潮,集中體現到他身上。他開創了哲學思想發展的新時代。他在
認識論、倫理學和美學方面的全面、系統性的工作對後起的一切哲學,尤其是對德國的康
德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各神學派,產生巨大影響。
背景和早年生活
  康德的一生都在家鄉度過。他的父親是一個馬鞍匠,據康德說,他是蘇格蘭移民的後
裔,但學者們並未找到這一說法的根據。康德的母親是一個沒有受過教育的德國婦女,性
格鮮明著,天生聰穎。雙親都是路德教會虔信派的熱忱信徒。這一教派教導說,宗教屬於
內心生活,表現為樸素和對道德律的服從。康德在9個兒女中排行第四,但卻是存活的孩
子中最大的。依靠虔信教牧師的影響,他才獲得了受教育的機會。
  康德在8歲時進入由他的指導牧師管轄的虔信教學校。這是一所拉丁文學校,大概就
在該校就讀的八年半期間,康德熱悉了他終生喜愛的拉丁文經典,尤其是自然主義詩人盧
克萊修(Lucretius)的著作。1740年,他成為柯尼斯堡大學神學學生。雖然他聽神聖課程
,還偶而佈道,但其主要興趣在數學和物理學。他的一個教師曾經研究沃爾夫
(Christian Wolff)唯理論哲學的體系構造者,並熱衷於牛頓爵士的科學,在這個年輕教
授的幫助下,康德開始閱讀英國物理學家的著作,並在1744年開始寫作討論運動力問題的
第一本書。此時,他已決心從事學術事業,然而,他的父親於1746年去世,他被迫放棄原
計畫,自謀生路。
家庭教師和兼任講師
  9年間先後在3個家庭任教師工作。因步入對城市有影響力的社會,獲得了社會體面。
他曾到距離家鄉96公里(60哩)之外的城鎮阿斯多爾夫(Arnsdorf)旅行,這是他最遠的一次
旅行。1755年,在一個朋友的慷慨幫助下,完成大學的學位,獲得兼任講師的職位。
  為了獲得這一職位,他提交了3篇論文,反映出這一時期他的思想的旨趣和方向。在
《論火》(De Igne)這篇論文中,他提出這樣一個論證︰相互作用的形體以均勻分布的可
變精細物質為中介,這就是熱和光的基體。他最初講授數學和物理學,並且始終關心科學
發展。他在以後幾年發表的幾部討論不同人種、風的性質、地震原因以及天體一般理論的
科學著作顯示出他對科學的興趣不僅僅是業餘的愛好。
  這一時期,牛頓物理學的哲學意義和科學內容對康德來說都非同一般。他的第二篇論
文《物理單子論》(Monodologia Physica,1756)把牛頓的思維方式與德國大學裡流行的哲
學中應用的那些方法作了一個比較。德國大學流行的是博學多才的學者萊布尼茲
(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的哲學,它被沃爾夫以及鮑姆加登(Alexander Gottlieb
Baumgarten)系統化、通俗化,後者寫了一個被廣泛使用的課本《形而上學》(1739)。現
在所知的萊布尼茲著作在當時並未完全被這些作者所採用,他們所講的萊布尼茲哲學是極
端唯理主義、抽象而又枯燥的學說。然而,它仍然具強有力的勢力,當時德國的獨立思想
家都全力審查它的觀點。
  在第三篇論文《關於認識形而上學第一原則的新說明》(Principiorum Primorum
Cognitionis Metaphysicae Nova Dilucidato,1755)之中,康德特別分析了充足理由律。
按沃爾夫的模式,一切事物都有為什麼是這樣而不是那樣的充足理由。康德雖然持批判態
度,但卻是謹慎的,遠沒有達到向萊布尼茲的形而上學設想挑戰的地步。
  在任講師的15年中,康德的教師和作者的聲望日隆。不久後他講授除物理學和數學之
外的其他許多科目,包括邏輯、形而上學和道德哲學。他甚至講授火器和築城學;30年間
