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關於理情行為治療理論辯駁

作者: lijhong (H)   2016-04-19 00:49:26
有一些問題,想問問大家的想法。
先舖個陳來
今天小組同學負責理情行為治療的導讀,因為課前閱讀過相關文獻資料,所以很快進入理
情行為治療概念的核心重點,也做了些隨筆摘錄。
1.人的認知可被重塑與重新建構
2.適用短期治療
3.屬較指導性諮商
4.困擾來自對事件的看法而非事件本身
5.重視治療者給當事人的家庭作業
6.人具理性與非理性特質
7.不同意決定論與絕對論
8.重視語意學
9.不重視潛意識與過去歷史事件
關於ABC理論(如圖)
http://i.imgur.com/PyQA49I.jpg
A:中性事件
B1:理性觀念
C1:理性結果
B2:非理性觀念
C2:非理性結果
[重新建構]
D:駁斥非理性觀念
E:重新建構後的結果
大概的解讀是這樣,但有一些問題是,同學導讀完後,老師又詳盡的說明了關於ABC理論
,然後感慨的說,如果我們可以熟悉該理論(ABC理論)或是任一學派,這輩子就享用不盡
了。原本還在邊嗑餅乾邊放空的我,突然被老師cue到,問我說同不同意他的說法。但因
為還沒有完全過濾過,也覺得哪裡怪怪,不敢輕易答允的情況下我反射性的搖了頭。而這
下好了,老師給了我一週的時間,在下週課堂上提出報告,回應如何不同意他的說法。
我容易把一些問題哲學化去思考,以致需要比較長的思考時間,才能完整的表達自己的想
法。
嗯...我的想法是(拿ABC理論來假設)。如果在生活場域裡可以隨時的套用該理論,去覺察
自己的想法是理性或非理性,然後時刻引導自己做出正確的判斷,的確大好。雖然這從來
不是件容易的事,畢竟是人性。就像制約反應: 從原本的刺激>反應,演變成刺激>有機體
>反應,異曲同工之處都在於同意刺激是中性的,要有何種反應端看如何解讀和詮釋。
其實我也不是不同意老師說的,只是覺得一輩子享用不盡這句話有點偏頗,也或許是我太
過度去檢視(不過做老蘇的當然得謹言慎行才是!)。
所以想將問題丟上來,來請問各位有什麼想法嗎?或是我可以朝什麼方向去思考?如果有
任何說明不足的部份,再請告知補充嗚嗚。
作者: n911303 (I`m Eva)   2016-04-19 07:54:00
作者: ggcrick (唱歌會走音)   2016-04-20 12:27:00
你紅字的部分有說到可以是任何一學派耶。還是老師指的只有理情? 兒童青少年或自我覺察能力和邏輯較差的人有些理論可能就很難用。
作者: jzea26   2016-05-05 14:10:00
我覺得以CBT系統去做個案概念化,還蠻容易撞牆的,單就了解和重塑認知或行為較可行,但要以此了解一個「人」,難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