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潛力選手訓練營》運動心理學:運用大腦練

作者: zkowntu (冰封冷雁)   2021-08-23 23:02:09
潛力選手訓練營》運動心理學:運用大腦練習,建立屬於自己的專注訊號 疫情下嚴格的
訓練 選手們加油!
運動視界 作者:ctta
網協新聞/整理報導110.08.23
培養專注度並不容易,常見的專注問題分為「內在分心物」與「外在分心物」兩種。內在
分心物,包含專注過去事件、專注未來事件、壓力下失常、過度分析身體動作、疲勞、動
機不足等等;外在分心物,包含視覺分心物、聽覺分心物。教授建議選手可以藉由「建立
例行動作」來提升專注度,即「刻意的」,將注意力放在動作執行的一致性。
中華民國網球協會主辦「2021年培育具潛力運動選手暑期訓練營」在臺北市網球中心展開
第九天課程,經昨日放鬆休息今(23)日訓練拉長暖身時程用以喚醒選手身體機能,暖身包
含踢球趣味遊戲、發球格內兩兩擋球小比賽、1對1抽球。今日主要訓練著重於「控制」、
「球質」及「腳步」,由於網球中心的場地材質會讓落地後的球加速,選手回擊來球時容
易噴飛,因此在1對2移動變線及1對1打斜角的練習中,教練要求選手在限制的時間內控制
好球的方向與落點,待穩定後要求加入擊球質量,並叮囑隨時調整腳步準備好回擊下一顆
球。
王筱婷教練指導張天馨選手練習腳步
下午課程安排「循環訓練(Circuit training)」與「選手運動心理學」課程。循環訓練
是一種科學化訓練方式,由教練先選出一組訓練項目:欄架、障礙錐、核心,並決定項目
的順序以及各項目的反覆次數、負荷量,並使選手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持續不斷的完成一系
列性質不同的體能訓練法。它是一種綜合性運動,可以促進肌肉、呼吸、循環等機能發展
,希望透過此訓練逐步提高選手全身肌耐力及動力。
下午課程由目前任教於逢甲體育教學中心的 王亭文副教授講授「選手運動心理學」,今
日講課接續上週內容做目標設定複習與檢視結果,接著帶領選手認識與了解常見的心理(
壓力、專注)困擾及分享如何運用心理技能幫助壓力釋放。「壓力」是選手常見的心理困
擾,選手本身感覺自己的能力無法克服挑戰時,心裡會形成外在要求與能力知覺間的不平
衡狀態 。其分為四個階段:環境要求,身體與心理;主觀知覺,感到威脅的程度;壓力
反應,覺醒、焦慮、專注力改變;行為結果,運動表現或成績,其中以第二階段主觀知最
常見。教練教導選手可以透過兩個心理技能嘗試解決,第一個「認知調整法」,已經意識
到負面情緒或壓力時,可以尋找教練、家人或是心理諮詢尋求幫助,嘗試正面解釋壓力;
第二個「負面思考停止法」,試著畫出心中停止的圖示,將負面情緒圖像化,畫好後將圖
記在腦海裡並闔上眼睛,想像將圖移開,搭配腹式呼吸來紓解壓力。
逢甲大學體育教學中心 王亭文 副教授講授 選手運動心理學
課程後半段教授講到「專注」,當進入極高的專注度時,將無法感知身旁的一切事物,通
常是精神能力發揮最大限度狀態的時候,所以教授鼓勵選手多運用大腦練習專注,將心智
能力,運用在重要事件上的程度。但培養專注度並不容易,常見的專注問題分為「內在分
心物」與「外在分心物」兩種。內在分心物,包含專注過去事件、專注未來事件、壓力下
失常、過度分析身體動作、疲勞、動機不足等等;外在分心物,包含視覺分心物、聽覺分
心物。教授建議選手可以藉由「建立例行動作」來提升專注度,即「刻意的」,將注意力
放在動作執行的一致性。例行動作的設定可用於發球與接發球或是分與分之間,設定可自
行調整,可以是動作、想法或是呼吸皆可,例如發球,發球前做一個拉衣服的動作、拍球
、選球、用球框拍球等等,建立專屬於自己的動作訊號來幫助自己提升專注能力。
卓越運動表現並非來自一朝一夕,除了提升運動技術與良好的心理素質,還必須刻意的持
續的努力練習,期望所有選手都能朝自己的目標無懼地前進。
https://www.sportsv.net/articles/87608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