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owen777 (小明養的狗)
2025-08-08 22:27:54※ 引述《ijk1 ()》之銘言:
: TEL的產品有
: 黃光track(coater and developer)
: 蝕刻
: WET
: 爐管
: CVD
: GG不能完全沒有TEL
: 為什麼呢
: 蝕刻跟CVD還有Lam跟applied可用,市佔率本來就比較高,Lam還是蝕刻龍頭
: WET有CLEAN一哥 DNS
: 爐管有KOKUSAI跟ASM KOKUSAI在半導體爐管市佔率跟TEL不相上下
: 但track呢
: TEL的track幾乎是獨佔整個半導體
: 沒了TEL 曝出來也只是沒用的pattern 沒辦法顯影出想要轉印的線路
: 報告完畢
安安
之前粗淺學過半導體啦
想請問Track技術門檻到底有多高?
Track難顧眾所皆知
不過小弟朋友說現在Track最看重的是改機
不然新機型跟舊機型差異多半是效率而已
像HHP、PHP之類有SVID能監控的算小事
最麻煩的是塗佈狀況
機台只能回報流量
問題是光阻擠出來長什麼樣子
擠出來有沒有泡、雜質
擠完後有沒有殘留一點光阻在Nozzle上
原廠機台幾乎沒法監控
都要自己掛CCD去抓
最近井噴的6739
好像把這套系統強化到
機台擠出來的光阻外觀跟資料庫顯示不符
就能自動Systemhold
說真的啦
假設最難的地方都被台灣公司攻克了
其他的什麼Nozzle、CUP、FFU、手臂或EFEM
台灣也都有相關廠商
為啥大家寧可去擠AUTO OM這種競爭激烈的餅
也不願踏足Track機台研發?
還是其實TEL TRACK有不能說的頂尖技術
有掛嗎?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