,每年夏季都講授自然地理的通俗課程。而成為一位非常成功的講師,他的講課風格與寫
作風格明顯不同,幽默而活潑,舉很多他在英國和法國文學以及遊記、地理、科學和哲學
之中讀到的生動事例。
  雖然他在柯尼斯堡兩次申請教授資格的努力都失敗,他拒絕接受其他地方的職位,包
括柏林大學的詩學教授職位,雖然這會給他帶來更大的聲譽,他寧願在家鄉城市的和平與
安靜中發展和完成自己的哲學。
對萊布尼茲唯理主義的批判
  他在1760年代對萊布尼茲主義的批判不斷增強。據他的一個學生說,康德當時批判萊
布尼茲,沃爾夫和鮑姆加登,聲稱自已是牛頓的追隨者,並對浪漫主義者盧騷
(Jean-Jacques Rousseau)的道德哲學極為欽佩。
  這一時期的主要著作是《關於自然神學和道德的原則的明確性研究》(Untersuchung
uber die Deutlichkeit der Grundsatze der naturlichen Theologie und der
Moral,1764)他在這部著作中批判了萊布尼茲的一個哲學觀點,即哲學應以數學為模式,
致力建立以自明的前提為基礎的證明真理系列。康德爭辯說,數字來自隨意的定義,使用
被明確、嚴格定義的運算為工具,以能展示在具體形式之中的概念為基礎。他說,哲學與
這種方法不同,必須從已被給予的、「但卻是模糊、不充分地被規定了的概念」出發;因
而,哲學家們不能從定義出發而不陷入語法的循環。哲學不能像數學那樣進行綜合;它必
須分析和澄清。他從盧騷那裡學來的道德次序的重要性增強了他經由研究牛頓而獲得的信
念,即綜合的哲學是空洞和錯誤的。
  除了抨擊萊布尼茲主義者的方法外,他還開始批判他們的主要觀點。在《把負數概念
引進於哲學中的嘗試》(Versuch,den Begriff der negativen Grossen in die
Weltweisheit einzufuhren;1763)這篇論文中,他爭辯說,事物之間的物理對立不能被歸
結為表述既是肯定又是否定這樣的邏輯矛盾,因此,把因果性歸結為前因與結論的邏輯關
係是無意議的。在另一篇同年寫作的論文《上帝存在的論證的唯一可能的根源》(Der
einzig mogliche Beweisgrund zu einer Demonstration des Daseyns Gottes)中,他尖
銳地批判了萊布尼茲的存在概念,指出僅靠邏輯來證明上帝存在的所謂本體論證明之悖謬
在於混淆了存在命題和屬性命題;他說明存在不是表示屬性的謂項。此外,在空間的性質
問題上,康德站在牛頓立場上反對萊布尼茲。他的結論是︰萊布尼茲認為空間是「同步存
在的秩序」的觀點和可用概念詞表述空間差異的觀點是不能成立的。
  康德所著的《視靈者的幻夢》(Traume eines Geistersehers erlautert durch
Traume der Metaphysik,1766)表現了他用以取代萊布尼茲立場的某些思緒。這一著作以
探討科學家和聖經研究學者斯維登堡(Emanuel Swedenborg)的唯靈論主張為背景,檢驗了
關於精神世界的全部觀念。康德一開始似乎完全站在懷疑論的立場,蘇格蘭懷疑論者休姆
(David Hume)的影響在這裡比在任何先前的著作中都表現得更為明顯。他後來說,正是休
姆首先把他從獨斷論的睡夢中喚醒。但是,康德並不完全把精神世界的觀念說成幻影,而
是堅持認為,人沒有了解這一世界性質的洞察力,這一結論蘊含著對萊布尼茲主義者所想
像的形而上學的沉重打擊。形而上學家可以如同唯靈論者一樣作夢,但這並非指他們的夢
必然是空虛的;這裡已經有關於道德經驗可以為一個「理智世界」的理想提供內容的暗示
。盧騷與休姆對康德的影響是相對的。
任柯尼斯堡教授的最初幾年
  在當了15年的兼任講師後,康德終於在1770年被任命為邏輯與形而上學教授,他一直
