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醫] 腦創傷後的語言吞嚥治療管道

作者: tengy (白色世界)   2017-01-26 18:14:17
請教版上ST/PT高手
我爸80歲去年9月車禍,動過顱內減壓手術
肢體偏癱左膝下截肢臥床須他人翻身,幾乎喪失語言/理解能力
插鼻胃管4個月,期間有試餵食,吃流體會嗆咳
找過區域教學醫院語言復健師,但我爸無法溝通配合訓練,
所以仍無法脫離鼻胃管
還有沒有其他管道/方式,可以幫我爸盡量恢復語言/理解/吞嚥/肢體功能
語言復健師讓我帶我爸去吞嚥攝影,但我想源頭還是在沒法溝通這件事
同樣的
肢體偏癱的復健是不是也無法進行
真的沒有希望嗎?
個案其他背景:不識字/只懂台語
作者: kazetatsu (KazeTatsu)   2017-01-26 18:37:00
無法聽從指令的話,肢體部分還是能做基本的擺位
作者: sheffler (斤欠斤欠)   2017-01-26 18:46:00
有吞嚥反射?能自己吞口水嗎?怕是根本沒有吞,做吞嚥攝影檢查也沒有意義啊= =
作者: tengy (白色世界)   2017-01-26 19:14:00
可以吃完原本一餐正常量的飯菜 喝水要用湯匙才不容易嗆但也就如此 前幾天還噎到CPR住進ICU噎到是在我幫他拔鼻胃管之後兩天... 現在又插回去了
作者: sheffler (斤欠斤欠)   2017-01-26 19:26:00
咦,能正常吃完ㄧ餐了?那只是要小心每ㄧ口吃的量,確認病人吞完了再給下一口,其實離拔鼻胃管應該不遠了,但這只是鍵盤建議,請依ST實際的評估治療為主。
作者: rushsoda ( )   2017-01-26 21:19:00
「噎到是在我幫他拔鼻胃管之後兩天」請問原po拔鼻胃管是在醫生同意後進行嗎?同時如果個案聽從指令有困難,那麼現在拔鼻胃管真的適合嗎?或真的是目前的首要目標嗎?我的想法是一步步來,配合復健把體力/肌力/動作功能/姿勢控制/認知(看狀況)進步,這些條件都能夠幫助能夠幫助進食表現更好,也讓個案有更好的狀況配合ST療程或吃飯這件事。雖然可以理解家屬求好心切,但換個角度想,鼻胃管仍是一種安全攝取營養的管道。(我是OT非ST,有未盡之處希望各位先進多補充)
作者: blackswans (blackswans)   2017-01-26 22:06:00
無法溝通應該不是無法執行各項復健的主要原因(雖然效能會受影響),同時合併認知問題或動機問題才比較有可能使得復健難以執行。在吞嚥方面,可以透過食物質地的調整增加進食的安全性,就哽到CPR的事件來說,更應該小心注意餵食的速度、餵食量及質地,不適合太過冒進,建議還是要在語言治療師協助下尋求安全進食的方式!
作者: vivian0884 (呱呱詩)   2017-01-26 23:32:00
我比較好奇你這麼有信心在你父親拔NG後,只「觀察」並「由口進食」的依據是什麼?我單看你文章的描述覺得非常非常危險!在醫院要拔NG是要經過醫師和語言治療師都評估過並同意才可以執行的(一般是復健科醫師,不知為何您父親是經由感染科醫師同意?)因為有的病人就是在家屬和看護私下餵食結果肺炎急救休克的,另外,即但是為什麼您這麼堅持要替父親拔掉鼻胃管?在病人沒有營養不良的狀況,並以病人「安全」為前提下,邊on管子邊復健是最好,況且您說您父親可以吃飯及吃水果,但您並不知道食物到底去哪裡了吧?對ST來說這不是在餵食,只是把食物放進嘴裡,食物有可能殘留在口腔往食道任一處地方。我遇過病人為了復健從台南上台北就醫的,需要任何協助都可問問醫院社服室有無資源可申請。另外,任何醫學相關知識的應用不是網路上諮詢過,查過就可以用在病人身上,否則ST也不用唸這麼多年還要實習了,祝福你,本人講話有點直,若有冒犯請見諒。
作者: rushsoda ( )   2017-01-27 10:13:00
「我觀察到的鼻餵灌者,幾乎都是臥床不起的那種」這是很大的誤會啊....憑良心講鼻胃管有時候是因也有可能是果,但安養院很容易讓個案退化。不過安養院不是不好,但希望如果原po行有餘力的話請規律帶爸爸去醫院做門診復健,讓治療師給予居家建議,會比閉門造車好。
作者: aad437 (飄~)   2017-01-27 12:09:00
再去找個語言治療師吧!不過也不排除原語言治療師評估後不建議拔除,家屬不接受該決定。所以覺得醫生、治療師什麼都沒做,事實就是認知功能差、配合度沒有的病人,復健效果就是很差。如果已經到那種完全不理人的,現階段正常的治療目標放在避免併發症(肺炎、關節攣縮....)產生,然後多以被動的介入為主。還有沒嗆到不代表就是能吃,查查看「靜默式吸入」吧。不要再閉門造車了,聽一下專業意見吧!
作者: fairy1215 (阿岱)   2017-02-16 03:50:00
我自己是ST之前幫我奶奶評估(一個97歲 中度失智的老人)一直以來由口進食,餵食的質地是稠狀物,一直以來餵食的狀況良好,直到有天她跌倒,髖關節骨折,請了一位台籍看護來照顧,我堂姐有跟她說我奶奶必須吃稠狀物,可是她堅持使用一般的稀飯(湯泡飯)還跟我堂姐說,她之前照顧一個九十多歲的老人家不也照吃。結果後來我奶奶噎到休克,沒多久人就往生了。我氣到在靈堂打電話給看護開罵.....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