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sunbysea (忠言逆耳良藥苦口)
2025-07-11 22:31:09敏感詞達35萬 DeepSeek使用率從50%跌至3%
https://i.ntdtv.com/assets/uploads/2025/07/id104002656-GettyImages-2200111369-868x488.jpg
2025年2月21日,上海人工智慧產業協會在上海舉辦的全球開發者大會上展示了Deepseek
的標誌。(Photo by Hector RETAMAL / AFP)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5年07月11日訊】中國大陸人工智慧軟體「DeepSeek」,今年年初推
出時使用率一度達50%,但目前暴跌到只剩3%。有分析指,35萬敏感詞的內容過濾,導致
DeepSeek成為「知識荒漠」與「表達牢籠」,從而擠壓著用戶體驗和創新空間。
大陸媒體快科技7月9日報導,DeepSeek今年初問世時,它的使用率從達50%,目前暴跌至
3%,下滑態勢明顯。
另外,原本預計今年5月推出的DeepSeek-R2,其推出時間卻一拖再拖,有業內人士表示,
DeepSeek-R2迄今未能推出,是由於DeepSeek-R1是基於OpenAI已有的、來自全球且經過認
證的訓練數據生成,而R2對訓練數據的需求量更大。
但中國國內可提供R2訓練的數據質量不高,導致R2在使用過程中「幻覺體驗」問題十分嚴
重。所謂「幻覺體驗」問題,是指當大型語言模型無法給出準確答案時,有時會創造虛假
資訊。
報導表示,另一個原因導致DeepSeek-R2延遲推出,是高端繪圖處理器(GPU)嚴重不足,
令DeepSeek的訓練效率大幅降低,拖累了R2的更新進度。
中國權威的全球投資研究平台「格隆匯」分析,DeepSeek的翅膀被35萬敏感詞硬生生地拽
下來了,正是內容過濾系統導致的「知識荒漠」與「表達牢籠」,正在無聲地擠壓著用戶
體驗和創新空間。
網易作者「昨夜軍貼」分析認為,回顧Deepseek墜落的軌跡,35萬個敏感詞構成的「內容
濾網」,成為壓垮駱駝的關鍵稻草。
在使用DeepSeek時,當用戶查詢觸及法律、歷史、醫療等領域的特定詞彙,系統會觸發熔
斷機制。要麼是系統忙碌請耐心等待,要麼是「咱們換個話題」直接忽略跳過,即便費勁
拿出了一堆解釋,但也是左替右換後的詞義模糊,難於自圓其說。
另外,中共當局的過度審查,也被認為是限制DeepSeek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據業內人士透露,DeepSeek工程師不得不將30%的精力用於設計規避敏感詞的算法補丁,
產品經理需預判數百種內容審核風險場景。這種非技術性損耗,直接拖累了模型核心能力
的疊代速度。
根據路透社取得的一份美國政府內部備忘錄,美國國務院與商務部官員正通過一系列中英
文標準化問題,測試中國主流AI模型是否迴避敏感議題,或是否使用符合中共語調的制式
回應。
備忘錄指出,近期測試聚焦於阿里巴巴的「Qwen 3」及「DeepSeek R1」模型,評估其對
於南海主權、天安門事件、維吾爾人權等議題的應對態度。結果顯示,這些模型傾向使用
「維護社會穩定與和諧」等語句迴避爭議,甚至直接重申中共立場。
備忘錄更指出,隨著模型版本升級,其內容審查機制愈加嚴格,顯示中國AI開發者正加強
確保產品符合中共宣傳方針的要求。
(責任編輯:文彬)
https://www.ntdtv.com/b5/2025/07/11/a104002655.html