任這一職位,直至死前幾年。這一時期通常被稱作批判時期,因為這一時期他寫出了偉大
的《批判》,他出版了一系列振聾發聵的獨創性著作,論及廣泛多樣的主題,建立並說明
了其哲理。
  1770年擔任新職位時發表的《就職論文》(Inaugural Dissertation)已經包含著他的
成熟哲學的很多重要原理。如該文題目所示︰《論感覺界和理智界的表式和原則》(De
Mundi Sensibilis atque Intelligibilis Forma et Principiis:Dissertatio),《夢》
文中隱含的二元論已變得明顯,它被置於對感覺和悟性之區分的完全非萊布尼茲式解釋的
基礎之上。感覺並非如萊布尼茲所說是思維的混亂形式,而是知識的一個獨立的來源,只
不過它所認識的對象僅是「現象」,這也是萊布尼茲用過的一個術語。它們之所以是現象
,因為一切感覺活動都以顯現在感覺能力中的時間和空間的形式為條件,這些形式不是事
物的客觀特徵或結構,而是「純粹直觀」。然而,雖然關於可感事物的一切知識都是關於
現象的知識,這並不意味著,對於事物本身一無所知。當然,人類對於理智世界缺少直觀
或直接的洞察,然而,顯現於他之中的某些「純理智概念」諸如可能性、存在、必然性、
實體、原因,使他具有某種關於理智世界的描述性知識。透過這些概念,可得到「用以衡
量其他一切實在事物的原型」。這種原型賦予人一種關於理論和實踐秩序完善性的觀念︰
在理論上,這是關於最高存在即上帝的觀念;在實踐上,這是關於道德完善性的觀念。
  在這篇論文後的11年間,康德基本上未發表任何東西。但當他把該論文送交一個朋友
發表時,他寫道︰
  「大約在一年前,我得到的概念是我永遠不會為要改變它而擔心的概念,雖然我可能
會擴充它。經由它,所有形而上學問題都要按照完全可靠和簡易的標準得到檢驗,並得出
它們是否能被解決的確切決定」。
三大「批判」時期
  1781年《純粹理性批判》(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出版,其後9年間出版的幾
部創造性巨著在一個短時期內引起了哲學思想的革命,開創了未來年代遵循的新方向。
《純粹理性批判》
  這是經10年思索與沉思的產物。即使如此,康德在多次拖延後才勉強地出版了該書的
第一版;因為他雖然相信這一學說的真理性,但對其表述卻不能確定,並有懷疑。他的擔
心被證明是完全有道理的,康德抱怨說,該書的解釋者和批評者嚴重地誤解了它。為了糾
正對他的思想的這些錯誤解釋,他寫作了《未來一切作為科學的形而上學導論》
(Prolegomena zu einer jeden Kunftigen Metaphysik die als Wissenschaft wird
auftreten Konnen,1783),並於1787年出版修訂過的第一「批判 」的第二版。對這兩個
版本的優點現在仍有爭議︰傾向於唯心主義解釋的讀者一般偏向於第一版,而傾向於實在
論觀點的讀者則恪守第二版。但就閱讀與理解的難易程度而言,一般認為兩者之間很少有
差別。任何一個新手打開兩部書的任何一本,都會發現極困難和令人費解的晦澀。
  造成這一困難的部分原因可以追溯到被康德當作哲學著作模式的那些著作。康德是第
一個以畢生時間和精力從事大學哲學教授工作的偉大的近代哲學家。按照規則,一切講授
都必須使用某一類書本。因此,康德所有的哲學講授都以沃爾夫的鮑姆加登之類的手冊為
基礎,這些手冊充斥著技術性術語、人為的、定型的區分以及對完整性的注重。康德遵循
這些樣板,相應地為他的三大批判建構了極矯揉造作的、刻板的、完全不直接啟示於人的
框架。
  《純粹理性批判》在前言之後,被分為篇幅不等的兩部分︰「先驗要素論」在標準版
