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vip.udn.com/vip/story/121942/7678567?
理工菁英較可能具備亞斯特質?精神科醫師用自身經驗分析
2024-01-02 14:00
聯合報 / 記者何定照
美國科技業巨富馬斯克自稱有亞斯柏格症!
精神科醫師馬大元本身具亞斯柏格特質,近年寫書《孤獨的勇者》自剖歷程。他在書中指
出,由於他診所位於竹科出入口,因此服務許多竹科人,觀察到竹科家庭有種典型的三合
一組合,其中又以具亞斯傾向的「亞斯爸爸」為關鍵。所謂亞斯傾向是狀況還不到亞斯伯
格症,並無顯著障礙,但已出現特質。
媽媽帶小孩求助 醫臨床輔導不少「三合一」家庭
馬大元受訪表示,臨床上最常見的情況是,學校老師跟媽媽說孩子在班上和同學格格不入
,請媽媽帶去看醫師,然後媽媽帶孩子就醫做完測驗,醫師說孩子有亞斯。媽媽問什麼是
亞斯,結果醫生解釋後,媽媽說「我老公也是這樣!」也就是孩子的亞斯特質遺傳自父親
。
他解釋,亞斯通常數理能力佳、專注力佳,又特別好勝,在校自然常名列前茅,畢業後也
容易被網羅到竹科。而因其社會條件好,吸引到異性結為連理並不困難,但伴侶往往在婚
後才發現對方太不體貼浪漫、根本是工作狂,甚至咄咄逼人。
馬大元說,也有亞斯經過社會化,懂得在職場要表現出符合大家期待的模樣,但一回家就
變回原樣。這是為何有些伴侶會抱怨老公在外是彬彬有禮的好好先生,在家就變成暴君。
偏偏亞斯超過八成是遺傳而來,尤其常見於男性對男性的遺傳,讓伴侶苦於同是亞斯的老
公與孩子,壓力極大。
馬大元說,根據精神科醫師陳豐偉整理研究資料顯示,具亞斯特質者可能占人群的一成,
男性又是女性兩倍,也就是男性具亞斯特質者恐近兩成;陳豐偉也指出高科技人才集中地
的矽谷是大量亞斯人聚集處。
馬大元認為,依據相關數據推估,同樣是理工菁英所在的竹科,具亞斯特質者應達一半。
這再加上「三合一」家庭人數,因亞斯而不快樂的人顯然頗可觀。
「最有錢的區域,不該是最不快樂的一群人。」馬大元說,新聞說2021年所得中位數最高
的前十名都在新竹,如果許多明明是菁英的優秀份子,因亞斯變得不快樂,實在可惜。
同為亞斯人 馬大元:學習面對自己 可後天改變
馬大元以自身經驗為例,強調亞斯可靠自己改變,包括學著接納自己與他人、用「反思」
模式取代「慣性」模式、學習同理心等。只可惜臨床上,不少亞斯對沒興趣的領域碰都不
想碰,像他曾碰過一位亞斯爸爸,在工作上遇到任何困難都努力克服,但回到家面對跟太
太關係不好、跟孩子不親,即使知道可能有答案,對相關書籍、太太建議一起去上工作坊
,仍百般拒絕說「那沒用」。
馬大元說,但他深感,只要亞斯願意面對自己、願意學,對這些人際技巧一定可以像學公
式一樣輕易學會。他也是在強迫自己學習後慢慢調整,家庭關係好非常多。他期待更多受
亞斯之苦者,能願意面對自己亞斯特質,否則恐會持續不快樂,也讓家人不快樂。
醫:高功能亞斯能把「局限性的興趣」變優點
不過嘉義長庚紀念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陳錦宏指出,亞斯若是高功能者,雖能將原本特質
「局限性的興趣」變成優點,但並非只針對理工領域,而是各種具重複性特性的領域都可
能。例如他就見過醉心昆蟲研究的亞斯孩子,因為很專精,成為同學的老師。
陳錦宏也強調,所謂「局限性的興趣」只是亞斯特質之一,但亞斯比較主要的特質還是溝
通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互動能力不好以及對環境很敏感等,只有高功能者才有機會把「
局限性的興趣」轉為專業。
陳錦宏也說,所謂亞斯柏格症已是舊說法,美國精神醫學學會現在已將亞斯柏格症候群併
入於自閉症譜系中,在國際疾病分類手冊第11版則合併至孤獨症譜系障礙的亞型之中。也
就是新的疾病診斷中,不會用亞斯說法。
亞斯普遍理工好?醫:不能輕易畫上等號
最重要的是,目前並無竹科亞斯人口數據的統計。陳錦宏認為,類似推估還是要看統計數
字,不能斷定某區域或行業一定表現出某種特性。
劉增榮則說,近年雖常看到亞斯在理工領域的特殊表現乃至遺傳特性,但因還沒有文獻證
據,不能就此定論。
劉增榮說,部分亞斯之所以會理工突出,原因應是亞斯特質讓他們能專注在有興趣的事,
且因可獨立完成、不易與人配合,因此看起來會有傑出卓越表現。但能夠專注研究仍無法
與所有亞斯畫上等號。
至於亞斯會否遺傳,就現況看來,若父母有此特質,小孩也有此特質的比例確實滿高,但
這在醫學上尚未有定論。
=======
給園區的爸爸媽媽參考一下!
如果小朋友有這種症頭記得要多注意。
坦白說從念理組開始一路到大學教授!
希望有湊到30個字…
版規看得懂。水桶遠離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