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發球不錯就支持她? 這樣符合條件的不會很少吧.除了人盡皆知今年之前都在懷孕中的小威(沒比賽)及大威外,單打前40名的選手,目前印象中霹靂妹/霹靂姊,Kvitova/Coco/Stephens/Goerges,而40名外的選手,目前想到比較有印象的:Safarova/Donna Vekic,或是Barty/Bacsinszky?還有匈牙利的Timea Babos發球能力也不錯.(巴辛法網之後就沒再巡迴賽看到她比賽,所以比較不確定)另外的德國李司機,上面有人提過了(不過他今年受傷勢困擾,多少會影響發球的動作/威力,這也是他今年巡迴賽成績差原因1話說昨晚沙發娃跟Babos在加拿大Quebec的四強賽相遇,兩邊的發球都相當有宰制力,第一盤局數互咬僵持到搶7局.才由Babos以10:8拿下.第2盤前6局也都是互保狀態.到第7局Babo破發後,接下來又繼續互保到比賽結束.沒記錯的話,這場女單四強賽,是溫網Konta/Vekic那場三盤Long game的馬拉松發球大戰後,今年北美硬地賽季至今,雙方連續保發最多發球局的單打巡迴賽(不計搶7的話,雙方連續互保18個發球局,直到第19個發球局才終於出現破發)可以參考這場比賽的Highlight影片(非官方剪接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SylqMn5B8s另外回到本篇報導提到吉布勒醫師的統計採用方法,看到其中有一項是以"贏下了超過70%的一發分數",講白話即是一發得分率超過70%.但是個人認為這的得分率是否超過70%,與球員的發球技術優劣並無絕對關係.因為除非是發球後Ace直接得分,否則即使該球員的一發進球率高,醫生說的那些發球準備動作球員都具備/滿足條件了.但是若對方的接發能力優秀,即使發球方的發球技術良好(至少達到醫師列出那些要求動作)對方接發回擊能力比己方還強,甚至UE數如果也比對方多,這些都會造成一發得分率的下降.比起這篇新聞所提,WTA官員注意到女網的發球技藝比以前退步另一個也可以討論的重點是,為何WTA女單比賽的UE數偏多?君不見目前排名榜前幾十名選手裡,並非每位都是強攻致勝球而得勝.更有甚者是把防守看得比攻擊還重,只要UE數跟DF雙發失誤能控制的比對方還少,就能贏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