本中長達近400頁,其後的「先驗方法論」不到80頁。要素部分討論人類知識的來源;方
法部分建立了使用「純粹裡性」的方法論及其先天理念。兩者都被認作為是對一切知識的
基礎以及一切可能經驗的條件的分析,因此都是「先驗」的。要素部分再被分為「先驗感
性論」、「先驗分析論」和「先驗辯證論」。
  描述這一《批判》內容的最簡單方式是肯定它是一部關於形而上學的論著︰它旨在說
明一類形而上學的不可能性,並為另一類形而上學打基礎。他將攻擊目標指向萊布尼茲的
形而上學,批判它認為人類心靈依靠純思想便可獲得關於實在的真理,而這些實在按其本
性永遠不能成為經驗的對象,如上帝、人類自由和不朽。但是,康德堅持認為,心靈沒有
這樣的能力,因而被過分吹噓的形而上學是一場騙局。
  康德認識到,形而上學和任何科學的問題都在於︰一方面解釋自身原則何以是必然、
普遍的(這是一切科學知識的條件);另一方面又包含著實際的知識,可向研究者提供比業
已分析地包含在他所知的東西中更多知識的可能性,就是說,這種知識不僅蘊含在意義之
中。康德堅持認為,為了滿足這兩個條件,知識必須依賴先天的判斷,因為只有這些獨立
於經驗偶然性的判斷才能同時是必然和綜合的,即,謂項包含著比已經分析地包含在主項
之中的東西更多的成分。譬如,「所有形體都有廣延」這一命題不是綜合的,而是分析的
,因為「廣延」這一觀念已經包含於「形體」的觀念之中;而「所有形體都有重量」是綜
合命題,因為重量在「形體」觀念之外,還設定形體相互聯繫的觀念。因而,康德所規範
的基本問題是決定「先天綜合判斷如何(即在什麼條件下)可能?」
  按康德想法,這一問題出現於3個領域之中,即數字、物理學和形而上學;《批判》
上半部的3個主要部分分別討論它們。在「先驗感性論」裡,康德論證說,數字必然與空
間和時間有關,它們都是人類感性的先天形式,是感覺所把握的一切的先決條件。「先驗
分析論」是全書最具關鍵、同時也是最困難的部分,康德在這部分說明物理學是先天綜合
的,因為它使用一種特殊類型的概念安排經驗秩序。這些被他稱為範疇的概念不是從經驗
中得出的,而是被編排在經驗之內的,因而為先天的,或者說,是純粹的,是與經驗的概
念相對立的。但是,其與經驗概念不只在起源上有別︰在知識中的全部作用都有差別;經
驗概念作為個別經驗的對應,在細節上指出經驗是如何被安排的,而範疇的功能是規定這
些細節性秩序必須遵循的一般形式。屬於知識的結構。但是,雖然其對於客觀知識是必不
可少的,它們所賦予的只是關於可能的經驗的對象的知識,只有當它們安排經由空間和時
間而被給予的東西時,才能產生出有效的和真實的知識。
  在「先驗辯證論」中,康德又說明了形而上學中的先天綜合判斷。他說,其中的情形
和數學與物理學完全相反。形而上學割裂了與感覺經驗的聯繫,企圖超越感覺經驗,因此
而未能達到一個真正的先天綜合判斷。為了證明其說法,康德分析了形而上學所使用的無
條件的概念的用法。據康德說,理性在3個不同領域尋求無條件或絕對的東西︰(1)在哲學
心理學領域,它尋求知識的絕對主體;(2)在宇宙學領域,它尋求時間中事物的絕對開端
,空間中事物的絕對界限以及它們可分割性的絕對界限;(3)在神學領域,它尋求一切事
物的絕對條件。在每一場合,康德都指出這種努力注定失敗,它導致了一種二律背反︰肯
定與否定的立場都有著同等有效的理由。康德熟知鮑姆加登教科書中的理性心理學、理性
宇宙學和自然神學這樣一些形而上學「科學」,他在講課時不得不對這些教科書作出評論
,最終使之失去根據。
  經由這些工作,康德自豪地宣稱,他完成了哲學中的哥白尼革命。正如近代天文學的
創始人哥白尼用觀察者的運動來解釋星體似乎在運動的部分原因,同樣,康德說明了心靈
的先天原則運用於客體,顯示了客體服從於心靈︰在認識中不是心靈去符合事物,而是事
物要符合心靈。
《實踐理性批判》
  由於堅持知識需要經驗成分以及他反對思辯的形而上學,康德有時被當作一個實證主
義時代之前的實證主義者;他對形而上學的攻擊在他生前被很多人視作對宗教與道德的摧
毀。這些當然完全不是康德的意圖。他不僅提議把形而上學放在「可靠的科學途徑上」,
他也「照例」相信上帝的存在,相信來世。同樣真實的是,他的批判哲學的獨創概念預示
了道德哲學批判的前奏。《實踐理性批判》(Kritik der praktischen Vernunft,1788)便
是這種意圖的結果,這是他的倫理學說的標準原著。早期的《道德形而上學的基礎》
(Crundlegung zur Metaphysik der Sitten,1785)是一部較短的著作,但卻對同樣普遍的
主題作了更為全面的探討。這兩本書都不同於《道德形而上學》(Die Metaphysik der
Sitten,1797),前者討論純粹倫理學,並致力於解釋基本原則;後者關注於把前者所建立
的原則運用於具體的進程,涉及到對美德和邪惡的說明以及法律和政治的基礎。
  康德的倫理學和認識論(即關於知識的理論)之間有許多相似點。兩者有著相同的框架
——「因素學說」包括「分析論」和「辯證論」,隨後是「方法論」;但第二《批判》短
得多,沒有那麼複雜。正如第一《批判》的一個根本區分是感覺和理智,第二《批判》的
根本區分是欲念和道德理性。正如第一《批判》參照一個假設的觀念「直觀理解力」來解
釋人類認知狀況的本性,人類道德狀況的本性也參照「神聖意志」的觀念得到闡明。這種
意志已無理性與欲念之區分;具有神聖意志的存在者總是做應該做的事情。但他卻不會有
責任和義務的概念,這些概念只有當理性與欲望處於對立時才派上用場。就人類而言,這
種對立是連續的,因為人同時是肉身和精神;康德的宗教背景之影響在這裡是最顯著的。
因此,道德生活是一場連續的抗爭,道德以法律形式出現在潛在的過失者面前,要求為了
自身目的而服從法律;但是,這種法律的要求並不來自任何異已的權威,而是道德主體可
以認作他自身的理性的聲音的代表。
  在「辯證論」裡,康德再次討論上帝、自由和不朽的理念。它們已在第一《批判》中
被當作超越人類感覺經驗、永遠不能知道的對象而遭摒棄,他現在論證說,它們是道德生
活所必需的公設。雖然它們在形而上學中是不可認識的,對道德哲學而言卻是絕對必需。
  康德往往被描繪成倫理學的唯理主義者,而這種描繪並非完全不合適。然而,他從未
信奉過幾位同代人的極端唯理主義,也不像晚近的哲學家們把理性當作對價值世界的直接
洞察或對某一道德原則正當性的直觀能力。實踐理性如同理論理性一樣,對他來說是形式
的,而不是實質性的,它是構成原則的結構,而不是實際規則的內容。這就是為什麼他如
此強調絕對命令的第一程式︰「不論做什麼,都應該使你的意志所遵循的準則同時能夠成
為一條普遍的法律。」缺乏任何對於道德領域的洞察,人們只需問自己︰他們所要做的是
否有法律的形式特徵,即對類似環境中的一切人都同樣適用。
《判斷力批判》
  《判斷力批判》(Kritik der Urteilskraft,1790)是康德所著的最有創造性、最富有
教益的作品之一,這部著作分為兩部分,「審美判斷力批判」和「目的論判斷力批判」。
在第一部分裡,康德在前言中先討論了「邏輯意圖」,然後分析了賦予事物美的判斷的「
審美意圖」。他認為,這類判斷不只是興趣的表達,它要求具有普遍有效性;但它不能被
看作是認知的,因為它依靠情感,而不是論辯。可用以下事實來解釋︰當一個人注視一個
對象,發現了它的美,此時在他的想像與理解之間存在某種和諧,他對該對象的愉悅使他
體驗到這種和諧。想像把握住對象,但卻不局限於任何明確的概念;另一方面,他感受到
的愉悅也感染了其他人,因為這種愉悅來自他的認知能力的自由運行。
  在第二部分,康德著手說明自然目的論。事物的部分相互為手段與目的關係。這種有
機體的存在設定了自然目的性。人們不能滿足於用機械論原則說明有機體。但是,如果摒
棄機械論,並從字面上理解自然的意圖或目的之觀念,這似乎意味著,這一觀念所適用的
事物是某一超自然的設計者的作品,這一步驟已被第一《批判》證明是不可能的。康德回
答了這一反對意見,他承認對自然現象的說明不能避免目的論語言,但必須將其意義理解
為︰有機體必須被看作「好像」是設計的產物,這並不指它們是有意製造出來的。
晚年
  批判哲學不久就在所有重要的德語大學中講授,青年人雲集於哲學聖地柯尼斯堡。在
某些場合,普魯士政府還承擔了資助他們的費用。康德的話好像神諭一樣,向他諮詢的問
題無所不包,包括接種牛痘的合法性這樣的問題。效忠的義務並未打斷康德的習性。胸有
傷殘,身體孱弱的他終生堅持嚴格的生活制度。他的安排是如此有規律,人們可根據他每
天上街散步的時間來對表,這條街因而有「哲學家走道」之名。只有一次例外,那時他全
神貫注地讀盧騷的《愛彌兒》,在家裡待了幾天未外出。據說,他到老年才停止了這一有
規律的外出活動。
  第三《批判》的出版完成了康德的主要哲學著作。1790年起,他的健康狀況惡化。而
仍有許多寫作計畫,但一天只能寫作幾小時。他此時完成的著作部分是對過去未作仔細考
察的主題的詳盡闡述,部分是對批評的答覆和對誤解的澄清。1793年出版了《在理性範圍
內的宗教》(Die Religion innerhalb der Grenzen der blossen Vernunft)一書後,康
德在表達宗教觀點權利的問題上,捲入了與普魯士當局的爭論。這本書被認為過於理性主
義而不合正統體裁;他被指控為濫用哲學,「歪曲並蔑視基督教的基本教養」;於是政府
要求康德不得在講課和著述中再談論宗教問題。康德表示同意,但私下解釋說,這道禁令
是他對國王的私人承諾;但1797年國王死後,他又在最後一篇重要論文《學院之爭》
(Der Streit der Fakultaten,1798)中重新論及這一問題。
  直到去世,他一直在寫一部大作,留下的片斷即他的著作柏林版最後兩卷的內容。它
按康德想法應成為對他的批判哲學的一大貢獻。但未完成,只遺留下一部未竟著作的一系
列筆記,它原來的題目是《從自然科學最高原理到物理學的過渡》(Ubergang von den
metaphysische Anfangsgrunde der Naturwissenschaft zur Physik)。他可能想進一步
貫徹《自然科學的形而上學最高原理》(Metaphysische Aufangsgrunde der
Naturwissenschaft,1786)的論證,說明建立一個先驗的自然科學的可能性,它將不僅僅
是一般性的提綱,而且也有許多的細節。但從現存的片斷來看,儘管數量很大,這些片斷
如果成書是否能夠成為其哲學和名望的重大補充,現在還無法斷定這一點。
  在經受了慢性疾病的痛苦折磨之後,康德於1804年2月12日在柯尼斯堡去世。臨終前
最後一句話是︰「這很好。」他在教堂裡的墓碑上刻著︰「頭上的星空和內在的道德律,
(這是他在第二《批判》的結論中講的兩件事)於我心中充滿著常新的、益增的敬仰與畏懼
,我們越常思考,便越堅定它。」
作者: AlfredEgo (Follow the Sun)   2014-03-25 16:35:00
來洗文章的嗎?
作者: t0444564 (艾利歐)   2014-03-26 13:40:00
同意這是洗文章,但似乎不是鬧版,再者是此人也在此版僅發表過這篇文章
作者: passaway (逼逼)   2014-03-27 23:59:00
好文推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